- 发帖
- 8
- 金钱
- 26
- 威望
- -9
- 注册时间
- 2018-07-30
- 最后登录
- 2018-08-29
|
八年级上册 \%f q 0"\H^ 一、从世界看中国 $ us]35Z3 Af'" 6BS (一)辽阔的疆域 !O:y@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XF;ES3 d %'s>QF]' 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w1OI4C)~ ① 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邻国14个(东chaoxian、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印尼、不丹,南部缅、老、越。) O$&mFL[` )GM41t1i ② 我国领土四至:最北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最南是曾母暗沙(南北纬度相差49度,距离相离5500千米,因而产生了季节差异);最东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西是帕米尔高原(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 ;h*K }U 4,CXJ2 ③ 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领海及内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我国最大的盐场是长芦盐场,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 V9{]OV% FtfKe"qw ④ 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6/r)y+H w&o&jAb-M 3.行政区划行政区: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三级:省、县、乡,我国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N D(/uyI -ZRO@&tMD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UBaAx21x KLitg6&P 本节重点:熟记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位置分布与大概轮廓(即课本7页图1.7) ,y
2$cO_> GzI yP(U (二)众多的人口 a1t4Dd 1.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12.95亿,占世界人口1以上,我国人口增长较快,我国人最多的省是河南省,人口最少的省是澳门,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面积最小是澳门。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DR)
9 U |Jo{(Y ① 我国人口的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东多西少。决定了我国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 p~BRh ② 会计算人口的密度(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人)/该地区的总面积(平方千米)) 5qZ1FE AP7Yuv` 2.人口东多西少: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500-600人每平方千米),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10人每平方千米),面积57%,人口仅占6%,东西人口分界线: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smRE!f*q lyy W (三)多民族的大家庭 QgU8s'e 1.民族构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数的92%,其它55个民族占总人口的8%,所以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多万人,人口400万以上的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 O4cr*MCb5 ]yx$(6_U 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UV1!2nv* aTqd@},? 3.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QxVq^H {=!b/l;@ rvbLyv;~ 二、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 S+atn]eU@ Vzdh8)Mu\ (一)地势和地形 $JJrSwR<h 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
2eK [<g?WPCcC 2.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 [z`31F 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 pgI^4h 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P23活动1——4) r&R B9S@*h PT=2@kH 3.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有青藏高原;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掌握:课本P22图2—2、24页图2—4 )FF>IFHG G~2jUyv 4.我国的主要山脉: LcSX *MC ⑴ 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ES.fOdx ⑵ 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5q;GIw^L ⑶ 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多在我国西部。 {|&5_][ ⑷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snf~}:& ⑸ 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LL?IRH9^ 7=TF.TW)
6.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kb{]>3Y" 我国的三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5Iy;oZ 我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9F)z4 h_:C+)13`x 7.山区面积广大 TMlP*d# Gb#Cm] (二)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wVicyiY] 1.我国气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约50℃);夏季南北温差不大,(仅12℃)全国普遍高温。 nrxo&9[@n ]b7zJUz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北→南)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高原气候区)。 kI
4MiK 2jg- 3.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空间(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s.N7qO^:E % NA9{<I 4.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分为四大干湿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e}bdj @eD):Y 5.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是以夏季风能够影响的地区为标准划分的:其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P39图2——21) / ';0H_ E.7 6.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vDEfO/T RrX[|GLSJ 7.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Y;@>b{s 东部地区: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hyCh9YOu) @SJL\{_ (三)河流与湖泊 \>:CvTzF 1.知道内流区与外流区的概念及界线(季风界线)知道我国的主要河流。 5iz{op<$, 4e~A1- 外流区域: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 wkA+j9. 分界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占全国总面积:2/3 :km61 R7$:@<:g 2.主要大河 0-HqPdjR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 =j5MFX.-o 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 s%C)t6`9 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O*-#} ~\ JJ}0gZ 3.黄河的治理 ?s\:hNNY >}`:Ac 4.黄河概况: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呈巨大“几”字型,向东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九省区,注入渤海;黄河上游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龙羊峡),中游则修渠灌溉(塞上江南宁夏平原),由于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致使下游形成地上河。 !;i`PPRwk DnCP
aM4% 5.长江概况: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东雪山西南侧(正源沱沱河),流经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省区,注入东海。(P53图2、36)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上游:源头——湖北宜昌;中游到江西湖口;下游至入海口) Szq/hv=Q (l-tvk4Ln 6.开发: AsAT_yv# (1)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上游河段(源头——宜宾段和三峡段),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量占全国的一半。 \6E|pbJ}x Bg5Wba%NK (2)黄金水道:①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②干支流航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的2/3,货运量约占全国的60%。 iop2L51eJ {QHVo# 7.治理: F(k.,0Nc (1)长江洪涝发生原因: ,0*&OXt ①夏季降水集中,汛期长、水量大; e+$p9k~ ②有三大洪水来源(宜昌以上的长江上游干支流;中游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汉江); cC=[Saatsf ③社会原因:围湖造田、滥伐森林、陡坡开荒等) x }\64 6x h:/j3 (2)治理措施: P
`}zlml ①加固江防大堤; SM0~fAtE ②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 1|kvPo# ③修建许多水库; @R/07&lBR ④重点治理一些河段(如荆江,川江等); s} UjGFP ⑤在长江上游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禁止乱砍滥伐森林、滥垦草地、过度放牧、破坏生态环境; ?t/~lv ⑥禁止围湖造田,政府应实施平垸行洪政策,落实移民建镇计划,帮助农民发展替代产来,减少抗洪压力; WHsgjvh" ⑦教育人们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wpN6 / ⑧建设一些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 hd>aZ"nm1 r=5{o1" 8.京杭运河: #MX'^RZ>2 (1)起、终点 :北京到杭州 地位:世界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长度:1800千米 (]0%}$Fo (2)经过省、市:京、津、冀、鲁、苏、浙 沟通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k{#S?:b (3)航运量:浙江、江苏境内的运河段,仍是重要的运输线,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 OMWbZ>jB NO|KVZ~ A+::O@_s 三、中国的自然资源 !V"<U2 =yr0bGy`- (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uo'c_f(e 1定义: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能的都是自然资源。 T]t+E'sQ 2.分类: N^HUijw< (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5%5}[/x (2)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石油、矿产资源等) C\/xl#e<@ 3.特点:资源丰富,人均不足 ]ndvt[4L ,sA[)wP { (二)土地资源 ?nofUD. 1.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i@P)a'W_ 2.利用特点: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8F'&X 3.分布: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 jhXkSj Ge-CY 4.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uqf:V`z: (1)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b8V~S'6VqO (2)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xC*6vH]? (3)全国土地日:6月22日 Rv#]I#O 'oF%,4 !Y (三)水资源 Bg&i63XL$$ 1.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最多的是冰川,人类可以利用的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u /Nf&A mQCeo}7N5 2.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配很不均匀。 [s"O mAy4 |B'9\OkP[= (1)从时间分配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冬春季则降水少 O4r0R1VQM (2)从空间分配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有效办法 YVYu:}e3) (3)南水北调的路线和意义 3HLNCt09 ]w;rfn9D 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i
Fz?d3; v1BDP<qU2 &y3OR1_Sm* 四、中国的经济发展 %MrWeYd1 i=i(%yQ% (一)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XWA:J^ 1.交通运输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又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四大米市:无锡、芜湖、九江、长沙。以茶换马:甘肃天水 9z}uc@#D=m eoai(&o0$ 2.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OK{quM5 [q/Abz'i 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较小。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3a?o3= 9Wnn'T@Tl 3.我国的铁路干线 ::ajlRZG (1)东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B8B; y^b>i (2)南北:京哈线;京哈线;京广线;京九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b4E:Wn9x (3)青藏铁路 -R57@D>j\ 4.交通枢纽:北京、郑州、徐州、兰州、株洲、成都等经过的铁路线 O\E /. B 5.交通方式的特点 r G4';V^q AG!w4Ky` 6.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贵重或者急需的货物而又数量不大的用航空运输;容易死亡或者变质的货物,多用公路;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铁路或者水运 ~i~7na| A*2
bA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v%"|WV[N 1.定义和分类: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IPgt|if^ SnE(o)Q 2.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南宜水稻北宜麦)、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南种甘蔗北甜菜)、棉花(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P%{^ i] R%Q@ 3.农业分布 |?qquD 4= (1)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和平原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为水田,以北是旱地。 nQ q=7Gu (2)牧业:西部的高原和山地,四大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内蒙古牧区 E"+QJ~! (3)林业: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东南部人工林区 Pa{%\dsv (4)渔业: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xnmmXtk 7NDr1Z#B6V 4.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t?}zdI(4 5]n[]FW (三)工业和分布与发展 <\NY<QIwFw 1.定义和分类: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 <F}_ /q1 SS$[VV 2.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K.mP4CKY k`0>36 3.工业的分布 #9X70|f (1)沿铁路线,江河和沿海分布 =R #Qx, (2)工业基地:沪宁杭(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iL|Sq&}b 1#.>a$> 4.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 p 3 w (1)特点: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比重大;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 D+>4AqG (2)分布: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0BIy>wy: 八年级下册 Z8rvWH9 H*[M\gN$ 五、中国的地理差异 n^z]q;IN2. &;D8]7d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Q^
pmQ 1.四大区域划分: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地理特点。 *MJX? P"W2(d 2.界线: ft$RSb# (1)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p1&b!*o- & (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 /lo2y?CS* (3)青藏地区: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lrv3fPIW 4:|S` jm 3.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D|>tiz 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GH+r?2< 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 a#>Yh;FA 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 Zn
''_fjh 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J@4 Bf
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QV{}K T(t+
iv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N'g>MBdI 北方地区:
|QU <e 1.位置范围:以东渤海、黄海,以南秦岭、淮河,以西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 bsB*533 >N]7IU[- 2.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判别:湿润、半湿润。 VO$
iNK K Pt5=a 3.农业 @^T1XX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 %KmiH
;U 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矿产资源:铁;主要能源:煤炭、石油; u/M+u; 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 AS\F{ !O TNGU6j}oq 4.风俗习惯 kdl:Wt*4o 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为主); Wzw7tLY._ 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 }UWL-TkEjF 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 运动项目:溜冰 huJ&]"C @7?#Y|` 5.生态环境及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xrr?g 6.主要城市:北京、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西安 *.!Np9l,V z"0I>gl 南方地区: KTP8?Q"n0 1.位置范围:以东 东海,以南 南海,以西 青藏高原,以北 秦岭、淮河 E=>FjCsu<- dYL"h.x 2.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判别:最高气温28℃~30℃,最低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C[5?{SNq D'J0wT# 3.农业发展及问题 .7l&1C)i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经济作物:棉花; @>p<3_Y1 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 主要水果:甘蔗;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柑橘、桂圆、椰子; BZR:OtR^ 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主要能源:核能和水能丰富; {buo^kgj`] NdzSz]q} 4.风俗习惯 vJ'2@f$ 人民主食:大米 !4^C #{$ 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通风散热,以南北朝向为主,瓦房屋面较陡 YhDtUt}? 交通工具:传统:船舶;现代:船舶 ly:q6i 运动项目:游泳、龙舟竟赛
8DegN,? 8P1=[i] 5.生态环境及治理:红壤和水土流失。 !"\80LP 6.主要城市:上海 zxC#0@qX07 %`r?c<P} (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P*I}yPeb 西北地区: UPG9)aF 1.位置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内蒙古自治区,新疆,宁夏,甘肃北部1、地表景观 |NpP2|4h ⑴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⑵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1(|'WyD hJZV}a| 2.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8xccp4 ~zJ?H<> 3.灌溉农业为主。 BFo5\l:q8 4.主要分布地区 H[S%J3JI ①内蒙古河套平原 tE)suU5Y ②宁夏平原 4<k9?)~(J ③河西走廊 &o,<ijJ:^m ④新疆绿洲 U-R6xxPZ fpFhn 5.地下宝藏: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 dvt9u9Vg= 6.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 ;4.!H,d (1)食:牛羊肉和乳制品。 =5kY6%E7c (2)住:用羊毛毡搭成的易于拆卸的毡房 Bh;7C@dq (3)行:马、骆驼、小毛驴。 <})2#sZO! (4)体育项目:舞蹈、摔跤、马术。 zmSUw}-4N aFS,GiB 青藏地区: 5 N#3a0) 1.位置范围 QNpqdwu%h 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面积25%,人口不足1%藏族的主要居住区,青海省东部汉族人数较多。 YgUvOyaQXf 主要河湖有:长江、黄河、支流湟水、雅鲁藏布江、青海湖(多咸水湖,干旱,蒸发量大,冰雪补给,含盐,冰川纵横,犹如固体水库) X)7x<?DAy R,pX:H+ 2.自然环境特点:高寒 gK[YQXfTy 4:r!|PJn{G 3. 高原农牧业: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OH">b6>\ 主要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 ~ xft 主要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uf&myV7 qI~xlW
4.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太阳能,地热,柴达木盆地矿产 [3{W^WSOz xHz[t6;4; 5.青藏地区人民的生活 P] UJ0b (1)食:青稞面作的糌zān ba粑,焦烤或煮熟的牛羊肉。 (X?%^^e! (2)住:牧区一般居住在可以自由移动的、厚重的牦牛毡搭成的帐篷中;非牧区大多数在用石头和土坯砌成的墙体厚实的房屋中。 PfC!lI
BU (3)行:牦牛 (]Y 5eM (4)体育项目:舞蹈,马术 e>(<eu~P L#+q]j+ 6.保护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 NiU2@zgl IW@PF7 X@K-^8 六、认识省级区域 ^yyC
[Mz 1T-8K
r (一)北京 a2
Y;xe 1.地理位置: 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距渤海150KM,东南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 J6L K 2.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是国我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的城市 UN]f"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