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在线


广告合作:0573-85556666
  • 4515阅读
  • 2回复

东塔路片区要征收啦?老嘉兴人道出的这段历史你造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5102
金钱
57070
威望
33510
注册时间
2014-11-06
最后登录
2024-01-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7-11-18 20:58:18 , 来自:浙江省嘉兴市

东塔路片区要征收啦?老嘉兴人道出的这段历史你造吗?

  • 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 2017-11-11 08:41

核心提示:好消息,甪里街北侧的东塔路片区要征收了!这一次,不是捕风捉影的传闻,白纸黑字写着,在民北社区一些居民楼前的布告栏里,贴上了《旧城区改建意愿征询公告》

好消息,甪里街北侧的东塔路片区要征收了!这一次,不是捕风捉影的传闻,白纸黑字写着,在民北社区一些居民楼前的布告栏里,贴上了《旧城区改建意愿征询公告》

这些日子,总有居民围着看,议论纷纷。在征收范围内,划出了民丰新村、冶金新村等地块,根据省、市相关规定,如果征询之后居民同意改建率达到90%,将启动下一步征收程序。

对于嘉兴而言,东塔路片区具有特殊意义,它关乎历史,关乎城市,也关乎个人。

在宋、明时期,这里曾是豪门旺族的居所,此后屡遭战火摧残,繁华散尽;这里见证了旧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也曾融入新中国建设的火热浪潮;这里曾创造了嘉兴工业发展史的辉煌,也经历了后计划经济时代的没落……

在这里,曾有多少南湖儿女挥洒汗水,让青丝变成了白发;又有多少大厂子弟从这里出发,奔向了更广阔的社会舞台。

这里时代变迁的点滴,既叩问着历史的起承转合,让人喟叹不已,也在讲述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唤起了老嘉兴人久远的记忆。

时间

在这里仿佛停滞了

如今,东塔路片区主要是民丰厂和当年冶金厂的职工宿舍楼,除了有一些新居民临时租住,不少还是当年两大厂的老职工。

谢水木今年75岁,是民丰厂的退休职工,他头发花白,生着两道下撇的浓眉,看上去总是笑呵呵的。

11月7日下午,老谢走出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迈着小步子,在小区里转悠。

时光在这里仿佛停滞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老楼,由红砖清水砌成,树影斑驳间,三五成群的老人围坐在弄堂口和房前屋后喝茶聊天。

老谢总能遇见老同事。“夏师傅,出来遛遛啊?”“潘师母,要回去做饭了吧?”在他的口中,还是原来工厂里“师傅”、“师母”这样的老称谓。

一面围墙上,画着几幅“小红帽”志愿者学雷锋的漫画,老谢指着其中老人磨刀的漫画说:“这画的是我。”作为老党员、老先进,他的话语中仍透着很多当年的印迹,“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退休后,老谢专门学了磨刀的手艺,先是免费帮别人磨刀,后来社区创办了“雷锋角”工作室,他便隔三差五参加志愿服务。

老谢还结对了社区里一位80多岁的孤寡老人,这是他当年一个车间的老同事,无儿无女,老谢有空便去他家看看,帮忙干点家务活。

老谢在东塔路一带生活了大半辈子,人头熟,哪儿都“门清”,“这些平房和两层的职工宿舍,是上世纪60年代的;那些三四层的车厢房,是‘文    革’时造的,还有这些楼房,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那是有卫生间和厨房的。”

他自己住在民丰一村,这是1982年单位分的房子,一晃也住了30多年,一对儿女成家后早已搬走,如今剩下了他们老两口。

老谢的房子在这里算是“豪宅”,56平方米,两个房间,不仅有外挑的阳台,还有独立卫生间,“当年真的是蛮好的房子,不过和现在不好比了。”

路过民丰新村一排格外破败的老房子,很多地方水泥墙体已经脱落,修修补补的。老谢说:“这是民丰厂最早的一批住宅楼,想当年,这里可是只有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才有资格住的,里面还铺着木地板。”如今,这些“模范楼”已经成为这片区域最颓败的地方。

老谢老了,胖了,腿脚不利索,在东塔路走了一会儿,就有些气喘,不过他脑子里记的事情挺多。“这里原来是冶金厂的仓库,现在租给外地人开早餐店。”老谢一边吃力地避让车辆,一边介绍路两边的老房子,“这里原来是个游泳池,已经关了很多年了。”

“人老了,房子也老了,都成老古董喽,是该变变了。”老谢指着一个库房改成的店面说,“你看,这里还有一个弹棉花的铺子,很少见吧?”

东塔路,便是原来的东塔弄,虽说“弄”改成“路”,其实还是条不宽的巷子,一旦两车交会,老谢都得把身体紧靠着路边的围墙,好让车过去,一段路走下来,他的袖子上已经擦满了白灰。

东塔路的尽头有一所新居民子弟学校。老谢说,每逢上下班高峰,回家的、接小孩的电动车、汽车来来往往,堵成了一串,人和车都得慢慢“撸”着走。

“没办法,几十年的老路,太窄,我又太胖。”老谢打趣道,“刚退休时我才150斤,现在都200多斤喽。”

抗争

藏在一幢幢居民楼里

东塔路片区的居民楼有着浓浓的时代特色,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残留物,这里虽有岁月留下的浓浓余韵,但也不免暮气沉沉。

房屋大多老旧了,随处可见立面剥落的墙体和蜘蛛网般的电线;挽着菜篮子、端着大茶杯的多是些退休老人,慢慢悠悠;偶有年轻人,行色匆匆,为生计奔波,一搭话,多是操着外地口音的新居民。

在这些老旧小区里,顶层漏雨、下水管堵塞、线路老化……老房子的通病这里全都有,由于和现代生活格格不入,居民和老房子之间的“战争剧”每天都在上演。

76岁的吴铭是原来冶金厂的下岗职工,做了30多年的电工,他的“斗争对象”就是老房子里不断老化的电线。

11月8日下午,在冶金一村2幢305室,吴铭没有出门,正在房间里捣鼓家电,音箱里放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民歌。

在他的家里,家具、家电堆得满满的,狭窄处走路得侧身,电线“爬墙”,横七竖八,只有一面墙挺干净,挂着一幅老吴当年的军装照,照片上的帅小伙23岁,一身戎装,英武帅气。

刚分到这间房时,老吴就把这张照片挂上了墙,如今已经过去了47年,“西边那一排梧桐树,是我住进来第二年栽的,当年从厂里环卫处领来的树苗,种了20棵,活了16棵,现在有三层楼高了。”

冶金一村原本没有卫生间,2005年旧房改造时,在走廊外加盖了卫生间,终于让居民扔掉了使用多年的马桶。“最头疼的是电线,麻烦永无休止。”老吴这些年一直在和这些老化的线路较劲。

1969年冶金一村建房时,老吴正在电工班,是他和同事布的线,为了节省成本,用的是铝线,“当年我去厂里领电线,一看就问,怎么是铝线?对方说,没法子,只有这。”

当年用电量不大,铝线还能凑合,如今就不行了,高功率的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加上线路老化严重,电线短路、烧断的小事故一桩接一桩。

老吴觉得,这是自己当年埋下的“隐患”,不能甩手不管。邻居哪家买了高功率的家电,他就上门去重新排线,有了专业人士的“推波助澜”,居民家的线越拉越多,“我自己家的电线也是乱拉的,总不能还像七八十年代那么过日子吧。”

老吴考虑到小家电存在安全隐患,就把一些居民家的电器拿回家重新检查。久而久之,哪家电线烧坏了,都上门喊老吴。今年3月份,一户人家由于超负荷使用电器,导致墙体内的线路烧断,老吴义务上门服务,请人来敲开墙体,重新布线,忙活了一个星期,才解决了问题。

老吴所在的这幢楼有30户人家,原本都是冶金厂的老职工,后来,迁的迁,搬的搬,如今只剩下了8户,看着老同事一个个搬离,左邻右里、其乐融融的氛围逐渐淡去,他意识到当年大集体般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

2006年,老吴和老伴瞅着存折上攒下的15万元,第一次有了买房搬家的念头,于是老两口接着存钱,“钱凑够了,房子又涨价了,一次次错过了。”

“眼看存钱买房无望,便开始等拆迁。”如今,眼瞅着房屋征收摆上日程,老吴又有了盼头,“日子总得越过越好,国家政策好了,让我们赶上了好时候,如果能征收,我至少还能享受十几年吧!”

人生

总是跌宕起伏

把时光回拨49年,那时,吴铭和谢水木都风华正茂,一个27岁,一个26岁,刚刚从部队退伍,有着大好前程。

两人都是军人出身,在部队练的是擒拿格斗,退伍后都有机会进入公安系统,但在那个“咱们工人有力量”唱得最嘹亮的年代,他们最终都选择了工厂。

吴铭入伍前在中专学了电机,于是进了冶金厂的电工班;谢水木则一头扎进了民丰厂的车间,当起了三班倒的造纸工人。

“当年大伙儿的劲头可真足啊,忙了一天,晚上还要参加党员学习。”谢水木从基层做起,干活卖力,思想进步,从普通工人做到了车间主任、中层干部。

吴铭先在电工班从事机械电力维修,成了业务骨干。后来他调到厂总机,在他的手上,冶金厂总机从最初的人工交换机升级到了全自动交换机,大大提高了通讯效率。

当年的民丰厂和冶金厂都位列嘉兴叱咤风云的“五大厂”,这些大厂就像标签一般,贴在了这座城市工业发展之路的路名牌上,成为那个时代的代名词。吴铭和谢水木经历了这两个国营大厂最辉煌的年代。

在改革开放之初,全国进入大生产、大建设时期,吴铭所在的冶金厂生产的钢材供不应求,源源不断输送到全国各地。

作为第一批被授予国家一级企业称号的民丰厂当年的盛况,老谢说得津津有味,“咱们车间可是个大车间,一、四、八号3台造纸机都在这里,工人有500多人。”

那时,这些计划经济时代的庞然大物,展现了蓬勃的生机和惊人的生产力,也为职工提供了外界难以企及的福利待遇。

计划经济时代的特色在这些大厂得到充分体现。为解决工人住房问题,这些工厂在嘉兴最早建造工人新村,还建造了食堂、医院、学校,甚至灵堂,为职工提供由生到死的一条龙服务。

“当年的民丰厂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还有给职工进修的职工大学。”谢水木说,职工子弟大多在民丰学校读完高中。

“厂里有大礼堂,每逢周末放电影,后来有了电视,厂里给职工宿舍装了闭路电视,可在家里看美国大片。”吴铭说。

而对于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而言,既有内部油然而生的优越感,也有外界钦羡的目光。

在那个普通家庭没有浴室的年代,大厂的浴室是职工的特殊福利,如果有人认识大厂职工,能被带进厂里洗个热水澡,也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

民丰厂的职工浴室一直延续至今,每周一、三、五开放,供厂内职工使用,这在当下已不多见,于是,每周这三天,也就成了谢水木的“洗澡日”。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以“五大厂”为代表的嘉兴国企风雨飘摇、辉煌不再,嘉兴产权制度改革拉开大幕,破产、兼并、收购、重组……伴随着巨大的阵痛,职工的命运也随之发生改变。

这时,小伙子已经熬成了老师傅。1996年,吴铭下岗,自谋出路;1998年,谢水木选择了内退。

相比老谢,老吴的境遇更为窘迫,她的爱人也是当年“五大厂”之一毛纺厂的职工,早他几年下岗,加上有两个孩子要抚养,一家人顿时入不敷出。老吴因为有技术,去了外贸公司,当了5年的电工,之后到了退休年龄,又去一些宾馆做零工,直到2006年因患恶性肿瘤动手术,才算歇了下来。直到近年来,老夫妻两人退休,孩子成家,境遇才渐渐好转。

往事

如今都付笑谈中

抛开个人的境遇,向历史深处望去——东塔路因古迹而得名,如今在此寻觅古迹,收获寥寥。

在冶金一村,现存一座老碉堡,被一圈铁栏杆围着,内部被居民用于堆放杂物。这座碉堡机枪眼朝北,外墙水泥很厚,据说是当年日寇侵华的罪证。碉堡之上,堆放着几块圆柱形的基石,这是东塔拆除后的遗物。

董雄退休前在市地名办工作,如今是《南湖区志》的主编,他对东塔路、甪里街一带的历史文化颇有研究,他的讲述再现了一段超越人们记忆的历史画面,从而显得更加深邃。

董雄介绍,嘉兴在唐代筑城之后,甪里街、东塔路一带渐渐形成街市,宋代之后,这里成为城外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和繁盛的商业区,名门望族的宅邸相连,万家灯火。附近的东塔、东塔寺以及朱买臣墓都是嘉兴的胜迹。

“朝代更迭,战乱频频,盛衰更替,几多喟叹。”董雄说,在此之后,东塔路一带便开始经历“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的轮回。

东塔路的一次劫难来自于明朝嘉靖年间的倭寇,此后,明亡清兴,这里再度毁于入关清军的烧掠,但是经过康乾盛世的建设,这一带又重现繁华,直到清末,一切又毁于太平天国的战火之中。

“到了民国年间,这里满目荒草废墟,只有几间小屋和草棚零落散布,一座残塔守望在河畔,一些外地人在此开垦荒地,种菜度日。”董雄介绍,直到1923年,嘉兴人褚辅成在这里创办了禾丰造纸厂,作为民丰厂的前身,该厂首创国产卷烟纸,是国内闻名的造纸企业。

位于民丰厂以东不远的冶金厂,前身是创办于1951年的铁厂,1957年迁入此地,此后发展成为部属企业,鼎盛时期职工有3400多人。

1958年“大跃进”运动,国家大干快上,在老厂发展的基础上,一家家大型工厂在甪里街一带拔地而起,民丰、冶金、毛纺、绢纺、嘉丝联则是其中的翘楚,被称为嘉兴“五大厂”。

董雄说,上世纪60年代初,在民丰厂和冶金厂之间,还是一片菜地、桑园和荒坟,直到此后两大厂兴建工人新村,这里才热闹起来,可惜的是,东塔在1966年被拆除,在原址建造了冶金一村。“2005年,我在东塔弄转弯处还看见一堆东塔的莲花基石,如今,已不知所踪。”

此后许多年,在嘉兴工业经历急速发展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随之而来的经济转折,以“五大厂”为代表的嘉兴国企举步维艰,有的已经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有的浴火重生,又经历了一番轮回。

在董雄这位历史研究者看来,时代在飞速发展,当繁华落尽,东塔路既有一种来自历史文化沉淀的骄傲,也有一种经历激情燃烧岁月的淡定,未来,值得期许。

记者手记

有些值得铭记

有些值得期许

时代车轮滚滚,几多盛衰更替。从当年的繁华之地到毁于战火摧残,从民族工业的崛起到改革开放的新生——如今,面临征迁的东塔路又将经历怎样的轮回?

如果说,东塔的倒塌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彻底消亡,那么,以“五大厂”为代表的嘉兴国企,则是嘉兴改革开放道路上的试金石,正因为如此,经过洗礼的嘉兴工业才在此后释放出了新的活力。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初,嘉兴国企的辉煌岁月是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这里有激昂的号角,有豪迈的青春,有南湖儿女为了信仰和理想奋斗的激情岁月,这一切值得彪炳和铭记。

然而,城市发展的脚步总是和时代车轮合辙而行,当时代的车轮碾过,这里留下的,除了老嘉兴人对过往辉煌的追忆和对如今落寞的喟叹,更应有对未来的展望和期许。

比如吴铭和谢水木这老哥俩,虽然东塔路一带的征收工作才刚起步,他们都已开始谋划自己的新生活了,“咱们这代人吃过太多的苦,也该享享福了,以后日子总会比现在好。”

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正是如此:在极盛转衰中留给后人思考,在破旧立新中积攒发展的力量。有时,历史初看上去像来来回回折返跑,但从更深远的历史时空透镜中看,一切都在阔步向前。

2条评分威望+2
言小洁88 威望 +1 - 2017-11-20
俺是退伍兵 威望 +1 - 2017-11-20

发帖
15102
金钱
57070
威望
33510
注册时间
2014-11-06
最后登录
2024-01-18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7-11-19 08:55:33 , 来自:浙江省嘉兴市
>&U,co$>  
JGQjw(Xs  
嘉兴在唐代筑城之后,甪里街、东塔路一带渐渐形成街市,宋代之后,这里成为城外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和繁盛的商业区,名门望族的宅邸相连,万家灯火。附近的东塔、东塔寺以及朱买臣墓都是嘉兴的胜迹。

发帖
28262
金钱
47217
威望
18907
注册时间
2008-09-07
最后登录
2024-04-18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7-11-19 13:37:50 , 来自:亚太地区
过几天,去那边走走,感受下小时候那种老嘉兴的味道,否则,以后,这些都会成追忆!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