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在线


广告合作:0573-85556666
  • 18229阅读
  • 1回复

平湖城城(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2206
金钱
112330
威望
6039
注册时间
2007-01-09
最后登录
2024-03-2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9-08-09 21:39:59 , 来自:中国
这是转帖,谢谢原著


  平湖的城墙筑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四周有护城河环绕,设陆门五座:东启元、西毓秀、南豫泰、北丰亭、西南为小南门;有水门五:西南北各一,东有二,为东水门、汤家浜,东北有水洞口。按明朝县志地图测算,当时城区面积1.32平方公里,后逐渐向城外扩展,民国时期城区面积1.62平方公里。解放后,城区面积逐步扩大,1963年为1.81平方公里,此后20多年城区面积一直维持在2平方公里左右。
  平湖建县之前,当湖日晖漾一带已经聚集居住了大量民众,方圆里许;明宣德五年(1430)设县,县治设当湖后,居民更是逐渐增多,民居沿大街、小街及河道向周边扩散。城内主要河道是横穿整个老城的市河,东西流向,嘉兴塘来水进西水门,经东水门入东湖,沿河分好几条支流,环绕整个老城。老城小巷里弄以大街、小街为轴线,沿途向南北方向延伸。改革开放以来,老城经历了旧城改造,许多小巷里弄被拆除,据统计,目前老城小巷里弄从1989年的160余条减少至40条左右,而且许多小弄只剩下一幢或几幢旧屋。今天,就让我们重回老城,去逛逛早已面目迥异或已然消失因而只能回味在梦中的那些熟悉的小巷里弄。轮船码头
  轮船码头是当时老城主要的交通枢纽,人们到县城的交通工具基本靠坐轮船,所以东门一带也是老城主要的商贸中心。轮船候船大厅比当时的汽车站大了许多,走出码头是南廊下,南廊下北起白地,南至猪行浜,长300米,原交通局、嘉兴航运公司平湖站、平湖货运站、胜利供销社多家单位均在此弄。往南是三元桥,过桥右转是南廊下,隔河相望是三元桥廊下,穿过三元桥一直往南有几间厂房,原平湖食品厂从水洞埭搬迁在此数十年。在三元桥北堍东侧,是胜利供销社西瓜批发部,每到夏天,批发部码头停满卖西瓜的木制或水泥手摇船,时不时有西瓜滚入东湖,随湖水向东漂流,那可就是在东湖游泳的孩子们的战利品了。
  与南廊下平行的还有一条弄,名叫圣阳弄,因弄西城墙下有一座真武阁而得名。此弄西侧有两条支弄通环城东路。
  出码头往北是白地,一直往前就要过保安桥往湖墩公园方向了。白地前面是环城东路,此路原为平湖城墙旧址,为解决老城交通拥挤问题,1976年后,利用城墙旧址开拓为马路,至1987年先后修筑了环城东路、环城南路、环城西路与环城北路。当时在环城北路北弄原平湖看守所后特意留了一段老城墙,为县中队士兵靶场,当年时不时可以听到士兵打靶的枪声。
  与白地相交就是东小街,沿环城东路向北到龙梢,往东是冯家桥,过冯家桥就是东门外了。往西是水洞埭,通往水洞埭有座水门,俗称水洞门,笔者小时候水门尚存,水门两侧有石板相连,水位高时需要趟水过水门。那个年代家长都忙于工作,所以放学后,水门上下都是玩水的小孩子,一不小心回家时就成了湿孩子,一顿板子肯定是免不了的。东大街
  沿东大街向西行,左边是市河,沿河街面都是各类商店。东大街是老城主要商业大街,商店多以绸布、银楼、药房、酒馆、钟表店为主,建筑基本是砖木结构的二层房屋。东城门楼是平湖城墙中最晚被拆除的,记忆中好像是上世纪70年代初才拆除。东城门南靠河边有一家饭店,名叫东方红饭店,当年在平湖城也算是比较大的饭店,能够承接结婚酒宴。沿街南侧印象比较深的是一幢钢混结构的二层洋房,是一家药房,一直营业至解放路拆迁改造。五九饭店开在孟家桥东面一点,店后面有一座小桥与东小街相连,还有孟家桥西侧的特产商店、城关工贸公司、东风照相馆等。
  东大街北侧是学宫,包括孔庙、明伦堂、龙吟阁等建筑,抗战胜利后至50年代末(1946~1958)曾作为县政府所在地。其中孔庙正殿为三阶崇台,飞檐翘角,斗昂雕梁,巍峨壮观,为解放前县城最高建筑(原县城最高建筑是高23.3米的龙吟阁,194611
  月被拆除),后为商业局、平湖印刷厂厂址。往前走就是成双弄,北与儒学弄相连,弄内有原平师附小,成双弄西面则是长乐茶馆。长乐茶馆在老城人气极旺,关键它是一家档次较的茶馆,消费人员主要为社会务工人员,有饭头(炊事员),脚班(搬运工人)等。此类茶馆除了喝茶之外,四周还开
  了不少店铺,如:理发店、点心店及香烟摊、放西洋镜的小摊位等,是一处典型的七十二家商贩市场。茶馆后面还有一条暗弄连通儒学弄,茶馆旧址后来建起了平湖第一百货商店。
  过了长乐茶馆往前是城隍弄,因在城隍庙西侧,故名。弄口东侧是原平湖公安局所在地,后来的平湖市供销大厦就建造在此址。弄西口有家很有名的点心店,叫兰园糕团店。沿弄往里走就是当时的人武部所在地。弄西侧有条小弄叫东石街,连通着西石街与后石街,可以一直走到建国北路。弄东是儒学弄,因位于原孔庙边,故名。弄堂与环城东路相通,弄堂口原为平湖县人民法院所在地。弄内还有一条小弄名计家弄,为曲尺型走向,现弄名仍在,只剩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城隍弄北原有一座小桥,名游桥,跨过桥就是水洞埭与北弄,桥西北口原是鲁简肃北园所在旧址。现平湖书场(张宅,现市级文物保护点)对面原有一个小土坡,西侧有条小弄,名眉毛弄。土坡北面原为一条河,西连县后底,东接水洞门,上世纪60年代废。游桥东侧是原地方国营平湖食品厂,沿河往东是民居,一直可以走到水洞门至环城东路。北弄3号是原公安局看守所,这个门牌号老平湖人都知道。穿过北弄就是环城北路了,当年就是平湖北城墙。上世纪20年代起,北城河外有顾家廊下等民居聚集点陆续形成(当年在顾家廊下有一座很有名的尼姑庵,名陈州庵。如今庵堂旧址仍在,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后平湖师范学校又搬迁到此,原此处居民进城必须要绕道北城门(在仓弄北),相当不便,1932年,在北弄北城墙开了一个口,在护城河上建造了一座桥,方便城外居民进城,此桥也取名便民桥,但抗战时期被日伪拆除,1946年重建。
  环城北路有一处利用地下防空洞建设的游乐场所,那就是平湖地下游乐场,当年可是老城人民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内有茶室、哈哈镜、溜冰场等设施,而坐着简易的升降机下防空洞,已深深印入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
  城隍弄往南是孟家桥,过桥就是东小街。此桥建于明朝,原为单拱石桥,民国年间因方便人力车通行改建为单孔石板桥。
  城隍弄往西走是旧平湖的宝兴双塔。双塔始建于后唐清泰年间,后二度重修,位于德藏寺山门两侧,而老平湖人则更习惯称北寺双塔19668月毁于-。往里走是原解放路小学,校门西侧是西石街,因位于德藏寺西而得名。街西是红星被服社,街东是解放路小学教室,再往北是一条三叉路,往右转是后石街,往西转就到了建国北路了,路口北是城关中心医院,路口南是平厅书场。
  双塔对面有一家老平湖人都记得的店,平湖冷饮室。在上世纪80年代初,夏日时的老城只有这家店才能制作冰制食品,如刨冰、冰镇绿豆汤、冰镇白木耳汤、冰镇八宝饭等,在没有空调、冰箱的年代,在炎热的夏天能够喝上冰凉的饮料,那种感觉绝对不要太好噢。只是这种待遇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一个夏天最多只能享受一两次,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消费不起啊。
  过了双塔,前面就是老城另一条主干道,建国路。旧时南河头河水流向东湖时在原施弄口(今人民路与建国路交叉口)一分为二,一路向东沿汤家浜经启元水门流入东湖;一路一直向西与县后底河相连,名甘河。明清时南门至文昌桥(南河头口)称大南门街,民国23年拓修。民国28年(1939)县城沦陷时,日军填甘河、拓阴阳弄至杨家桥,与大南门街相连,全长630米,路幅6米,为砖石泥结路面,时称铃芬路。民国34年(1945)改名建国路,以大街为界,分南路与北路。1964年,用拆除的城墙砖铺设大滑桥到西小街段为砖面路,并拓宽至7米,1976年起,由原杨家桥延伸至环城北路。西大街
  过建国路往西就是西大街,相比于东大街两侧商店林立,西大街商店就少了许多,旧时以南北货、酱园、烟纸为主,过了消防队往西基本是民居。建国路与大街交叉口平湖人习惯称为十字路口,当年在十字路口有两家大店,东面是烟糖食品商店,西面是劳保用品商店,都是二层水泥结构楼房。两家店堂都横跨市河,U型店面,可以从大街进店,小街出来,当时过年的食品配给票基本都在烟糖食品店买,如香烟、花生等。
  进入西大街,南侧有一座通往西小街的桥,即汉水桥。此桥始建于元至正年间,与孟家桥一样民国年间改拱桥为平桥,桥南有一家民国时期老城最好的旅馆,同安旅馆。旅馆为3层,这在当时的老城也算是高层建筑了,同安旅馆设施齐全、服务周到、房租合理、清洁卫生,因此受到了南来北往客人的欢迎。当时平湖每天有二班轮船来往上海,该旅馆也就成了上海旅客的首选住宿地。而且平湖从清同治二年(1863)太平军守将投降后至193711月,这70多年间,虽说各地皆受战火滋扰,而平湖老城却一直平安无事。所以当时平湖民间的《平民日报》曾不无得意地刊文说——
  试看过去与现在,那一处不受尽种种滋扰,只有我们平湖,交通虽然便利但从没受过惊扰,在热闹安逸的平湖城里,有这样一个好旅馆,真是旅客之幸。
  桥西有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二层半洋楼,是以前的恒泰祥绸缎庄,当年是平湖实力最强的商家之一,老板建造的这幢楼也是县城最漂亮、最洋气的楼房。解放后变为电力公司电费收款处,对面有一家旧货商店,商店出售的都是民居典当后无钱赎回的东西,以衣服、鞋帽、日用品为主。
  再往西就是平湖电影院了,也是县城晚上最热闹的地方。往往,影院门口站满了没有买到票而在等退票的人,小商*贩手挎竹篮,里面都是用旧报纸包成三角包的南瓜子,五分钱一包。当年能够看场电影,吃包瓜子,是笔者小时候最享受的待遇了。电影散场后要从西面出来,后来这条路就得名为影院弄。电影院门口有一眼井,印象里井口不大,但井里面很大,水位也高。
  电影院西面是消防队,沿街面三间,停了几辆人工消防车,发生火灾时救火员一边推车跑,一边打响车上挂的铜铃,以示路人靠边让路。消防队后面是自来水厂,19655月第一座自来水塔在此建成,老城开始向居民供应自来水。
  平湖县衙原所在地在电影院西侧,平湖人俗称:老县政府。从平湖设县开始,县衙一直设在此地,明清二朝先后有16位知县修、扩建县署,规模最大时有房间120余间。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克县城,县衙被焚。同治八年(1869)按原来县衙规模重修,民国26年(193711月,县衙被日军飞机炸毁,变为一片荒地,后成为徐鼎丰酱园存放原料的地方,几十只大缸整齐排列,都用大棕草帽盖住,颇有气势。靠县后底河的一片平地,是马戏团来演出的必选之地。还有一个用处就是每年夏天时,县有关部门都会组织吃种子西瓜,在平地放好几排桌椅,四周用绳拦起来,居民进去挑出自己中意的品相好的平湖马铃瓜,可以吃半只,也可以吃几片,但是西瓜子必须吐在桌子上,以留作明年的种子。当年在那里还有一座石牌坊。
  消防队的南面原有一座桥,名凝瑞桥,老平湖人称之县前桥。原为单孔石拱桥,清雍正八年(1730)建,后毁于战火,宣统二年(1910)重建,为木
  桥,1965年拆除。桥北堍处建有一平台,-时是红卫兵进行宣讲的场所。平台东面也有一家饭店,原名同兴馆,-时更名为人民饭店
  消防队西面有一家水果店,店面为L形,西大街从这里开始变窄,基本是原宽度的一半并一直保持至西孟家桥,街面两旁基本是民居为主。水果店西隔壁是城关镇镇政府,镇政府西隔壁是酱园弄,因徐鼎丰酱园就在此弄内而得名。往西是北混堂弄,穿过弄堂往西就是香弄浜,有一幢3层砖木结构楼房好像是人民医院妇产科楼房,因为不管什么时候路过总有股浓浓的消毒水味。北混堂弄往前是平湖图书馆,也是一幢大户人家的宅院,门不大,里面很大,天井布置得很漂亮。再前行左转是三登桥,右转是香弄,传旧时弄内有香作坊,故名。
  沿香弄往北走是香弄浜,继续往北是人民医院,转向西有一座小桥,名三条桥。此桥建造于明代,往北连接糖饼桥廊下和过家浜。过家浜东西走向,东起三条桥,西至仓弄,北侧是平湖袜厂。明朝万历和天启年间有位平湖人在朝为官,即为过庭训。他是县城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天启初年,过庭训先后调任湖广参政、福建按察使。当时,时值宦官魏忠贤专权,但过庭训恬淡自守,从不与京师权门交往,得到了朝中正直大臣的敬重。后升任应天府丞,只可惜未上任就去世了。不知这过家浜地名与过庭训家有无渊源?
  香弄西侧是工人俱乐部,里面有当时县城唯一一家灯光篮球场,每年·建军节前后,总有驻平部队篮球队与平湖县队来几场友谊赛。后来又开设了城关第一个舞厅,那里的俱乐部门口总挤满了穿着时髦的青年男女,也是当时县城一景吧。
  过了工人俱乐部,前面是整条大街上唯一东西走向的一座桥,即糖饼桥。桥东面是城关豆制品厂,桥西沿河是糖饼桥廊下,往前是馨德里,因上世纪20年代南浔刘馨德在此建房,故名。里面有几幢好宅院,与过家浜相连。馨德里西面是平湖县第三百货商店,也是西大街最大的商店。过了此店左转是方桥,方桥对面有条暗弄,原为清朝胡晋筠挹芳堂私宅之陪弄,故名胡家弄。此暗弄有数百米之长,弄内漆黑一片,照明完全靠弄两侧民居开门或开窗,也是我们上学最喜欢走的小弄,时不时的,会装神弄鬼戏弄一下同行的同学,至今仍深深植于记忆中,弄北通过家浜。
  在胡家弄两边有好几家商店,也算是西大街比较热闹之地。弄西有一家南北货老店,名公大兴,在老城也算比较有名。弄对面有一家食品店,记得有年伊拉克蜜枣就在这家店出售,蜜枣装在麻袋里,就堆放在地上,营业员拆开封口,拿刀切成一块一块,因为经过长途运输和挤压,蜜枣基本都粘在一起了。
  再往西行就到了仓弄,仓弄全长460米,因清代积谷于此,故名。它是西北乡民进城时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县城北门与仓弄相连。仓弄东侧有三条小弄,分别是过家浜、如意馆弄和仓浜,其中仓浜北面是平湖制药厂,往东是仓浜桥,与后俞家白场相通。西侧也有三条小弄,分别是仓西弄、西杨家弄与施家坟,其中仓西弄连接宫后底,是去平湖游泳池的必经之路。那时如果你去游泳刚好碰上换水,那池水冰冷透心凉的感觉只要是去过的人肯定忘不了。
  走过仓桥向西是平湖中学,那是老城设施最好、师资也最好的学校。学校对面是仓浜,那里有几幢3层砖木结构民宅,是平中老师宿舍。再往北是环城北路,穿过马路是北门大桥,过了桥是平湖酒厂。再往西则是城北乡城西村,离酒厂500米处有平湖天主堂,原来那里有几棵大树,可惜后来都被砍伐光了。沿环城北路向西走可到教化桥,桥东堍是平湖至嘉善轮船上下处,去钟埭镇,也必得在那儿过。
  过了仓弄,前面有座通往西小街的桥,名字很好听,梯云桥。往前就是城关中心小学(原佑圣宫址),再往西行右转是杨子弄,此弄是我们游泳完毕退场的通道,记忆中好像此地的房屋已经不是那么多了。西面是二轻系统很有名的一家厂,平湖荧光电器厂,过了此厂就是冯家弄,因明朝
  给事冯汝弼旧宅在此,故名。弄口有片空地亦名冯家白场。冯家白场对面就是平湖人民都知道的当湖第一桥,往西就是西城门,出城门跨过西孟
  家桥就属于城外了。
  城外是西门外大街,连通白马堰。西孟家桥右转是西孟家桥廊下,再往北是平湖水泥厂,河对面是平湖中学。西门外民居不多,只有两条小弄,分别是牛贺弄和花街弄?
1条评分威望+1
jlking520 威望 +1 - 2019-08-10

发帖
18
金钱
-8
威望
1
注册时间
2018-08-19
最后登录
2019-11-21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9-08-10 06:27:57 , 来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