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在线


广告合作:0573-85556666
  • 17537阅读
  • 2回复

【平湖·故事】东湖这段历史你可能真的不知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2205
金钱
112328
威望
6039
注册时间
2007-01-09
最后登录
2024-03-2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21-02-27 20:55:25 , 来自:浙江省嘉兴市
东湖,是每一个平湖人都熟知的。

   我们熟知的包括这样的介绍:东湖,位于平湖市区城东。古时原是陆地,在东汉顺帝永建二年(127),由于地壳变动,地表塌陷成湖,名为当湖;晋隆安五年(401)改东武湖,又称东湖,雅名鹦鹉湖、鹉湖。

  当然,东湖还有着她已经被湮没在历史河流中的鲜为人知的一面。

  在一些不太被人了解的平湖旧县志中,比如清嘉庆年间的路錞编的《平湖县续志》中,东湖就有另外一个名字:放生湖。先来看看志书原文:

    “放生湖,即东湖。按:东湖放生始于明主事陆杲,有王士贞记,久而渐废。湖渐分售他姓捕鱼,仅存弄珠楼以西一段东至弄珠楼,西至大踏步,南至渡船口,北至汇西聚龙桥尚属陆庄简公祠放生。乾隆十一年知县高国楹捐俸赎归陆清献公祠,以渔租供祀,仍未复放生之旧,嘉庆三年,邑人黄凤、吴鼎燮、奚泗哲、吴显德、吴履曾五人捐金买田以为清献公祠祀产,而赎湖仍复放生之旧,并请于有司勒石永禁捕鱼。湖有菱租,征以纳税、以修碑诸费,以书院司事经理。黄凤等以田易者,为湖之南北二段及中段十之三,其七则为曹廷荣所捐,亦乐善之人也。南一段东至岸,西至新桥港陶坟张园,南至面杖港高坟、油车港堰兜,北至东西二塔桥;北一段东至洁芳桥、安乐桥、安平桥、运港塘窑头染坊浜,西至岸,南至弄珠楼后聚龙桥与庄简祠放生湖分界,北至龙王堂吕公桥;中一段东至案山浜,西至孟秀浜虹桥,三元桥,渡船口与庄简祠放生湖分界,北至弄珠楼运港塘。”

  可能大家都觉得,东湖自古就应该是归属于全体老百姓的,这是一种误解,至少在明代时,东湖是属于陆氏的。


  平湖有不少世家大族,其中的陆氏在明清辉煌时期,出现了十多位进士,人称“一门三代四尚书”,在江南一带名震一时,理学家张九成评价为:“江南多巨族,论其盛未有加于陆氏者也”。

  陆氏中最热心家族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是靖献支中的陆杲。陆杲(1506-1578),字元晋,号胥峰,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历任刑部云南司主事,封礼部祠祭司郎中,赠刑部尚书。

  撰于隆庆五年(1571 )的《陆氏族田引》中谈到:“陆氏苗裔,盛自有唐,代有闻人。延及国朝,名卿巨儒,崇功茂绩,炳如蔚如。然宗盟未订也。至胥峰公益敦孝思,缵厥先志,爰始大明宗法,如祀有主,祭有规,赡族有田,礼昭义备,裒然擅称江左懿矣。”(胥峰公即陆杲)陆杲在外做官时间不长,他觉得罢官回家“得砥修礼训,以式乡闾,岂不若一官耶?”

  陆杲家居时,赶上岁荒民饥,族属流散,他除了蠲谷收赡外,得到子侄和族人支持,陆续购置六百余亩族田。祭祀陆氏靖献支始祖陆正的靖献祠,原本位于乍浦陈山海滨,因倭寇猖獗,当时的浙江巡抚阮鹗惧其遭罹兵燹,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移建于县治东,题名景贤祠。此祠虽为官建,但实为陆氏“家庙”。景贤祠建成后,陆杲及子侄所置族田便都归于该祠名下。陆杲后裔保持了乐善恤族的传统,其中又以长子陆光祖最为突出。他不但资助父亲购置族田,后来还整顿拻拓,陆续营置,使族田规模达到千亩以上。

  除此之外,陆杲家也是当时平湖最热衷佛教的家族。

  陆杲对平湖的贡献直接流传下来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报本塔了。陆杲为什么要建报本塔?因为按当时的形家所言,平湖的县治当湖,汇集塘泾、浦溆之水,东北注之三泖,东南九山屏列海上,湖中还有小瀛洲,须建塔其上,以挡东南巽峰,这样地方人文才能更悠久绵长。于是,嘉靖四十二年(1563),陆杲与地方绅士冯汝弼等人集资兴建了报本塔。同时,热善好施,又极为信佛的陆杲把属于自家的东湖作了放生湖。当初,文坛领袖王世贞还为此做了《悠然亭放生碑记》以记录这件事。

  但是时间长了,陆氏后人将东湖一部分租给了渔户捕鱼,以收取渔租。更有甚者,还把湖分售给了很多人。只剩下弄珠楼以西一段,也就是东至弄珠楼,西至大踏步,南至渡船口,北至汇西聚龙桥这些区域仍然属于陆氏,用于陆庄简公祠(陆庄简公即陆杲长子陆光祖)放生。这段历史,其实清康熙年间的平湖诗人张云锦就在自己的竹枝词《当湖百咏》中写了下来:年来水面亦收租,蟹簖鱼筌无处无。赖得慈君频有禁,东湖原是放生湖。作者原注:“东湖旧为放生湖,王弇州有《放生亭碑记》。国初以来,豪家争占水港,以收渔利”。

  到了清乾隆十一年(1746),高国楹做了平湖知县,他拿出自己的钱赎回了十分之八左右的东湖,将之作为陆清献公祠的祀产(陆清献公,也就是陆稼书)。也就是说,东湖里的出产及获利都用来作为清献祠的开销费用。

  到了清嘉庆三年(1798),黄凤、吴鼎燮、奚泗哲、吴显德、吴履曾五个人合起来捐千金买了田,给清献祠作为祀产,以此换取东湖。他们将东湖重新作为放生湖,并请求在湖边立石刻字,永远禁止捕鱼。东湖中有人种菱,收取的菱租作为交税及修补碑石的费用,由当湖书院司事代为管理。值得一提的是,黄凤他们买回的东湖只是东湖的南北二段及中段十之三。中段的十分之七是属于曹廷荣的,曹廷荣感动于黄凤他们的行为,也将自己所有的中段那十分之七无偿捐了出来。黄凤等人还作了《放生湖记略册》详细记载了这件事。当时的浙江巡抚阮元给这《放生湖记略册》题了诗:买得当湖湖上田,陆公祠外水如烟。春来更觉溪毛洁,不用渔家网内钱。湖中鲂好胜阳鱎,大可鸣琴过塔桥。最爱赎湖人甚乐,弄珠楼下看鱼苗。
   海防同知李赓芸诗:
有生必有死,生欲而死恶。何况加刀砧,汤火魂飞赴。人物虽攸分,欲恶无异趣。太古际狉榛,血毛恣饮茹。燧人兴烹饪,鲜食仍不去。纵令庖厨远,终以肥甘馔。相沿未能革,暴殄食单具。一饭十万钱,无处可下箸。显违天地德,阴触鬼神怒。戒杀佛理精,爱物儒书据。东湖悠然亭,弇州记所著。苗裔忘其祖,网罟孰能御。赎归清献祠,后有高侯举。湖还不放生,初意毋乃忤。慈悲五君子,易田橐装醵。赎湖赎放生,高义坡公慕。种菱春湖朝,采菱秋湖暮。湖菱岁□蕃,湖鳞日相聚。生机所洋溢,徕郊棷毛羽。生意所充周,酿和甘风雨。无复鸣榔惊,只愁新月误。不须游濠梁,为詠依有句。

  就这样,东湖终于又成为了放生湖,和湖中的报本塔、寺相得益彰,泽被万物生灵。不过随着时间流逝,东湖这段历史终于还是被人遗忘了。


4条评分威望+4
浪矢杂货铺 威望 +1 - 2021-03-03
前途无量 威望 +1 - 2021-03-02
hmz549790951 威望 +1 - 2021-03-01
RebornBoy 威望 +1 - 2021-03-01

发帖
655
金钱
-1640
威望
-1437
注册时间
2019-11-16
最后登录
2024-03-20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1-03-02 11:59:25 , 来自:浙江省杭州市
 
现在的平湖陆氏没落了!

发帖
525
金钱
325
威望
99
注册时间
2013-02-01
最后登录
2023-08-25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1-03-07 17:07:43 , 来自:浙江省嘉兴市
 
东湖文化底蕴深厚,但现代人都不关注这些,只关注东湖边地皮涨价了,房子涨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