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整修一新的西河下埭公园、笆篱坤历史街区霓虹亮起,氤氲水汽,灯光朦胧,附近的居民三五成群徜徉其间,在斑斓的夜色里享受悠闲时光,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UYz0PSV=.
[attachment=1301125] #-GJ&m8
@e'5E^
[attachment=1301123] .n=Z:*JqQ
LB.co4
笆篱坤历史街区包含驿站广场、精品餐厅、会馆、城墙遗址广场四大核心功能空间,纪念牌坊、休闲绿地点缀其间,古意新作的建筑形式焕发出江南古镇的别样风情。 /P
2[:[w
“乍浦镇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历史遗留下来的古城、古街、古庙、古桥、古炮台、满州城、汉代古墓无处不在,孕育了妈祖文化、商埠文化、 海防文化及民俗文化,优美的山海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景区镇的创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乍浦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G?;!Lz
[attachment=1301124] {Ions~cO)
"ax..Mh\y
[attachment=1301122] }>[G5[\
"jaJr5Wv=y
近年来,乍浦镇在先后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城镇、国家园林城镇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基础设施项目,做好旅游资源整合提升,全面推进景区镇建设,倾力打造“山海风情·千年古镇”文旅特色品牌,打造宜居宜学宜业宜游的长三角山海古城文化体验地、环杭州湾和谐生态新港城。 ^7.h%lSg
擦亮底色扮靓容颜 让美丽环境和谐友好 _Um d
近年来,乍浦镇按照“统筹推进、配套完善、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三改一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等相关工作,深入开展整治环境卫生、乱摆乱放、户外广告、违法建筑、车乱停现象“五项整治”,镇域环境焕然一新,实现全域品质提升。 MBXBog7U
同时,乍浦镇持续开展“五水共治”,成功创建省级“污水零直排镇”,丰收河、环城河成功创建市级“美丽河湖”,交接断面水质保持优秀,铺展了“人水和谐”新画卷。 dqX;#H}h
[attachment=1301121] Kn?lHH*w7
>G'SbQ8
乍浦镇见缝插绿先后建成口袋公园10个,遍布在居民生活区、街巷交汇和河道节点等区域,逐步实现中心城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通过持续完善骑行道、游步道等绿道慢行系统,乍浦镇还建成汤陈绿道、滨海栈道、环城河绿道多条环城漫步路线。 LE%7DW(
与此同时,乍浦镇通过拆墙透绿、破硬改绿,充分挖掘空间,游园、绿道周边增加路灯、休息座椅、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重点完善游客中心、停车场、标识系统、旅游厕所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景区镇标识系统,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旅游交通引导标识和公共标识标牌、景区导览图,配套游客中心、咨询、投诉、旅游宣传、医疗服务、休息服务等功能,不断提升景区服务品质。 VnT>K9&3
[attachment=1301120] 7^Yk`Z?|a
SKW%X8
[attachment=1301119] U`]T~9I
#"49fMi/
[attachment=1301118] 5IbJ
/By)"
添亮色促文旅融合 让目之所及皆是美景 x+G0J8cW
文化是景区镇创建最动人的底色。在创建过程中,乍浦镇注重保留城镇个性与特色,充分挖掘展示地方文化,深化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方案编制。 8O"U 0
除了建设笆篱坤、西河下埭两大历史文化街区外,乍浦镇还打造名人文化传承地,已修整建设陆绩家风馆、叔同故里、巨来长廊等多处名人文化地。建设乍浦会馆纪念馆,展示传承会馆商贸文化;建成2个文化名师工作室,定期开展书法、篆刻、写作等国学课堂,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千年古镇”不断焕发活力。 _A0mxq
[attachment=1301117] ~QZ"Z
tu
Z'k|u4ZC
[attachment=1301116] UG<79"\i
U bYEEY#
乍浦镇在保护城市历史遗存的同时,也注重挖掘和塑造文化软实力。连续多年举办山海文化艺术节等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杭州湾》蝉联全省群文期刊金奖,打造“山海文化”品牌;广泛开展“五送一走”文化惠民活动,结合传统节日,联合村社区广泛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出刊《乍浦印象》《乍浦集咏》等诗集,打造“千年古镇”品牌;推进马家荡村3A级景区村庄建设;开展“乍浦十八鲜”评比活动,打造“乐享文旅” 品牌。 d|iy#hy"_
[attachment=1301115] /o2P+Xr8"
/CIh2
]#e
[attachment=1301114] q}FVzahv
$8crN$ye
日前,港区滨海会展中心、滨海文体中心相继建成,剧院、篮球馆、游泳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档案馆、会议中心等一应俱全,将进一步提升乍浦人民的生活品质。乍浦镇还落实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4家智慧书房总面积达1950平方米,实现了“1+4+7”的图书通借通还联动模式。 g%k`
下一步,乍浦镇将突出乍浦山海古镇特色,进一步提升景观环境质量、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丰富旅游产品业态、健全旅游服务管理、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倾力打造“山海风情·千年古镇”旅游品牌,提升区域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