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有很多家长都跟我说: .YuJJJv
~g.$|^,.O/
你太厉害了,怎么做到一个人带俩娃的,简直无法想象?我们家三四个大人带一个娃累得人仰马翻,娃还是哄不好,不敢想还要第二个。 6uR^%W8]
5eWwgA
首先我没有多厉害,带娃这件事虽然很累,但也完全做得到。 }l=xiAF
_o8?E&d
问题就出在你们家“三四个大人”身上。 4bgqg0z>
OrK&RC
带娃这件事很妙,带的人越多,反而越累,越带不好。 )m. 4i =X
7B?c{
为什么会这样,不是人多力量大吗? ~y7jCcd`
W5R\Q,x6
NO,NO,有些事情,恰恰是人多力量差!尤其是养娃。 64
5z#_}C$
8U_{|]M
1 W6Y@U$P#G
Dih3}X&jn$
各有想法,内耗严重 &iV{:)L
j1(D]Z=\
就算不提新一代和老一代人带娃方式的巨大差别,就算是同一代的妈妈,带娃的理念也会有很大不同,一个家里人越多,想法就越多,意见就越多。 Rn@#d}
^b
%0B
娃一哭,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 #Skv(IL
M'/aZ#
b
有的人觉得是饿了赶紧喂奶 {26ONa#i
bcupo:N
有的人觉得困了要哄睡 k!{p7*0
A%^ILyU6c
有的人觉得是无聊了要逗一逗 "!EcbR
C"{k7yT
有的人觉得抱出去玩肯定就不哭了 IY*EA4>
AoyX\iqQ
…… $.bBFWk
9H%X2#:fH
如果只有一个人,那好办,尝试嘛,这样做不行,换一个方法试试。 &y#r;L<9
4
uQT5
但是人多意见多,问题的焦点容易从“怎么做才对”滑向“要听谁的”的问题,这就变成了权力斗争。 YX#-nyK
@$z<i `4
权力斗争的故事就狗血了,充满了结盟、背叛、冲突、……大半精力要用在和人搞斗争上,不累才怪。 'PP#^aI,
zL J/5&
2 y a_<^O
9
3g6j?yYqb
容易对宝宝过度关注 ()H:Uv M=t
^I+)o1%F
人手多,就会形成众星拱月般的效果,围着娃团团转,比着赛着对娃好,慢一步好像显得自己不积极似的。 *2GEnAZb7n
c;'[W60
这种过于及时的响应,过度的外界安抚,过于频繁的哄逗,这对宝宝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情。 ?C/Te)
JwXT%op9RP
其实只有三个月以内的新生儿对安全感的要求比较高一点,当宝宝慢慢熟悉这个世界的时候,需要逐渐开始锻炼他们的各种适应能力和安抚自己的能力了。 iya"ky~H
_l1NKk
说白了就是让他们的神经可以粗一点,面对刺激可以不那么激动,感到孤独可以知道怎么排解,明白疲劳可以学会自己放松,不要一直那么敏感脆弱,鸡毛蒜皮的事儿就直接崩溃了。 @62Mk},9 c
&
j+oJasI
但是太多人关注,总有人哄着的结果就是,宝宝无法发展出适应环境的能力,无法学会安抚自己,成为不会自己玩,整天要哄要抱,粘在身上的娇气娃。 ~^cMys |'
C/-63O_
最后还要被吐槽不乖难带,太冤枉了有木有,你们根本没给俺机会呀! =J~ x
kTvd+TP4
3 nak Yn
]EpWSs!"g
倾向于用战术上的勤奋 nb>7UN.9
ivz{L-
弥补战略上的懒惰 -(b kr+N
9rA=pH%<>B
人力资源一多,人海战术就成为一种选择。 r4#o+qE
p"U,G
-_
不哄着不睡?那就接力哄 .e3+s*
zi3\63D3eO
不抱着就哭?那就轮流抱 ',S'.U
Z@$8I{}G
不爱吃饭?那就追着喂 J^g!++|2P
9cj9SB4
用不着探索带娃的技巧,用不着去试图听懂宝宝的语言,更犯不上训练宝宝的好习惯,反正人多,无论娃怎么折磨人,咱都能受得住,大不了车轮战,三班倒,累也累不到哪里去。 PV=5UyjW
Gmz6$^D
问题既然可以简单粗暴的解决,花心思去训练好习惯反而成了一件很傻很没必要的事情了,一天一天的用人海战术捱下去呗,然后给自己灌点鸡汤说:现在累点没关系,长大就好了。至于长大是多大,就只有天知道了。 H_QsNf
/QJ?bD#a
4 n9xAPB }
WH\))y-
有些人帮不了什么忙还要添乱 (zFi$
}3L@J8:D"
带娃这件工作,并不能够总是平均分配,完全遵循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原则,如果娃儿只吃你喂的奶,只能被你哄睡,你就无可避免的要工作量大些。 QMpoa5ZQG
'Un" rts
那些能力不行的人呢,就比较清闲了。 )[|3ZP`
E)fglYWs2
闲着看看手机追追电视剧也就罢了,最怕的是清闲之余找不到存在感,非要找点事情来刷一刷。 s91JBP|B7
UMcgdJB
譬如把别人辛苦哄睡的娃叫起来嗨 z.I9wQ]X[
ze]h..,]K
譬如总是异想天开的拿个不靠谱的东西给娃吃 ~Onoe $A[<
z'EajBB\f
譬如什么都不干但是整天挑别人带娃带的不对 v@d
:EA\)@^$R
总而言之,每天要搞出点参与感,抵消一下没有带娃能力的尴尬。 "l*`>5Nn9
*v3]}g[<
这样的人的存在纯粹是拖后腿的,还不如没有。 ~((w?Yy"v
J":,Vd!*-
5 L;f!.FX#
5kz)5,KjM
人际关系复杂度呈几何级数增长 ,c)uX#1
4%3Mb-#Y]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越多,江湖恩怨也越多。 e[#j.|m
dB5b@9*
如果只有妈妈带娃,那么只有一对关系,妈妈和宝宝,这是最简单的,妈妈顾好宝宝就可以了。 SE~[bT
'^"6+ k
如果爸爸妈妈一起带娃,也相对简单,什么事夫妻两个一商量就OK了。 G@Z?&"
;y2/-tL?
如果再加一个人,譬如奶奶,复杂度就陡然增加,妈妈不光要处理亲子、夫妻、婆媳三个关系,对于婆婆和宝宝的关系,爸爸和宝宝的关系,她也是要多少参与的。5个关系虽然有轻有重,但是要都顾得很好已经很难了。 yu/`h5&*
xcf%KXJf6
这时候再加一个人,譬如姥姥,关系就已经乱成一片网了。 +@/"%9w
w&KK3*=""
当妈妈的,除了之前那些,她还要顾及到姥姥和宝宝的关系,姥姥和奶奶之间的关系,以及姥姥和自己丈夫之间的关系,加起来就是8个关系。 jav#f{'
>L
0_ dvr
看着就晕,这一天得想多少事儿啊!能不累吗? x HhN
'&|=0TDd+
6 _}En/V_
aqc?pqM
人不光是资源,也消耗资源 ksN+?E4w
4BKI-;v$
人多不光力量大,人多负担也重啊! heK7pH7;d
hHMN6i
每个人的吃喝拉撒睡,都要消耗各种资源,有些容易被看见,有些就很难被看见。 )6J9J+%bi
sK5r$Dbr
多一个人,每天就要多做两个菜,多刷好几个碗。 %V ;?
ut I"\1hQ
多一个人,你收拾屋子洗衣服擦地板打扫厕所扔垃圾的频率就要更高一些。 o$Z6zm xO
7[}xP#Z
多一个人,家里的活动空间也显得窄了许多,隐私空间也少了很多,起码会多一个人和你抢卫生间。 aWY
gR
IDG}ZlG
多一个人,注意力的资源都要被消耗许多,多一个大活人,你总不能不理他吧,一个人的注意力也是有限的,分一点就少一点。 Sh8"F@P8
|Xk4&sDrK
所以,多一个人帮忙,到底是有帮助,还是拖后腿,那还真的不一定呢。 d$Pab*
jE/AA!DC#
7 9& 83n(m
pn5Q5xc
那么到底几个人带娃合适呢? jYhB
+|
`6xkf&Kt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Pw61_ZZ4B\
os]8BScx
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娃是否习惯差,二是你是否带娃业务熟练。 KSNPkd6
c. 2).Jt,
这两个条件互相交叉,会形成四个条件。 #: [<iSk
TBT:/Vfun
如果娃习惯又差劲,你又是新手,那也只需要一个人来帮帮忙,搭把手。 W!>.$4Q9
fk x \=
娃习惯很差劲,但是你是老手,或者娃是天使娃,你比较新手,这两种情况,妈妈一个人是可以搞定的,就是累一点,累会逼着你改变,你的熟练程度,和娃的习惯都可以得到调整和变化,慢慢向好的方向发展。 OUNd@o
'5|h)Q5
但是如果人一多,有了拐杖,就没动力自己走路了。 =^5Alba/
D'Y-6W3
如果最后能调整到,娃又习惯好,你又是熟练工,那真的不要太轻松,你甚至可以准备考虑做些其他事情,或者带两个娃挑战一下了。 -B$2\ZE
qCnZhJ
其实带娃这件事,顶多也就需要一个半的人力,夫妻两个绝对能胜任,只不过很多人早早的把后援军拉过来,把娃儿爹的工作给顶替了,然后搞得娃习惯差,家庭关系一团乱七八糟,一地鸡毛。都是人太多惹得祸。 ]f({`&K5
&Ob!4+v/GP
我记得很久以前有个话题挺出名的,说为啥在中国是一个团队来带娃,而外国妈妈都是一个人带一个团队的娃。 ]3l 9:|
8{X"h#
答案有很多啦,说外国妈妈用的东西好,带娃理论好,身体素质好,社会环境好等等。 sU{NHC)5
z=3\Ab
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观念认知的问题。 wLOB}ZMT
EG=Sl~~o
外国妈妈觉得娃是自己决定生的,就应该自己养,周围所有的妈妈都是自己养娃,自己也可以做到,老人有老人的生活,请老人来帮忙还抹不开脸。 -xA2pYz"
)(384@'"u
中国大多数人,包括当妈妈自己,都不大相信妈妈一个人可以带娃,觉得一个人带娃一定很惨,默认一定要有人帮忙,甚至很多人帮忙才搞的定。其实很多都是想出来自己吓自己,自己带娃真的没有多可怕。 0PrLuejz
S :<Nc{C
我也是个从小娇生惯养长大的独生女,吃苦能力真心比不上老一辈,但是我个人感觉,一个人带娃感觉挺好,反而会比有人帮忙更轻松。 AQ[GO6$,%H
Oz%>/zw[h
生果果的时候,我妈来照顾我月子,我当然是很感激很感激啦,但是出院第三天已经开始心累了,整天我妈要喂孩子吃小药,抱着不撒手,抱怨女婿太懒,念叨老大不听话,吓唬我不注意坐月子以后要做病……我还没出月子就很想给她改机票,我很爱我妈,但是面对她我真的需要很多忍功。 !_cg\KU#
vG"=h%
她在果果一个半月的时候回国之后,我开始调整果果的作息睡眠,白天带她出门逛街购物逛公园串门子,不要太开心。我们夫妻两个甚至带着三岁的毛头和4个月的果果,自驾搬家从美国东部搬到中部,车程超过17个小时。 ktpaU,%
E`uY1B[c
是很累,但是我们可以做到。 DS[#|
?pB>0b~3-
相信自己可以带好娃吧!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Cy=Hy@C
F
70R1OYU
带娃不是搬木头,并不是人越多越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