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在线


广告合作:0573-85556666
  • 3901阅读
  • 0回复

两人在网上散布拐卖小孩谣言被行政处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971
金钱
899
威望
69
注册时间
2007-01-19
最后登录
2024-06-2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24-06-20 14:22:42 , 来自:浙江省嘉兴市

平时在亲友群或者朋友圈,你是不是有看过类似信息,XX小区有小孩被拐卖了!还被掏了心肝,真的假的?千真万确!我隔壁家的二大爷的老婆的舅舅的儿子的表哥的三婶说的!太吓人了,我要告诉小区里的所有人!打住!不要传!很可能要负法律责任!日前,市公安局江城分局根据公安部网络谣言,成功查处了一违法案件。
6月上旬,网民李某某(男,43岁,江城区人)、林某某(女,32岁,阳东区人)在网上发布视频,声称一女子在石湾村偷小孩。经查,该视频内容为虚假信息,公安机关曾于2019年4月在官方媒体公开辟谣。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两人再次将视频发至网络平台,影响社会公共秩序。江城公安依法对上述2名散布谣言的网民处以行政处罚。
什么是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是指别有用心的人员利用境内外网站、社交平台等网络介质
传播没有事实依据且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不实信息“网络谣言”的类别及表现形式有
01 网络犯罪谣言
捏造骇人听闻或令人发指的犯罪信息,引起公众愤怒、恐惧,引发公众对政府、政府工作人员或某些群体的不满,同时也影响当事人的声誉,扰乱他们的正常生活。
02 网络恐怖谣言
虚构恐怖信息或危害公众安全事件信息,引发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引起公众对政府管理的不满,影响社会稳定。
03 网络灾害谣言
捏造某种灾害即将发生的信息,或者捏造、夸大已发生灾害的危害性信息,引起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04 网络个人事件谣言
针对某些个人而编造吸引眼球的虚假信息,侵害当事人隐私,给当事人造成负面影响甚至经济损失。
05 网络食品及产品安全谣言
捏造或夸大某类食品或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引起公众对该类食品或产品的抵制,导致该类食品或产品生产者、销售者损失。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具有夸大事件严重性,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等特点,如何辨别您所看到的事件,是否真实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判断
01 文章发布的权威性
注意观察文章结尾是否有署名或标注出处,判断其是否由权威媒体或机构发布,避免被作者主观臆测带偏。
02 内容观点的客观性
阅读时应注意文章是否存在夸大事实、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极端言论、文不对题等表达方式。
03 浏览页面的健康性
部分平台为吸引关注,将色情、浮夸等类型的图片设置为封面,或页面含有大量广告、网络小说链接等不健康内容。
散布网络谣言的法律责任
01 民事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商誉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02 行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03 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五条: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