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在线


广告合作:0573-85556666
  • 22613阅读
  • 0回复

[心情故事]最早的知青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2334
金钱
112520
威望
5935
注册时间
2007-01-09
最后登录
2024-05-1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22-02-05 22:26:46 , 来自:浙江省嘉兴市
   只要一提“知青”这两个字,大家马上会联想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那个年代。是的,那个年代是难忘的,广大的学生们响影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到广阔天地去练红心,一张张娃娃脸高唱着;“毛主席教导记心怀,一生交给党按排,笑洒滿腔青春血,喜迎全球幸福来”,纷纷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随之而来在祖国广阔天地里便产生了数不清的“知青点”。那么“知青点”真的是从;“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时代开始的吗?不是!

  1934年末的一天,在包头和玉原县之间,一处叫铂斯普隆的一片荒原土地上,一批男女青年的到来打破了这里沉睡寂静的气氛。他们是东北的流亡学生,来此的目的是建一个垦区。他们盖起了一排排“干打垒”的房子*。中国第一个“知青点”就这样出现了。到了1935年初,大约又有200多名东北的大中专学生来到这里,同时又来了一批拖家带口的老百姓。那些大中专学生住在集体的“知青点”,老百姓住在一家一户的居民区,于是,当年“知青”插队的场面和环境在80多年前就出现了。

  原来,“九·一八”事变后,一批东北流亡学生和后撤的东北义勇军及家属来到关里。共产党的北方局和当地省委通过跟当时仼国民政府实业部长朱霁清关系颇好的一位牧师走朱霁清的后门,争来了这片土地。理由是安置东北流亡学生和东北义勇军及山东水灾难民。其实,是想利用这个机会和条件,通过“知青点”开展党的工作(这些“知青”除了堂员就是团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辽宁省第一位女厅长丁岩(工业厅),就是从当年那个“知青点”中走出来的。她介绍说,当时的“知青点”是集体种地,集体生活,集体消费,既要搞好生产,还要利用一切机会和条件做群众工作,宣传抗日救国和共产党的主张。虽然挺苦,但都能为实现人生价值而感到光荣。

  应该说,中国最早的“知青点”是产生在88年前。但是,现代当年“知青”的我们,只想说一句话,“不怨天不怨地,青春无悔”!

  *(干打垒房,东北一种简易筑墙方法,在两块固定的木板中间填入黏土夯实。当年开发大庆油田的石油英雄们就是从帐篷、干打垒房起步创业的)
2条评分威望+2
jlking520 威望 +1 - 2022-02-07
前途无量 威望 +1 - 2022-02-07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