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在线


广告合作:0573-85556666
  • 25140阅读
  • 0回复

[育儿指南]你越催,孩子越慢!暑假试试这招,专治孩子磨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9
金钱
65
威望
7
注册时间
2018-07-30
最后登录
2018-08-3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8-07-30 17:57:38 , 来自:亚太地区
经常有家长问孩子总是各种拖延该怎么办?如果做个排行榜,投票选出最让家长苦恼的教育问题,我猜,“孩子太磨蹭”估计能进入前十名吧。磨蹭,貌似一大顽症,从四五岁到青春期,横扫各个年龄段,很多家长为此头疼不已,无计可施。 r#Oo nZ  
?%y?rk <  
MHC^8VL  
wg]j+r@  
有妈妈头疼,“孩子作文写好了,让他抄写到作文本上,从早上九点一直催到中午十二点,下午要去上课了,可把孩子作文本拿过来一看,就才刚抄写了第一段。” aX}P|l  
GF^071]G  
6}oXP_0U  
有妈妈抱怨,“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做事不专一,不是动动这就是摸摸那儿,就从来没有分分钟搞定的时候……” ,9o"43D:a|  
dB5b@9*  
>#y^;/bb  
孩子边玩边写作业、起床困难、丢三落四、粗心大意,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缺乏条理,规划性差,所以效率低,还容易让孩子情绪烦躁。 ez6EjUk  
r'*}TM'8  
: 7`[$<~E  
讲真,谁家的孩子没犯过拖延症,哪个妈妈没有充当过「加速器」? h|"9LU4a  
Bb"Bg\le,^  
[ra_ 2R  
谁家没上演过日常四大催——催起床、催吃饭、催作业、催睡觉? x HhN  
;{%\9nS  
{b   
提起催孩子,真是一把心酸一把泪,不但伤了肝肺脾肾,更重要的是还伤感情。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越催越慢呢? ~Wa6J4B{K  
_n` a`2C|m  
i|m3mcI%2  
拖延症可能是“惯出来”的,你得给他一个固定的节奏 % V ;?  
M%0C_=zg  
JQ@E>o7_  
K]9"_UnN  
有件事说出来可能很多父母都不相信,多数做事拖拖拉拉的孩子,都是被“惯出来”的,哪怕你真的打也打了,骂也骂了。 k4 [|'Dk?  
1cD! :[  
u9EgdpD  
想想看,多数孩子在学校都能听懂老师的指令,也都知道课间10分钟可以自己玩儿,上课了就要马上回到座位,听老师讲课。 6 jn3`D  
wD]/{ jw  
s=QAO!aw  
这期间既没有老师一直对孩子大吼:“快点回到座位,快点找出书本,别那么磨磨蹭蹭的……”也没有老师哄着学生,劝着学生:“听话,好好回到座位,真棒,真乖……”。 i0$kit  
~'CE[G5  
XUlS\CH@{  
因为孩子们已经接受了上课45分钟,下课10分钟的设定,他们是发自内心去服从的。哪怕上课偶尔有溜号走神,也绝对不会像在家里一样怎么催都不动,一会喝水一会儿上厕所。 Uh):b%bS;J  
9 o&`5  
rq/I` :  
而当我们孩子回到家的时候,固定的作息往往就难以坚持。孩子应该什么时间写作业,先写哪一个科目后写哪一个科目,写多久要休息一下,写多久应该停下来去洗漱睡觉,在很多家庭中都是特别模糊的。这就给了孩子一个钻空子的机会。 `p;I}  
9Q+'n$s0^  
la+[bm< v  
他不喜欢的事情,不喜欢的作业,他就一直拖延一直磨蹭,甚至父母催促的越凶,他越觉得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软性对抗父母的强权。 SrK)t.oK  
8 {X"h#  
vTx2E6  
要解决这个问题,千万别寄希望于孩子的自制力、自控力或者“好心情”,一定要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可执行的规划,让孩子把这些固定要做的事情,形成一种习惯。 k-{<=>uM  
hs$GN]  
0PrLuejz  
M%kO7>h8  
合理的利用奖励刺激,孩子会越来越积极 ~S7 D>D3S  
aiu5}%U  
@0u~?!g@  
我的一个朋友家的孩子钢琴弹得非常好,有次我问她,陪孩子练琴是不是挺辛苦的。她说“还好,这孩子实诚,给个套就往里钻。” DS[#|  
n@,G8=J?  
^kB8F"X  
她在孩子的钢琴旁边,放了一个只“抽奖”盒子,盒子里有各种各样的小纸条,上面有跟孩子一起商量的各种奖励: $H9%J  
J:zU,IIJ  
PIwFF}<(  
J\M>33zu  
有物质上的,比如“一盒巧克力”,“一袋酸奶”“假期去迪士尼”“新乐高玩具”,“书店任意挑一本书”…… A* /Hj TX  
 O2%?  
:1bWVM)  
也有非物质上的:比如“休息半小时”,“一集动画片”“指定一位家庭成员跳扭屁股舞”,“尊享捶背券”,“拥抱5分钟”,“再抽一次”…… DRi<6Ob  
`,(,t n_  
3 C<L  
她甚至还写了一堆儿子喜欢的卡通人物名称,说是被困在盒子里了,儿子抽出来才算解救成功。 cZ2kYn 8  
hj.a&%  
b KN@j'M  
每次儿子练完琴,就有一次抽奖机会,儿子为了抽到心仪的奖券,练琴也变得有盼头了。 <yH4HY  
J.xPv)1'  
*=I}Qh(1  
其实奖励孩子这件事,不同教育界人士之间有不少分歧,对于孩子的作用也因人而异。 gh8F 2V;<  
TO?R({yx*  
7OJ'){R$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我们人类天生喜欢得到即时的奖励,游戏的签到有奖和时不时的爆装备,升级,都是在让我们更有乐趣玩下去。对于有些枯燥的项目,是可以试试奖励的方式的。 n+A?"`6*#  
&RnTzqv  
ZWKg9%y7  
只是要注意要奖励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跟孩子讨价还价,而且不要经常用物质奖励,最好设置一些有乐趣的,能产生美好回忆的奖励。 S9~ +c  
&b%zQ4%d-`  
s pp f  
~2QR{; XQ  
R&BTA  
L'0B$6  
让孩子从后果中学习,但别幸灾乐祸 OZ~5*v  
%~E ?Z!_W  
UZJCvfi  
拖延,没有积极性这件事,不仅是孩子会有,甚至我们大人有不少也经常拖到截止日期之前才行动。 \Yc'~2n  
0,89H4  
V#S9H!hm$  
在不影响孩子健康以及重大事情的情况下,不妨让孩子自己为自己拖延的后果埋单一次。效果肯定要比我们天天唠唠叨叨,耳提面命要好一些。 \(^nSy&N  
5a|w+HO,  
z;|A(*Y  
`</ff+Q6  
曾亲眼见过朋友跟她家孩子为了刷牙的事情,母子之间拉锯战半个多小时。 SfaQvstN  
$4 S@  
[nrYpb4  
G?;e-OhV  
妈妈先是问在看动画片的小侄子“你现在想刷牙吗?” BlA_.]Sg$  
孩子说:“我不,我要看动画片” xgKdMW'%g:  
妈妈:“可是现在到睡觉时间了,你应该刷牙去” 'z%o16F)L  
孩子:“我才不管什么呢……” <YhB8W9 P  
“你去不去,我数到3” ZL&g_jC  
“我不去,就不去”
W;!}#o|%s  
%R}.#,Suo  
之后朋友有点脾气上来,强行把动画片关了,吼着让孩子刷牙去。小孩倔劲儿也上来,一副我就看你能把我怎么样的表情。 vnM@QfN  
rPLm5ni  
rLI8pA|.  
要不是我拦着,小家伙很可能要挨揍。可是想想看这件事,如果嫂子不能接受孩子回答“不”,为什么要问孩子想不想呢? opy("qH  
yl7&5)b#9  
0c<.iM  
她可以跟孩子提出一个选择“是现在刷牙,还是5分钟以后再刷牙?”,说句“说到做到”就更好了。等时间到了,如果孩子还是拒绝,就和善的拉着孩子的手,直接带到洗漱间。 ]dGw2y  
lTV'J?8!-a  
CkoL TY  
即便依然被不想刷牙的孩子气得要发火,也还是可以诚实的说自己的感受:“我很生气,你不遵守我们的约定,或者你现在去刷牙,或者下次取消看动画片的权利。” '+?"iVVo  
ZK@N5/H(  
j/f?"VEr  
这个后果是孩子自己选择的,少刷一次牙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但是要让孩子知道,拖延是要付出代价的。同理,如果孩子起床、吃饭总是磨蹭,那就看着他上学迟到一次,如果孩子写作业总是磨蹭,就看着他因为作业没做完被老师批评一次。 [d1mL JAR  
&h^9}>rVjV  
4'a=pnE$  
威而不怒,不指责也不评价,就把它当成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一个结果。孩子们会从错误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p8h9Ng* &`  
;; C?{  
5 ft`zf  
 ]%wVHC  
N`L0Vd  
=WyZX 7@R  
☞家长正确的引导,比催促、责骂更有效 o7sT=x9  
->y J5smtY  
}NzpiY9  
  • ,^w?6?,&l}  
    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
['B?i1 .  
&:dH,  
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因为孩子真的不知道大人口中的“5分钟”“半小时”“一小时”到底是多长一段时间。 Q;43[1&3w  
gy 3i+J  
 a1t4Dd  
于是,你火急火燎地冲孩子嚷:“快点,还有5分钟就迟到了!”而孩子还以为5分钟是段挺长的一段时间,继续慢慢悠悠地该干嘛干嘛。 P3)Nl^/  
X\@C.H2ttY  
YkniiB[/  
像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利用计时器或者闹钟来帮忙,当你要求孩子“5分钟洗完脸”“10分钟写完生字”时,设定上相应的时间,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到底有多长。 w35J.zn  
{f2S/$q  
w[S pw<Z  
^=RffrlZU  
%.^_Ps0  
T_@K& <  
@` 1Ds  
  • *E/`KUG]  
    有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对家长要求干的事没兴趣,故意磨磨蹭蹭表达不满。
ER5gmmVP@p  
!Wy6/F@Z  
这种情况的话,就要跟孩子好好交流,问清楚他为什么不喜欢这件事,然后你们共同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好得解决办法。 |:xYE{*)H  
$JJrSwR<h  
$Q96,rb}k;  
  • HkUWehVm  
    有的孩子磨蹭,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
:D%"EJ  
M<.d8?p )  
比如,写作业的时候东瞧西看,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严重影响了效率。 Y2ZT.l  
F`Q[6"<a  
uW@oyZUj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就问问孩子都有哪些作业、想先做哪一门后做哪一门,提前在脑袋里有个规划。 r? NznNVU  
=|3ek  
T92UeG  
到家后,不用先急着写作业,先把吃饭、喝水、吃水果、上厕所这一套都弄利索,然后开始写作业,而且在写作业途中不再允许随便吃东西。这样时间一长,能慢慢提高孩子的时间规划能力,保护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效率。 X(]WVCu  
7=TF.TW)  
v/68*,z[  
j53*E )d  
h_:C+)13`x  
vq^f}id  
+eyc`J  
父母若想提醒孩子注意时间,可以尝试用以下几种方式,不必一直催促孩子。 nrxo &9[@n  
vY  }A  
P@$/P99  
  • G7qG$wd8h  
    将“赶快”变成“我希望” @eD):Y  
    tD(7^GuR  
    b\vKJ2  
    比如: @z4*.S&tz  
    赶快,我们还要去下一个地方。 544X1Ww2  
    变成 Pe3@d|-,MU  
    我希望我们能在半个小时后到下一个地方,我们车程有15分钟,所以现在差不多要去停车场了。 XC0bI,Fu,  
5!DBmAB  
wQP^WzNE  
  • e vrXo"3  
    给孩子提供选择 9[b<5Llt  
    Q[vJqkgT  
    wRcAX%n&  
    比如: Xjo5v*Pu  
    如果我们10分钟内就能出门,我们看电影就不会迟到。如果不能,要么只能少看前面一段,要么只能明天再看了。
/'].lp  
^)(bM$(`  
  • ~P8tUhffK  
    直接提醒孩子行动太慢的后果,但是这种提醒最好能够让孩子自己去想后果。 Ne8Cgp  
    L+Xc-uv["p  
    5][Ztx  
    比如: s \;"X  
    如果今天你10点还没有到培训班,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oT#|0  
    让孩子主动思考迟到的后果。 0B@SN)<kH  
    /y _O 4  
  • %{AO+u2i  
    对于已经能够认识时间的孩子,也可以直接用时钟或者手表提醒他,让他看看时间。
,0*&OXt  
8$85^Of  
  • zVXC1u9B  
    如果还能进一步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按时完成该做的事情,会更好。 v, n$^R  
    /<@SFF.  
    1|kvPo#  
    引导性的提问可以是这样的: \ e\?I9  
    你有没有想过,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在7:10就出门?
<49K>S9O  
0 fF(Z0R,  
Pz>s6 [ob  
x(hE3S#+  
其实当父母不再把孩子磨蹭的状态当成问题时,自己狂躁和焦虑的情绪就会减少。 '(f&P=[b  
&Q;sSIc  
9xO#tu]  
当父母负面情绪减少的时候,孩子更容易冷静,他们的负面情绪也会减少。 f!oT65Vmi  
%+8F'&X  
P_?gq>E8  
孩子不再被负面情绪影响,他们自己的行动就会更有效率。 ';TT4$(m  
9K5pwC\$%  
),UX4%K=  
他们也更容易专注于解决自己的问题。 Gb8D[1=u=  
^T ?RK "p  
1T y<\bZ=  
还是那句话,孩子们试图逃避一些不确定的,枯燥的,可能会失败的任务,是很正常的事情。单单是靠着孩子们自己的自制力是肯定难以克服的,我们与其骂他,跟着干着急,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去解决问题,超越自己。 &<wuJ%'>)Z  
2条评分威望+2
恶魔的右手 威望 +1 - 2018-07-31
jlking520 威望 +1 - 2018-07-31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