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在线


广告合作:0573-85556666
  • 24630阅读
  • 0回复

[育儿指南]你越催,孩子越慢!暑假试试这招,专治孩子磨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9
金钱
65
威望
7
注册时间
2018-07-30
最后登录
2018-08-3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8-07-30 17:57:38 , 来自:亚太地区
经常有家长问孩子总是各种拖延该怎么办?如果做个排行榜,投票选出最让家长苦恼的教育问题,我猜,“孩子太磨蹭”估计能进入前十名吧。磨蹭,貌似一大顽症,从四五岁到青春期,横扫各个年龄段,很多家长为此头疼不已,无计可施。 >3V{I'^^-  
umrfA  
&wsxH4  
oLEqy  
有妈妈头疼,“孩子作文写好了,让他抄写到作文本上,从早上九点一直催到中午十二点,下午要去上课了,可把孩子作文本拿过来一看,就才刚抄写了第一段。” * 8n0  
u1F@VV{  
NF <|3|  
有妈妈抱怨,“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做事不专一,不是动动这就是摸摸那儿,就从来没有分分钟搞定的时候……”  V3WHp'1  
y^:!]-+  
S6gg(nNe  
孩子边玩边写作业、起床困难、丢三落四、粗心大意,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缺乏条理,规划性差,所以效率低,还容易让孩子情绪烦躁。 [mKPOg-t  
z{U2K '  
RiC1lCE  
讲真,谁家的孩子没犯过拖延症,哪个妈妈没有充当过「加速器」? 8^CdE*a  
&*\wr} a!  
m @) ~.E  
谁家没上演过日常四大催——催起床、催吃饭、催作业、催睡觉? 0R&$P 6  
V|3}~(5=  
!Mp.jE  
提起催孩子,真是一把心酸一把泪,不但伤了肝肺脾肾,更重要的是还伤感情。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越催越慢呢? X TpYf  
; F% 3b47  
( /{Wu:e  
拖延症可能是“惯出来”的,你得给他一个固定的节奏 62~8>71;'  
V dp wZ  
s^F6sXhyPi  
I/D (gY06<  
有件事说出来可能很多父母都不相信,多数做事拖拖拉拉的孩子,都是被“惯出来”的,哪怕你真的打也打了,骂也骂了。 p`lv$ @q'  
MG<kvx~2  
eO#Kn'5  
想想看,多数孩子在学校都能听懂老师的指令,也都知道课间10分钟可以自己玩儿,上课了就要马上回到座位,听老师讲课。 K^j7T[pR  
!E<y:$eH:  
E}K6Op;=v5  
这期间既没有老师一直对孩子大吼:“快点回到座位,快点找出书本,别那么磨磨蹭蹭的……”也没有老师哄着学生,劝着学生:“听话,好好回到座位,真棒,真乖……”。 :,03)[u{8  
'+LbFGrO3  
To1 .U)do  
因为孩子们已经接受了上课45分钟,下课10分钟的设定,他们是发自内心去服从的。哪怕上课偶尔有溜号走神,也绝对不会像在家里一样怎么催都不动,一会喝水一会儿上厕所。 OnE#8*8  
?zW4|0  
T)J=lw  
而当我们孩子回到家的时候,固定的作息往往就难以坚持。孩子应该什么时间写作业,先写哪一个科目后写哪一个科目,写多久要休息一下,写多久应该停下来去洗漱睡觉,在很多家庭中都是特别模糊的。这就给了孩子一个钻空子的机会。 r9<OB`)3+  
[+EmV>Y  
,h,DB=!K<  
他不喜欢的事情,不喜欢的作业,他就一直拖延一直磨蹭,甚至父母催促的越凶,他越觉得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软性对抗父母的强权。 fQcJyX  
$8gj}0}eH  
?|LR@M!S7  
要解决这个问题,千万别寄希望于孩子的自制力、自控力或者“好心情”,一定要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可执行的规划,让孩子把这些固定要做的事情,形成一种习惯。 VWqmqR%  
T9.3  
7 sv 3=/`  
9fr LYJz"  
合理的利用奖励刺激,孩子会越来越积极 Jhdo#}Ub  
K[JbQ30  
Eb66GXF[  
我的一个朋友家的孩子钢琴弹得非常好,有次我问她,陪孩子练琴是不是挺辛苦的。她说“还好,这孩子实诚,给个套就往里钻。” v< qN -zG  
1+|s   
2mj?&p?  
她在孩子的钢琴旁边,放了一个只“抽奖”盒子,盒子里有各种各样的小纸条,上面有跟孩子一起商量的各种奖励: 4SRX@/ #8*  
(27bNKr  
+6tj w 6  
555j@  
有物质上的,比如“一盒巧克力”,“一袋酸奶”“假期去迪士尼”“新乐高玩具”,“书店任意挑一本书”…… 7}>7@W8  
D+G?:m R  
UfcQFT{()  
也有非物质上的:比如“休息半小时”,“一集动画片”“指定一位家庭成员跳扭屁股舞”,“尊享捶背券”,“拥抱5分钟”,“再抽一次”…… z+IBy+  
Nv!If$d  
0Z9>%\km_  
她甚至还写了一堆儿子喜欢的卡通人物名称,说是被困在盒子里了,儿子抽出来才算解救成功。 rEEoR'c6  
I;xrw?=\L  
NuZiLtC  
每次儿子练完琴,就有一次抽奖机会,儿子为了抽到心仪的奖券,练琴也变得有盼头了。 T.\=R  
ha+)ZF  
qyzmjV6J2  
其实奖励孩子这件事,不同教育界人士之间有不少分歧,对于孩子的作用也因人而异。 cKt=_4Lf  
g{wOq{7V  
?7>G\0G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我们人类天生喜欢得到即时的奖励,游戏的签到有奖和时不时的爆装备,升级,都是在让我们更有乐趣玩下去。对于有些枯燥的项目,是可以试试奖励的方式的。 Q-<N)K$F(4  
-\C;2&(  
J{ fTx@?(  
只是要注意要奖励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跟孩子讨价还价,而且不要经常用物质奖励,最好设置一些有乐趣的,能产生美好回忆的奖励。 M?mPi 3  
Lky<L96  
m{T:<:q~  
57 (bd0@8  
J:g4ES-/   
/U\k<\1~m  
让孩子从后果中学习,但别幸灾乐祸 *HiN:30DZ  
?:DeOBAb  
Aw#@}TGT  
拖延,没有积极性这件事,不仅是孩子会有,甚至我们大人有不少也经常拖到截止日期之前才行动。 vz'/]E  
,*_=w^;Rr  
%0 cFs'  
在不影响孩子健康以及重大事情的情况下,不妨让孩子自己为自己拖延的后果埋单一次。效果肯定要比我们天天唠唠叨叨,耳提面命要好一些。 (JV [7u -  
Zi'}qs$v  
s6=jHrdvv  
8$)xxV_zp  
曾亲眼见过朋友跟她家孩子为了刷牙的事情,母子之间拉锯战半个多小时。 L-. +yNX)  
<r 2$k"*:  
G`1!SEae  
FI|jsO 3  
妈妈先是问在看动画片的小侄子“你现在想刷牙吗?” F/33# U  
孩子说:“我不,我要看动画片” ejs_ ?  
妈妈:“可是现在到睡觉时间了,你应该刷牙去” fCC^hB]'  
孩子:“我才不管什么呢……” gEr@L  
“你去不去,我数到3”  !4Q0   
“我不去,就不去”
(lPiv+'n  
Egy#_ RT{  
之后朋友有点脾气上来,强行把动画片关了,吼着让孩子刷牙去。小孩倔劲儿也上来,一副我就看你能把我怎么样的表情。 ndW]S7  
*?Hc8y-dG,  
{v CB$@/o  
要不是我拦着,小家伙很可能要挨揍。可是想想看这件事,如果嫂子不能接受孩子回答“不”,为什么要问孩子想不想呢? WBc,/lgZ  
'x/pV5[hQ  
eO7 )LM4  
她可以跟孩子提出一个选择“是现在刷牙,还是5分钟以后再刷牙?”,说句“说到做到”就更好了。等时间到了,如果孩子还是拒绝,就和善的拉着孩子的手,直接带到洗漱间。 .8[*`%K>  
9BW"^$  
yhTC?sf<  
即便依然被不想刷牙的孩子气得要发火,也还是可以诚实的说自己的感受:“我很生气,你不遵守我们的约定,或者你现在去刷牙,或者下次取消看动画片的权利。” h"O4r8G}  
n{'LF #4l  
G,o5JL"t  
这个后果是孩子自己选择的,少刷一次牙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但是要让孩子知道,拖延是要付出代价的。同理,如果孩子起床、吃饭总是磨蹭,那就看着他上学迟到一次,如果孩子写作业总是磨蹭,就看着他因为作业没做完被老师批评一次。 T$ w`=7  
a6Zg~>vX  
{v3?.a$ u  
威而不怒,不指责也不评价,就把它当成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一个结果。孩子们会从错误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BF)!VnJ  
|.]sL0; 4Z  
z{;~$."  
E}-Y!,v^  
n:dnBwY  
_#;UXAi  
☞家长正确的引导,比催促、责骂更有效 l-/fFy)T  
/:S&1'=  
":igYh  
  • H5MO3DJ  
    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
4^*+G]]wZ~  
Bh<DqN  
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因为孩子真的不知道大人口中的“5分钟”“半小时”“一小时”到底是多长一段时间。 M/?*?B  
EhWYFQ  
/i:c!l9  
于是,你火急火燎地冲孩子嚷:“快点,还有5分钟就迟到了!”而孩子还以为5分钟是段挺长的一段时间,继续慢慢悠悠地该干嘛干嘛。 *z?Vy<u G  
faTp|T`nY  
V.\12P  
像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利用计时器或者闹钟来帮忙,当你要求孩子“5分钟洗完脸”“10分钟写完生字”时,设定上相应的时间,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到底有多长。 Lp1\vfU<+  
2Q bCH}  
dMw7UJ  
GN0s`'#"3%  
* I)F5M  
u7>{#]  
PCqE9B)l  
  • fX:=_c   
    有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对家长要求干的事没兴趣,故意磨磨蹭蹭表达不满。
4eD>DW  
Ec3TY<mVr  
这种情况的话,就要跟孩子好好交流,问清楚他为什么不喜欢这件事,然后你们共同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好得解决办法。 85e!)I_  
$X\deJ1Hi  
UO~Xzx!e  
  • pDYcsC{p  
    有的孩子磨蹭,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
{wK| C<K  
I 0vJJP#  
比如,写作业的时候东瞧西看,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严重影响了效率。 ,M?K3lG\g[  
d@b" ~r}  
|[+/ ]Y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就问问孩子都有哪些作业、想先做哪一门后做哪一门,提前在脑袋里有个规划。 Q}zd!*  
Sm5 T/&z  
hiT&QJB` _  
到家后,不用先急着写作业,先把吃饭、喝水、吃水果、上厕所这一套都弄利索,然后开始写作业,而且在写作业途中不再允许随便吃东西。这样时间一长,能慢慢提高孩子的时间规划能力,保护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效率。 [N=v=J9  
H;D CkVL  
AQ)DiH  
W)~}o<a)[  
0(o{V:l%Z|  
b=$(`y  
>U7{EfUJdx  
父母若想提醒孩子注意时间,可以尝试用以下几种方式,不必一直催促孩子。 G*N}X3H:o  
Mp-hNO}.Z  
 Y%zYO  
  • q$iGeE#  
    将“赶快”变成“我希望” ov$S   
    vRI0fDu  
    MP6Py@J45  
    比如: qT153dNA&  
    赶快,我们还要去下一个地方。 j 3t,Cx  
    变成 pB;8yz=  
    我希望我们能在半个小时后到下一个地方,我们车程有15分钟,所以现在差不多要去停车场了。 ; ElwF&"!X  
V'M#."Of/  
zm~sq_=^  
  • *xV  
    给孩子提供选择 HI\V29 a  
    n.l7V<1  
    +eUWf{(_  
    比如: ][?@) )  
    如果我们10分钟内就能出门,我们看电影就不会迟到。如果不能,要么只能少看前面一段,要么只能明天再看了。
lnQfpa8j  
hI6Tp>b*~  
  • +{b3A@f|F  
    直接提醒孩子行动太慢的后果,但是这种提醒最好能够让孩子自己去想后果。 UD0#Tpd7  
    UlD]!5NO  
    1`q>*S](  
    比如: 3'jH,17lWV  
    如果今天你10点还没有到培训班,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GeXDJw  
    让孩子主动思考迟到的后果。 ehTRw8"R  
    =zsA@UM0  
  • 4N K{RN3  
    对于已经能够认识时间的孩子,也可以直接用时钟或者手表提醒他,让他看看时间。
O[<YYL 0  
!+o`,KTYp  
  • YQ$Wif:@(n  
    如果还能进一步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按时完成该做的事情,会更好。 qGkD] L  
    %=*nJvYS  
    2~B9 (|  
    引导性的提问可以是这样的: LW#$%}  
    你有没有想过,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在7:10就出门?
7;rf$\-&  
<FofRFaS  
~TfN*0  
{lO>i&mx  
其实当父母不再把孩子磨蹭的状态当成问题时,自己狂躁和焦虑的情绪就会减少。 han S8  
D/oO@;`'c  
/w/um>>K.  
当父母负面情绪减少的时候,孩子更容易冷静,他们的负面情绪也会减少。 Ha41Wn'tZ  
k [eWhdSw  
/RBIZ_  
孩子不再被负面情绪影响,他们自己的行动就会更有效率。 L"[>tY  
/D~MHO{  
'7yVvd  
他们也更容易专注于解决自己的问题。 \ $Q?  
qe_qag9  
&6O0h0Vy  
还是那句话,孩子们试图逃避一些不确定的,枯燥的,可能会失败的任务,是很正常的事情。单单是靠着孩子们自己的自制力是肯定难以克服的,我们与其骂他,跟着干着急,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去解决问题,超越自己。 ~ !7!Y~(+  
2条评分威望+2
恶魔的右手 威望 +1 - 2018-07-31
jlking520 威望 +1 - 2018-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