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在线


广告合作:0573-85556666
  • 1057阅读
  • 1回复

[心情故事]奇才——赵元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2450
金钱
112722
威望
5887
注册时间
2007-01-09
最后登录
2024-06-2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24-06-05 15:20:46 , 来自:浙江省嘉兴市
   赵元任(1892年11月3日—1982年2月24日),字宜重,原籍江苏武进(今常州),清朝著名诗人赵翼(瓯北)后人,是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他先后任教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中国清华大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美国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后长期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并在伯克利退休。
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学之先驱,“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他在语言学方面的代表作有《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国话的文法》《国语留声片课本》《季姬击鸡记》等,在音乐方面的代表作有《教我如何不想她》《海韵》《厦门大学校歌》等。此外,他还翻译了《爱丽丝梦游仙境》等作品。
赵元任精通英、法、德等多种外语,通晓数学、物理、逻辑学等多个学科。他的研究领域广泛,学术成就卓越,对中国现代语言学和音乐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生平
赵元任祖籍常州,1892年11月3日在天津出生,1982年2月在美国麻省剑桥黄山医院病逝,享年89周岁。他是少有的既精通古今又懂得文理科知识的奇才。1910年,赵元任考取了第二批“庚子赔款”理科留美生。这一批共录取了70名留美学生,赵元任以平均73.4分的优异成绩名列第二。同榜中杨锡仁是第一名,竺可桢是第二十八名,胡适是第五十五名。1915年,从康奈尔大学毕业之后,赵元任又到哈佛大学继续攻读哲学课程,在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毕业之后,他应聘到康奈尔大学,短期教授物理学课程。
1920年,赵元任回到清华大学教书,讲授他擅长的物理学、数学和心理学。在中国这段时间,他还曾出任英国哲学与逻辑学家罗素的英文翻译。1921年至1923年,赵元任回到哈佛大学,担任哲学与中国语两门课程的讲师。其间,他还创作了《劳动歌》《卖布谣》等歌曲,这些都是中国近代史上较早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音乐创作,广为流传。1924年,赵元任前往英、法等国家,展开游历和研修活动。
1925年,赵元任又带着全家回到北京,在清华大学任教,并担任学校音乐委员会主任。其间,他以诗人刘半农旅居英国时期撰写的一首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为词,改编创作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当时,赵元任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四人并列,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此时,他年仅33岁。1929年,赵元任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语言组主任兼研究员,开始从事中国方言的实地调研工作。
常州是赵元任的祖籍地,他曾经在此读书与生活过九年,之后他曾回常州探访过四次。在赵元任的语言学研究成果中,随处可以见到他对于家乡话的钟爱。常州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常州小片,也称毗陵小片。在《吴语对比的若干方面》中,赵元任说:“在江苏,只有东南部是吴语区,我的家乡常州几乎是吴语区西端的最后一个城市,跟南方官话区接壤,中间夹着‘吴头楚尾’的丹阳。”1981年,赵元任最后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他深情地对陪同人员说道:“我以前研究过常州方言,别人以为常州话不好听,我却以为很好听。”他对于家乡话的研究,不仅体现在其对于乡音的关注,更表现在他深谙常州方言的研究价值。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已经没有从事科研的安定环境。1938年1月至8月,赵元任曾随同西南联大师生到昆明工作与生活了半年。在昆明期间,全体师生居住在城郊,晚上没有电,只能靠煤油灯照明。为了节省煤油,有时他干脆不点灯。
早在1936年,夏威夷大学东方研究所的Sinclair主任访问南京时,曾邀请赵元任到夏威夷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38年至1939年期间,赵元任重返美国,在夏威夷大学任教,讲授中国语言学与中国音乐史。1939年至1941年,赵元任又在耶鲁大学任教;1947年开始,赵元任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从此开启了他在美国长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赵元任在科学、语言和艺术三个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而这三者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赵元任的学术思想,曾经影响了中国20世纪主要的语言学家和人文学者,例如王力、罗常培、吕叔湘、陈原等多位著名学者。[1]
1918年完成博士论文后,赵元任曾回到康奈尔大学教过一年的物理。
1920年7月,赵元任回国到清华任教,并陪同罗素到各地讲学,担任罗素的翻译。他把罗素的讲演翻译成当地听众听得懂的方言,充分展现了他过人的语言能力。
1921年,赵氏夫妇回到美国,赵元任在哈佛大学一边教哲学和中文,一边继续进修语言学。
1925年回国担任清华国学研究院教授的时候,赵元任正式决定以中国语言学及语音学作为自己学术上的主攻方向。
1927年10月至12月,他在江浙一带对吴语展开实地调查,他一边进行着语言调研,一边也用相机记录下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和风土民情。这次调查的成果于次年以《现代吴语的研究》为题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应用现代语言学方法对方言进行调查研究的著作。
1928年,赵元任加入刚刚成立的史语所,主持语言组的工作。
在后半生旅居美国期间,赵元任的研究方向主要转向汉语语法和普通语言学领域。1968年出版的《中国话的文法》被誉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扛鼎之作,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语言学
代表作有《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国话的文法》、《国语留声片课本》、《季姬击鸡记》等;
音乐
代表作有《教我如何不想他》、《海韵》、《厦门大学校歌》等;
翻译
代表作有《爱丽丝梦游仙境》。
赵元任的妻子杨步伟,原名韵卿,为其祖父所起,步伟的名字是她好友所起,觉得她将来一定是迈出伟大的步伐。
后来好友因为疾病去世,她逐改名纪念。韵卿这个温婉的名字,也与后来的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杨步伟出生在南京的望族家庭,由于比较早接受新式文化与思想,她拒绝缠足,在入学考试文章中,还发出女子是国民之母的男女平权思想。
后来更是成为中国第一个女子中学的校长,还是第一位留日的医学女博士,在当时的民国时代,也算是“异类”。
杨步伟的霸蛮状态,不仅独立自足,更是气场十足,当时的普通男子都不入她的眼。
然而,当31岁的杨步伟遇到29岁的的赵元任时,一切都变了,要知道在那个年代,31岁肯定是“大龄剩女”。
但是她们彼此的性格与学识,对对方来说都是莫大的吸引,不久后二人便成婚了,从相识相爱到结婚不足一年的时间。
他们二人的婚礼仪式非常简单,在公园拍照,又只邀请了好友胡适、朱征,写成了轻盈的一张见证书,然后好友签字留名见证,这个婚礼就完成了。
简单的见证书,见证着丰富的婚后生活,两人彼此的学识相互碰撞,有跳脱于生活的趣味,也要流淌在日常的优雅,方言、音乐、书籍,无不是夫妻二人的喜好。
后来,他们的女儿们相继出生,家庭合唱团的歌声又出现在热闹的家中,时不时还出现在郊游的路途中。
二人的婚后相处极度融洽,一同度过了60余年的生活,晚年,杨步伟去世后7个月,赵元任也随着而去,
所谓携手一生,莫过如此,这或许就是真正活在世间的“神仙眷侣”。
赵元任先后任教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中国清华大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美国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先后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1946年)、加州大学(1962年)、俄亥俄州立大学(1970年)荣誉博士学位,加州大学“教授研究讲师”(FacultyResearchLecturer,1967年),中国北京大学荣誉教授(1981年)。
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学之先驱,“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

发帖
28262
金钱
47035
威望
18956
注册时间
2008-09-07
最后登录
2024-06-23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4-06-07 16:01:24 , 来自:浙江省嘉兴市
看了其生平简介,就是一个滑头人。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