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8
- 金钱
- 26
- 威望
- -9
- 注册时间
- 2018-07-30
- 最后登录
- 2018-08-29
|
@:8|tJu8b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x-EAu3=V 第一章 人的由来 &'j77tqOk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 <_h+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 ff.R 2、森林古猿演变成人类的大致过程:环境变化→部分下地生活(劳动)→直立行走→前肢解放→制造工具→大脑发达→产生语言 8;@eY`0( 运动方式改变:臂行、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o!N@W 使用制造工具:不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 0J B"@U&- 3、男性生殖系统: n%hnL$!z 睾丸(主要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5^i ^?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CK%W+"; 输精管--输送精子(精子很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J
AzN 外生殖器: 阴囊--保护睾丸 。yinjing--排精、排尿。 36z{TWF 4、女性生殖系统: "5FeP; 卵巢(主要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p<NgT1"{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卵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SJmri]4K 子宫---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TsgVq]L 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iWEYSi\)n 外生殖器:即外阴 :>u{BG;=79 5、人的生殖过程: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jLU)S) ?2agU U bXz`i 6、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输卵管。胚胎和胎儿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 胎儿生活在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mNzZ/*n: (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G%{jU'2 7、青春期发育特点: 6I<`N (1)身高突增(显著特征); RdjUw#\33b (2)神经系统及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s4\2lBU? (3)性器官迅速发育(突出特征)。 ?6gI8K6X 性发育 :主要受到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 4H)a7<, (青春期是指性器官发育成熟、出现第二性征的年龄阶段。青春期年龄段,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为10-20岁。中国一般指11- 17岁)
[DviN 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xega-l (青春期发育后,男性身材高大,肌肉结实,喉结突出,声音变得低沉粗犷,长出胡须,出现遗精;女性皮肤细嫩,嗓音尖细,乳房隆起,肌肉柔韧,月经来潮。男性和女性身体的这种种生理变化的性别差异称为第二性征,决定第二性征的是男女性激素的差别) 5,3h'\ "! 8、青春期的卫生: j@f(cRAf# 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精液是由精子和精囊腺、前列腺所分泌的黏液组成,呈乳白色。 D[_2:8 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3/<goXk7 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7(-<x@ e 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未受精→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坏死、脱落→出血,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怀孕的女性月经停止。通常情况下女性45岁左右的停经。 +xa2e?A%L c_i;' p_D)=Ef|&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nNHI34 1、人体需要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前三种为有机物,都能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后三类物质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_;9)^})$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_{8boDX#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淀粉也属于糖类,遇碘变蓝。 z'o+3zq^ 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7UiU3SUcg 人体需要量最多的是水,需要量很少的是维生素(维生素也是有机物)。 K} @q+ 2、人体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VEk|lX;2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小肠是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 m"5gzH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其中肝脏--→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 ] N8V?.|: 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含有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J+f{~| 3、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f3O'lc3 过程:37℃温水中10分钟→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gNOv;l ①号试管不变蓝色的原因:唾液淀粉酶已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 `CB TZG09 ②号试管变蓝色的原因:淀粉遇碘变蓝色---淀粉特性。 qp8;=Nfa ③号试管变浅蓝的原因:因还有部分淀粉没有被分解,遇碘变浅蓝。 ^B7Aam 4、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deuB5kz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OmW|\d PU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Tu"](|I> 5、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p}\!"&,^m \_oHuw 43YusUv 三类营养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 /T0|<r!c 淀粉是在口腔,蛋白质是在胃,脂肪是在小肠。 f#?R!pR 最终被消化的部位都是到小肠全部、彻底消化。 8w4.|h5FP 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的营养成分是水、无机盐、维生素。 xo}hu%XL 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k4
(b 6、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储存在胆囊中,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胰腺分泌的胰液经胰管流入十二指肠。 lnhZ!_
7、吃馒头越嚼越甜,是因为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 -3C~}~$>` 8、对淀粉起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唾液、胰液、肠液。对蛋白质起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胃液、胰液、肠液。对脂肪起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胆汁、胰液、肠液。 }j
QwP3eY 9、吸收过程:各种营养由小肠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由血液运往全身。 lEJTd3dMi 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gw-l]@;1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R~o?X^^O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iWCV&>w 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它一般有5-6米长,它的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q0o6%c:gW '-et:Lv7 11、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wcO_;1_
H ①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chl+au*l ②均衡的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中从塔基到塔顶依次是谷物类、果蔬类、肉类、乳制品类、脂肪类。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应多补充膳食宝塔第三、四层的食物。 o_S8fHqjt ③早、中、晚餐能量比例30%、40%、30% 4^
A\w 12、饮食卫生和安全 {|50&]m 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变质饭菜、毒蘑菇和发芽的马铃薯);购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 ?V+=uTCq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NB[b[1 Ch 1、人体的呼吸系统 :D EZ$gi 呼吸系统 i=+ "[ h^ ①呼吸道 cVU[>gkg_ 组成: 鼻、咽(也属于消化器官)、喉、气管、支气管。 on~rrSK 功能: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1
OX(eXF> ②肺:呼吸系统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