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在线


广告合作:0573-85556666
  • 21926阅读
  • 0回复

平湖弄堂的神话传说(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2347
金钱
112546
威望
5935
注册时间
2007-01-09
最后登录
2024-05-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21-07-16 16:40:34 , 来自:浙江省嘉兴市

  今天我带大家了解一下我们平湖美丽弄堂的历史,除了表面的朴素与历史的积淀之外,还有数不尽的传奇故事在这里叙写。

平湖建县580年了,而其原址的变迁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年代。其中,这县城内到底存在过多少大街小巷?时至今日,细节也许难以考究,但脉络还是清楚的。早期明《天启县志》提到:城内设十坊,弄巷三十七条;后来清《光绪县志》确认:城内街路十七条,弄巷七十三条,其一不通者则称半条。光绪县志所载和老百姓说法一致。历经千年风雨沧桑,平湖弄头巷尾数量在清末得到一个定格,就是平湖老辈们常说的弄堂七十二条半。截至老城改造前的1989年,平湖给予地名标注弄堂尚存58条。这些弄堂,承载了历朝历代变迁,先人们一代又一代在里面创造、传承平湖历史文化。追寻这些弄堂的来龙去脉,无疑是在阅读平湖的商贸史、民俗史。弄堂所记载的,不仅有世态炎凉,还有从弄里面走出的英雄人物、文化精英、著名学者、更有两院院士等共和国栋梁。

平湖百姓祖祖辈辈身处小巷,口耳相传加本身亲历,众多关于弄堂的故事世代演变,传诵至今。关于弄名的神话传说就有不少,流传较广的有纯阳弄、分金弄等。纯阳弄是最富于神话色彩的一条弄。传说八仙之一吕纯阳(吕洞宾)曾到此云游,来时脚著草鞋,挑一副糌粑担在弄内叫卖,恰遇弄内一大户人家的家人带着小公子经过,小公子看见糌粑担缠着要买,当他如愿吞下糌粑后,回家后竟数月不吃不喝,人却活泼如常。急坏了的小公子一家人无奈在买糌粑处守株待兔,居然等到了装束一模一样的吕纯阳,正当家人上前要问一个究竟时,吕大仙招小公子站定,一托下巴,接出糌粑顺手弃到弄边河里,一条白蛇和一条青蛇正巧游过河面,分食了这团糌粑,变成了后来的白娘娘和小青。小公子全家不识真人,无缘超度成仙。而弄堂却因吕纯阳造访从此得名。

分金弄与公大兴的故事:当年兄弟俩创立这个店前,就住在旁边吴家弄堂一间破屋里。他们的老母天天在灶间烧火,地上炉灰常年堆积,结成大疙瘩,铁不像铁,砖不像砖,碍着烧火,有一天撬出来竟是大金块,兄弟两人在弄里分了金子,从此分金弄出名。公大兴南货店也在年年正月初四接财神这天,生意特好,人人都羡慕财神偏爱这家店。

韩家埭和白地上故事:话说清朝刚进平湖城那时,派了第一任知县上任,顶戴花翎,跨马游街,走到西小街韩家埭源兴祥铁铺时,从里面飞出一件打好烧红的铁家伙,不偏不倚,正中知县心窝,一命呜呼。那是铁铺小徒弟第一次见清官服,大不顺眼,随手丢出活计,闯下大祸。按满清法律,杀了朝廷命官,要血洗屠城,城内百姓提心吊胆了好几年。终于有一天,东门白地上面店伙计王四,半夜起来看见东湖里船影黑压压,大批清兵正要上岸,他赶紧握虎头切面刀守住虚掩的城门,进一杀一,一边大喊,城内百姓绝大多数得以逃出城。满清规矩:屠城只屠城内百姓,出城不杀,所以躲过了这个大劫。王四寡不敌众被剁成肉浆,平湖城百姓一直纪念他,在东门白地上有碑,毛八观酒店专辟一间供王四相公,一直保存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屠城留下了后果:一是清朝平湖不准出状元,二是孔庙放生池必须从庙内移到外面。

南寺在平湖大弄内,历史上很有名,一说是清官陆稼书的祠堂。在平湖当了多年知县并造了吕公桥的吕犹龙大人,对祖籍平湖的陆稼书敬重有加,卸任前特到南寺跪拜,赠匾“今不如昔”,意思是吕公治理平湖没有当年陆稼书治理嘉定那么出色。南寺位置在现建国路东,汤家浜南,占地数百亩。

老平湖所在的当湖镇当年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古镇,有许多值得追忆的弄堂。希望大家在有时间的时候可以一起结伴而行,去感受下江南古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