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里的一块中国地,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联合国都认可
前言
日前,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顺利完成下水作业任务,并在深海采集到了大量珊瑚样本。
目前科学家正在处理和研究这些样本。
多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海洋开发,尤其是对内海的资源利用,已经极大缓解了我国对国外资源的依赖。
在联合国的推动下,各国也纷纷对公海进行长久而全面的勘探,并得到了部分开采权。
比如我国,就得到了一块15万平方公里的深海底矿开辟区。
那么这个矿区在哪里,都有什么矿产?
海洋开发与竞争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被大量海水覆盖的星球,地球表面71%为海洋,剩余的29%为大陆和岛屿。
也就是说,目前世界上80亿人口,只生活在占比较小的土地上。
人类无法在海里生活,但这不影响我们对海洋的向往和探索。
在15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人类对海洋的利用和开发便开始了。
当时荷兰的海上实力十分强劲,曾一度称霸全球,由此获得了“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而荷兰给自己的定义则是“日不落”。
与荷兰相比,其他国家的航海事业虽然起步不算晚,但是实力终究差一些。
荷兰舰炮的射程是3海里,各国为了本国的利益,就将3海里定为自己的领海。
这一约定俗成的标准,在西方扩张期间,也顺理成章地带到了其他地区。
如今,新加坡和约旦还在沿用这个标准。
到了20世纪,荷兰航海业没落,英国和美国接连成为海上霸主,关于领海与公海的界定也越来越模糊。
随着各大工业强国对海洋资源的肆意开发,毫无规范性和建造标准的渔场,引发了一场场国际矛盾。
同时大量工业污染在海上泛滥,既触动了本国人民的利益,也影响了其他国家的海洋生态。
为了制定有效的领海与海洋区域标准,国际联盟曾经专门召开会议讨论。
只是当时的世界格局非常特殊,亚洲正在爆发战争,欧洲也大有风雨欲来的趋势。
在动荡的时局下,各国固然希望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但在利益面前又寸步不让,导致会议走向破裂。
到了1945年,美国率先废弃之前的领海标准,将本国的海洋管辖范围扩张至大陆架。
在短暂的沉寂后,各国纷纷将领海延伸至12海里到200海里,以前的标准完全被打破,新一轮的海洋冲突又开始了。
1958年,为了规范各国领海标准以及对公海的开发利用,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海洋法会议。
这次会议确定了《大陆架公约》《公海生物资源与渔业公约》和《公海公约》。
经过两年的研究与讨论,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主要国家批准了各类重要决议,预示着海洋法已具备初步约束力。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终于突破各种障碍与限制,在各国的努力下正式颁布。
根据当时的情况,公约无法快刀斩乱麻式的立即执行,所以率先设立了过渡期,到1994年才正式生效。
文件生效后,各国对领海和公海的开发和使用逐渐发生了变化。
与此同时,一个名为“深海底矿区登记制度”的词语逐渐成为全球的焦点。
与陆地相比,深海之下的矿产资源更加丰富,带来的经济收益更多。
能否开发深海底资源,以及如何规范开发标准,成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1987年,联合国分支机构海底筹委会批准了印度、法国、日本、苏联四国的深海底矿区勘探申请,标志着海底矿区开采工作正式启动。
中国的第一块深海勘探区
1991年,我国作为联合国特别批准的先驱投资者,获得了深海底矿区的申请权。
有了这项权益,代表我国有机会得到属于自己的专属深海区域。
不过按照当时的情况,深海底区域的争夺一直都处于白热化状态。
首先,苏联的勘探区域与西方国家重叠。
这部分争议区位于克拉里昂-克利珀顿断裂带,是世界知名的富矿区。
不难想象,谁拥有了这里的所有权,谁就能获得更多资源。‘
双方的争端在1984年搬上台前,互不让步,导致那年举办的海底筹委会第二次会议,成了两大集团的辩论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的经济开始崩盘,对于这块深海矿区的态度也不似之前一样强硬。
只是在具体问题上,苏联与西方国家的重复区域太大,一时无法妥善解决。
此外,苏联的勘探区域与美国也存在高度重合。
由于利益关系,苏联希望海底筹委会能将美苏重合区域一并解决。
结果当然不会如苏联所愿。
冷战期间,美国一直想制定一项全球通用的海洋法规,以减少冲突,避免各国因海底地缘而交恶。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制定,是由美国搭桥牵线的,不过它仅促成此事,并没有加入。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师表示,美国曾是“公约”的倡导者之一,不过在是否加入该条约的问题上,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持抵触态度。
他认为,一旦加入“公约”,就意味着美国要受这些条条框框束缚,美国的海上优势就不能按照本国的意志继续发展,这是绝对不能忍受的事情。
在美国海军征兵的宣传语上,美国人使用了“全球力量”这个词。
这嚣张而露骨的用词,无不显露出美国的强势与霸权主义,这也是美国不愿甚至有些不屑加入“公约”的一个重要原因。
苏联解体后,资本主义阵营几乎一手遮天。
但就在美国如日中天时期,经济和科技力量慢慢起步的中国,也成了深海底开发事业上的“先驱投资者”。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拥有广阔的陆地面积和狭长的海岸线。
从自然资源储量来看,我国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甚至在很多方面处于世界靠前位置。
但我国人口数量多,对资源的需求量相当大,如果仅靠本国资源,很难满足庞大的需求。
而且这些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完全指望国内的储量也是不现实的。
于是“向阳红5号”、“向阳红16号”、“海洋四号”等考察船陆续来到太平洋区域,进行研究与调查。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陆陆续续组织了数十次科学考察任务,勘探面积足有200万平方公里。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勘探,研究员终于在广阔的海域中,找到了一部分优质区域。
这些区域符合平均丰度大于5kg/m2的指标,同时铜、钴、镍等金属的含量高于1.8%,开采价值很大。
我国圈出的商业开采区达到了30万平方公里。
根据海底筹委会的规定,这3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其中有一半将作为海底筹委会的保留区,而剩余的15万平方公里则交由我国开发。
至此,我国的第一块专属勘探区正式敲定,我们也成了世界上第五个拥有自主勘探区的国家。
深海底资源与中国发展
深海底勘探工作意义深远,我们从中得到的,既包括最直接的资源,还有政治和技术上的提升。
海平面200米以下的黑暗区域属于深海,这部分区域占海洋的95%。
通常情况下,每下降10米,压强会增加一个大气压。
不过这个深度只是深海的标准,全球海洋的平均深度远超深海标准,约3680米,也就是超过360个大气压。
这种可怕的压强远超人类极限,所以我们只能依靠先进的设备下潜至深海,
到达足够深度的区域,是勘探的第一步,而单单是这第一步,就足以让很多国家望而却步。
即使是发达的西方国家,多数也没有掌握这类技术。
1930年,美国人在百慕大区域下潜到183米,踏出了人类向深海探索的第一步。
30年后,美国人在马里亚纳海沟进行新型探测器的下潜测试,首次深入水下10916米,成为当时潜水最深的设备。
不过这款设备只在深海中待了20分钟,只具有探测价值,并不能真正达到长期勘探的作用。
可见,深海勘探技术的开发难度很大,而且只掌握在少数强国手中,看似简单的资源争夺也是技术竞赛。
海底远非我们想象的那般平静。
那里有群山般连绵起伏的地貌,大洋中脊与板块俯冲的火山弧区域,时常会出现黑色与白色的“烟气”。
其中黑色烟气是深海底之下岩浆与水接触而形成的沉淀物。
经过研究与分析,专家们确定了其中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
我们都知道岩浆是不断流动的,在流动过程会与所在地层的元素融合。
如果岩浆中的金属元素含量较高,说明对应地层肯定有大量金属矿藏。
白色烟气不属于沉淀物,而是甲烷泄漏,在一定低温和压强之下产生的可燃冰。
这种物质的性质并不稳定,温度和压强的波动,都会让它再次生成甲烷。
我国申请的勘探区位于太平洋的克拉里昂-克利珀顿断裂带,此处有亿吨级别的锰、钴、镍、铜等金属。
其中锰、钴、镍等金属并不会被人经常提到,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十分重要。
比如锰这种物质,它的存在感很低,很少有人了解它的应用领域,甚至大家都不知道为什要收集这种金属。
但事实上锰是一种供不应求的战略矿产,各国对锰的需求都很大,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对锰的需求要超过任何一个国家。
每年至少有占全球产量40%的锰应用于我国各个领域中,其中只有少部分为国内生产,另有70%必须从国外进口。
锰是新能源电池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原料,目前锂电池正极材料,用的就是锰。
另外根据我国自然资源部资料,每辆电动汽车的含锰量大概是24.5公斤。
除了电动汽车需要锰,工业和建筑也对它情有独钟。
高锰钢是一种非常优质的抗磨钢,常应用于滚轮轴承、挖掘机铲斗等磨损度超高的零件中。
上海新建的一座文化广场中,观众厅的屋顶采用了网架结构,该结构就是用几千根锰钢钢管焊接而成的。
另外铁轨轨道以及LNG船的燃料罐也用到了锰,锰属于无法替代的金属,自然成了国家战略级别的珍贵金属。
除锰之外,其他金属同样重要,也都是我国非常需要的资源。
总结:
2024年7月9日,上海市政举行发布会,表示由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深海采矿车“开拓二号”已经完成5次着底采矿测试,最大下潜深度为4102.8米。
这款采矿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在深海勘探领域中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深海勘探工作会越来越顺利,取得的成绩也越来越傲人。
参考资料:
《历时98天,航程1.5万海里,中国大洋50次凯旋》科技日报
《刘峰等:中国海洋事业三十年的跨越发展》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深海底矿区登记制度与我国的申请(二)》海洋与海岸带开发1992年7月第9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