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315,今天,CCTV由揭露了一大批坑蒙拐骗的商家。其中有个词组被反复提及——
#zs\Z]3# “专骗中老年” P$Ru NF 没错。到用送鸡蛋、抽奖引诱中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兜售各种所谓的“保健品”、“药品”。他们利用人性的弱点,利用各种欺骗性的技巧,专门骗大家的父母。
A_|FsQ6$P
@\}36y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帮助父母,保护他们呢?这里有一些识别保健品骗局的技巧:
M)^9e? 看广告识骗局对于保健品之类的健康产品,以下这些广告词的出现可能伴随着骗局,需要格外警惕:
zL8A?G)=M
fGWK&nONyk “绝对有效” MXV4bgltT 由于混杂因素众多,因果关系难以判断,在医学研究中往往难以得出非常确定的结论。即使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了某种可能的联系,通常也需要很多进一步的重复试验和深入研究才能确定。
yE,o~O 因此,当广告中出现非常绝对的论断和保证时(例如100%有效),这很有可能是没有根据的夸大宣传。 r/L]uSN z5vI0 N$
as!j 0j% “无效退款” }*R6p?L5 这是“绝对有效”的一个常见翻版,而且更具煽动性。
C~V$G}mM
*S_Iza #&x 此类产品认定消费者发现产品无效也不好意思去退款,或者不让消费者有地方去退款。
yv4PK* “包治百病” -V<"Ay 疾病的背后有多种多样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因此不同的疾病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没有哪一种东西是可以同时治疗各种不相关疾病的。
j)qh>y) 否定主流治疗手段 lIP<`6=4 通过偷换概念等方式夸大现有常规医学治疗的危害。例如一些广告宣称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服用的药物会造成“终身依赖”,而事实上
需要每天用药根本不等同于药物依赖。 |R/50axI
]_8 \g`"u 这种虚假宣传利用了人们对于长期服药的恐惧。其实,遵医嘱坚持服用药物的慢性病患者,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和不坚持服药的慢性病患者相比,
预期寿命的生活质量更高。
htym4\Z= 即便消费者没有去购买这样的产品,类似宣传也动摇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对治疗极其不利。万一患者听信宣传,
擅自停药,后果更不堪设想!
rapca' “不手术,不用药” j pv,0(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它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也不能替代药物和手术成为治疗疾病的手段。
f"^tOgGH 一些情况下,为了真的表现出疗效,这些保健品中可能违规添加药品,使用这样的产品有很大的健康风险。 K.m[S[cy 为增加利润,违规添加的通常是廉价、副作用相对较大的药物,违规添加的成分不会注明,其剂量也是未知的,而消费者通常不会对保健品严格限制用量,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造成药物过量,带来更多毒副作用。
U~t(YT 个案说明与专家推荐 p
n>`v 与大规模的统计数据相比,用个案说明产品功效的证据强度是非常弱的。即使广告中的现身说法是真实的,个案的情况也可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难以证明所宣传的产品真的起了多大作用。
qDb}b d5 同样,即使广告中推荐产品的专家是真的,他的个人观点也不足以说明多大问题。在循证医学中,专家意见与个例报告一样,都是权重最低的一类证据。
c%.&F
|?A-?- 宣称纯天然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这样的宣传语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错误的暗示:天然的物质更加安全。而事实上,天然的添加物也可能有毒副作用,而且由于天然产物的成分更加复杂,它们的安全性或许反而不那么容易控制。
F|Q#KwN “纯天然”和“毫无副作用” .9Fm>e+!C 理论上讲,
任何可以对机体产生额外影响(即“功效”)的物质都有发生副作用的可能,即使是保健食品,也没有绝对的安全。“毫无副作用”与“绝对有效”一样,都是夸张的断言。而且,这样的宣传容易让人误以为这些保健产品不需要限制剂量。
Dx'e+Bm “最新科技”和“祖传秘方” LWV`xCr8R 故意使用难以理解和神秘化的词汇描述产品同样值得怀疑。例如在广告中用纳米、量子、磁场、生物电、基因等概念描述产品,却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解释。 -;"l5oX 身份历史要查清 J[wXG6M 很多健康产品宣传时会混淆保健食品和药品的概念,要分清一个产品究竟是保健食品还是药品。
1_lL?S3,a@ 合法的保健食品包装上印有包含“保健食品”字样的“蓝帽子”图案。2003年及以前的国产和进口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格式分别为“卫食健字(年份)第xxx号”和“卫食健进字(年份)第xxx号”。从2004年开始,新的保健品批准文号格式为国食健字G+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国产),以及国食健字J+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进口)。
w,9F riW
&_j4q 品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进口药品则为1位字母(H、Z或S)+8位数字。
P$I\)Q H 批准文号就像是药品和保健食品的身份证,如果在包装上找不到这些信息,产品就很有可能是违规生产的“黑户”了。 =C)1NJx&~ 利用产品的名称和批准文号信息,可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查询验明产品正身。
5K{h)* *5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可以根据产品名称和批准文号查询保健品和药品的注册信息。
如果产品使用了伪造的批准文号或批准文号已被注销,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就可以发现。 oD\+ 5[x 此外,还可以在国家和地方监管部门的网站上查找与产品相关的新闻与公告,了解产品是否曾有违法和安全风险报告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