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温暖的见字如面 0aRHXc2<
每封信精心设计,陪伴孩子成长 ..K@'*u
6L!/#d0 龚女士出差时给儿子写的信。
=.48^$LWx 4年时间,四川成都妈妈龚女士出差的每一天,都会给孩子写一封信。最远的距离,最近的陪伴,最温暖的关怀,每次出差,她都将写好的信留在家里,用信件与孩子互动,弥补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的遗憾,陪伴孩子的成长。
+v.<Fw2k# “小时候通讯不发达,父母常常在家里给我留字条,告诉我饭在锅里,或者抽屉里有几毛钱,自己去买包子之类的,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温暖。当我做了妈妈,因为出差要离开儿子,便希望儿子也能感受到我曾经感受过的温暖。”龚女士说,从第一次无意识地写卡片,到现在每次出差给孩子写信绝不遗漏,她只是希望尽可能多陪伴孩子的成长。
x_+-TC4IXn 据粗略估算,4年出差期间,龚女士一共给孩子写了近百封信。
q^ w@l
B@ xjwBUk 她还精心设计信件内容,用“藏宝”游戏,扩展儿子的知识面。
%4QpDt 信 $SOFq+-T
爱的陪伴 VRs|";
每次出差都给儿子写信, “他一打开信,也算是陪他了” ixY[ HDPq “1月12日:盼了一周的周末影院又要开播啦!今天早晨和你谈论到妈妈因为要出差无法陪你一起观看的时候,你给我出了个好主意:晚上视频连线一起观看。”
#aua6V!" “1月13日:根据天气预报,今天的天气应该不适合去打球,那就在家继续编程吧。iPad妈妈走之前已经给你充好电了,密码由2、5、6、8这四个数字组成。第一个数字是:35-21+76-58-24。”
mp:xR ^5c “1月14日:今天爸爸将带你去金沙遗址体验考古,在那里你将参与到准备、发掘、记录、保管、修复等考古工作中去。妈妈已经将笔记本、放大镜等工具给你准备好了……明天我就回来啦!”
N8E 30多岁的龚女士在做行政工作,因工作需要常常要出差。1月12日,像往常每次出差一样,她将几封信留在了家里,每封信上都注明了日期,内容均不相同,这些信都是专门写给儿子的。
@PZ{( 龚女士说,第一次给儿子写信,大概在孩子3岁时。“他渐渐成长,已经开始自己看绘本,我于是突发奇想,为何不每天给儿子写一封信,把想说的都写在上面。他每天打开一封信,也算是陪他了吧。”龚女士说,从孩子一岁多开始,她就每天给孩子讲故事,每次时间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她不希望自己出差的几天里,如果爸爸也比较忙的话,就缺失对孩子的陪伴,所以想到了给孩子写信。
j%`%
DQ “我小时候夏天放学回家,爸爸妈妈往往还没有下班,却总是做好了糖拌番茄给我留着。那种温暖又期待的感觉,希望通过我给儿子的书信,让儿子也能感受到。”龚女士说,从第一次写信到现在,仅一次出差没有写,还收获了孩子的“抗议”。之后,她每次出差,与儿子的书信交流再没有间断过,一直持续到现在。
w!eY)p< 信 kdP*{
精心设计 CiNOGSlDj
结合孩子喜欢的游戏设计内容,用信“寻宝”、做任务…… 0Xw$l3@N^ WR<?_X_ 虽说是写信,但每封信都需要“设计”。孩子3岁时,为了便于孩子理解,龚女士将信的内容用录音笔录下来,然后教会儿子使用录音笔收听。后来,信又演变成图画的形式,随着儿子识字越来越多,又演变成了拼音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每次出差前,龚女士会将出差期间的所有信准备好,交给爸爸保管,然后由爸爸按照日期给儿子。儿子有读不懂的,再由爸爸解释。
w:VD[\h 内容方面的设计更是花费精力。儿子喜欢玩闯关游戏、夺宝游戏。以2015年6月9日的信件内容为例,龚女士在信中写道,“当你醒来的时候,妈妈已经在飞机上了,妈妈的目的地是井冈山。你知道在中国的哪里吗?去地图上找吧。藏宝地址:玩具屋地垫下。”龚女士说,最初的信件,都是这样的内容,除了让孩子觉得有趣,还扩展了知识,比如帮助孩子建立方位的概念,对一个地方的地理、气候、吃喝玩乐等有简单了解。
cSD$I^$oq 又或者,信件内容跟儿子最近看的书、玩的游戏结合起来。有一次,她给孩子讲了“连环计”的故事,孩子很感兴趣,她便在出差时,给孩子准备了几个锦囊,完成一个任务还有一个任务,直到她出差回家,“每一次写信,其实还是很耗费精力的,因为不是简单的情感抒发。设计游戏,设计内容,哪怕买本书,都要花心思选。”龚女士说。
\GD\N=?~ 而孩子面对如此认真的妈妈,也会给出他的回应方式。比如,孩子会根据妈妈信里的提示,画出“藏宝地图”。虽然图片上的线条有些弯曲,甚至几乎没有大人能看懂,但妈妈却能从中读出孩子对待信件的认真与热切。
+e87/\5
#
E{2 !Z 通过信件,即使在出差时,她也能陪伴儿子。
7@1GSO: Yf 信 dH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