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48212
-
- 注册时间2008-12-12
- 最后登录2025-08-10
- 在线时间3737小时
-
- 发帖6994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金钱1331
- 威望-669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6994
- 金钱
- 1331
- 威望
- -669
- 注册时间
- 2008-12-12
- 最后登录
- 2025-08-10
|
W}P9I&3 o#QS: '| 0]Qk *u< 柳叶刀 U.pGp]\Q)G VLcwBdo 百家号09-0408:10 +GL[uxe" D}OhmOu3 8月31日,融创中国(1918.HK)披露了2018年半年报。 Lk]W? (2(y9r*1 业绩发布后,孙宏斌对媒体说“我们是安全第一,这一两年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未来保持现在的规模难度不大,但增长也很难。” YZZog 6% =Bos>;dl 融创2018年H1的财报数据很靓丽:合同销售金额1915亿、同比增长约76%;营收466亿、同比增长约215.3%;毛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251%;净利润67.8亿、同比增长297%。 ?#lHQT xs^wRE_ 过往12个月(2017年H2+2018年H1),融创净利润达165亿。1132亿港元市值对应的市盈率仅为6倍。故此孙宏斌给出“买房子不如买融创股票”的建议。 b6d}<b9# B4eV $~< “多收了三五斗”的财报发布后,投资人并没有买账,融创股价仍是不温不火。 Hn}m}A 'Gqo{wl 正如孙宏斌所说,融创目前主要问题是安全、而且“增长很难”。高风险、低增长,投资人为什么要买融创股票?再说恒大的市盈率比融创还要低 yqKSaPRA 8月31日,融创中国(1918.HK)披露了2018年半年报。 FnCMr_ YM&i 业绩发布后,孙宏斌对媒体说“我们是安全第一,这一两年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未来保持现在的规模难度不大,但增长也很难。” rCd*'Qg W.^R/s8O%5 融创2018年H1的财报数据很靓丽:合同销售金额1915亿、同比增长约76%;营收466亿、同比增长约215.3%;毛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251%;净利润67.8亿、同比增长297%。 eL1)_M;{ _BI[F
m 过往12个月(2017年H2+2018年H1),融创净利润达165亿。1132亿港元市值对应的市盈率仅为6倍。故此孙宏斌给出“买房子不如买融创股票”的建议。 }=fls=c/0 '3iJ q9 “多收了三五斗”的财报发布后,投资人并没有买账,融创股价仍是不温不火。 $ qTv2)W1{ 8|~ M!< 正如孙宏斌所说,融创目前主要问题是安全、而且“增长很难”。高风险、低增长,投资人为什么要买融创股票?再说恒大的市盈率比融创还要低! Sr>5V z,g\7F[ 强弩之末 ttY[\D&ZS 9dFo_a*? 2007年被迫贱卖顺驰之后,孙宏斌全力经营融创。此时中国房地产业高速发展的“红利期”已过,但孙宏斌却率领融创奇迹般地急起直追:2011年,融创合同销售金额居行业第18位;2012年升至第12位、2014年突入前10、2016年位列第7;2017年,合同销售金额3620亿元,同比增长140%,行业排名第4。 qoSZ+ khS$ P-\65]`C 进入2018年,融创终于慢了下来。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1915.3亿,同比增速降至76%,仅为2017年的一半。 3'!*/UnU N6BEl55 & &*; Z(ul&9 )W>9{*4m 恒大、碧桂园、融创是中国房地产领域最激进开发商,近些年都在蒙眼狂奔。 fF^A9{{BS XBm ^7' 2016年恒大以3734亿合同销售金额拔得头等。2017年碧桂园以5508亿元超越恒大,这一年融创也很猛,3620亿合同销售额相当于碧桂园的66%。但2018年H1又回落到碧桂园的46%。 =}%Q}aPp kZ'wXtBYe oA+'9/UY H`nd | 狂奔十年,融创已是强弩之末。尽管碧桂园日子也很不好过,但融创合同销售金额只有碧桂园的一半,想要超越谈何容易。 [tkP2%1 7X8n|NZRH7 别人家的营收 M;sT+Z{ 9>/:c\q+ 虽然2017年融创合同销售金额达到碧桂园的66%,但营收相当于碧桂园的29%。 'H(khS ({mlA`d] .>NPgdI `8kL=%(h 房地产公司结转营收有很大的自由度。假如一个项目预计销售20亿,2016年卖了一半,到手的10个亿可按“客户预付”或“合同负债”的名目归为“流动负债”,待项目售罄再将20个亿结转为营收。如果2016年就想结转这10个亿也很容易:把项目分为一期、二期;一期于2016年销售完毕,10亿销售收入被确认为本年营收。 [6CWgQ%Ue TTJj=KPA 所以房地产公司确认为2017年营收的款项即包含2017年的合同销售收入,也一定会有来自2016年收入,还会有2015年甚至更早年的收入。钱已到手,想什么时候结转为收入都“有道理”。 3Qd%`k Yb?(Q% “营收/合同销售金额”可以被称为“名义结转率”。分母是本年合同销售收入,分子来自本年及往年合同销售收入。打个不严谨的比方,营收是交给老婆的工资,合同销售金额是他的实际收入。多数情况下两者的比值小于1。但也有例外,比如事业不顺,收入下降,为面子拿“私房钱”加上实际工资交给老婆。碧桂园名义结转率就曾高于100%。 >M7(<V SN;_.46k 上市的房地产公司为让财报好,倾向于尽可能多结转,但是要留“地步”。假如来年销售收入增速不理想,可以提高结转率、让营收保持漂亮的增长曲线,本质上是用往年的收入来扮靓本年业绩。 %=)%$n3=-M a *qc 合同销售金额反应企业经营上的进取精神,名义结转率则反应其在财务上的激进程度。比如万科名义结转率从未高过80%,2017年只有46%;2016年碧桂园名义结转率为95%;2017年,恒大名义结转只有62%,2018年H1一下冲到99%。 hR,5U=+M7 ^qNZ!V4T ,|?rt`8)Q A\v]ZN4 别人家的营收达到合同销售金额的99%,为什么融创只有24%? [bjP-pX w|:ev_c| 如今投资人看中top line(营收)胜于bottom line(净利润),融创不是不想多结转,而是另有原因。 #kp+e)F YJ>P+e\o9 花架子 fJ;1ii~ pg3h>)$/ 融创的名义结转率低得离谱,2017年合同销售金额3620亿、营收659亿,名义结转率仅为18%。 $s,(-C m}]\ ^$d 或许因为融创合同销售额增长太快? .q'{3 OE2r2ad 比如2016年融创合同销售额超过1500亿,同比增长121%。假如该财年353亿营收全部结转自2015年的合同销售额,等于结转了51.8%。但2016年碧桂园合同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20%,名义结转率仍然高达68%。所以,高速增长不能理解融创结转率只有18%、24%。 0}q*s! *l)}o4-$ 真正的原因是融创体系里联营、合营公司占比较多,而只有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才能“并表”。 GriFb]ml" .50ql[En 联营模式下,融创持股不足50%,不当家、不做主; 合营模式下,融创持股达到50%,但也是“当家不做主”。 f\~A72- T^S$|d 6*s: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