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工商局公布2017年度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85度C肉松面包用的是肉粉松,涉嫌虚假宣传,被罚15万。
;Y?MbD
f~`=I NrU 当事人和夏(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系“85度C”、“85℃”、“85℃Daily Cafe”餐饮连锁品牌的经营者。
69g{oo 2015年10月起,当事人通过在沪的43家分公司(门店)现制现售相同原料制作的“熏鸡肉松面包”和“辣味香松面包”两款产品,店内商品说明分别为“熏鸡肉松面包,夹着熏鸡肉的肉松面包,微辣,口感有弹性”和 “辣味香松面包,日式甜面团,搭配辣味肉松”。
`t~jHe4!Y 经查,当事人为降低面包的制作成本,以肉粉松为原料制作上述两款产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奉贤区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罚款15万元。
2s\ClT
l#'V
SFm& 肉松粉是什么?福建某食品企业的生产商介绍,肉松是由鸡肉、猪肉或牛肉等肉类除去水分后制成的粉末,但肉粉松则是由豌豆粉混合了部分肉粉等制成,两者的制作成本和营养价值差距较大。
to'7o8Z 于是小编也在某网购平台进行了调查。在搜索框输入肉松,出现的结果里却包含了各种价位的“肉松”和“肉松粉”产品。
+3)r
szb72 以下图中的两款产品为例:
:aesG7=O
~zqb{o^pT 左边的这款肉松,仅仅300g就要卖到120元。而右侧这款“肉松”产品名中明确写着“烘焙肉松”,同时2.5kg的肉松只卖44.5元。
/,Xl8<~# 前者单克售价0.4元,而后者单克售价仅0.0178元,两者价差22倍!
Hc)z:x;Sj
d~LoHp 在这款便宜的“烘焙肉松”的配料表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豌豆粉、色素、食用香精等添加剂。
Xu] ~vik 众所周知,传统的肉松应该是由猪后腿肉,经过炒制生产出来的,生猪肉通过脱水等步骤成为肉松。以今年3月生猪价格参考,每斤猪肉的价格都在15元左右了,肉松的成本可想而知。
2?JV "O= 一位销售福建产的某品牌肉松的商家表示,那种10元一斤的“肉松”大多是销售给“做生意的人”,如“做手抓饼什么的”,“自己吃还是买好一点”。
Lgg,K//g 什么价格的肉松才能买?福建省罗源县一位肉松生产厂家称,肉粉松的“差价”要看里面豆粉和肉粉的比例。他介绍,7元一斤的基本上全是豆粉,混合了食品添加剂做出肉的味道,“这种肉松呈粉末状,口感上差很多”。他们可以生产豆粉和肉粉任意比例配比出的“肉松”,但纯肉的会贵很多,“纯鸡肉的每斤23元,纯猪肉的每斤25元”。对此,批发商解释,“真正肉松的制作成本价较高,基本上2.5斤肉才能生产出1斤肉松”。基本上只要配比出15元一斤的肉粉松,就能“吃出肉味”、“也能吃出纯肉松的丝状感”。
;A*SuFbV 相关链接 'a['lF 5?kfE “85度C”曾多次被曝食品安全问题
?h= n5}Y 记者了解到,85度C这次出现问题并非第一次了,之前“85度C”曾多次被新闻媒体爆出,有消费者在其所售食物中吃出异物。除了活蚯蚓,市民还曾吃出过飞虫、塑料棒、黄色电线外壳等。
{>f"&I<xw ●2016年2月,消费者吴女士在“85度C”福州信和店买了个三明治,放到嘴巴时才发现,三明治当中竟然有一条长约5厘米的活蚯蚓,这让吴女士作呕。对此,商家解释称,蚯蚓可能是在生菜采摘时附在上面的,供应商和店员均未发现,导致蚯蚓留在食物上。
1@F-t94I ●2012年2月,福州的林女士在省府路“85度C”面包坊购买的面包中发现一截黄色电线外壳,店方解释称,电线壳可能是冷面团运到门店过程中掺入的。此事发生6天后,另一消费者李小姐在“85度C”华林店买的起士球中吃出一截长约2厘米乳白色的小塑料棒,虽然店方给了200多元的赔偿,但李小姐对处理结果并不满意。
ju"z ●2014年7月底,市民刘小姐在台江一家“85度C”买的面包里吃到一种透明、类似胶状的不明物体;2014年11月,还有网友报料称,在福州台江一大型商场的“85度C”购买的面包中发现一只类似苍蝇的黑色虫子。
uzy5rA== ●2014年9月,85度C被卷入使用地沟油风波,该事件发生后,在网上引起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有网友留言称,“本来很喜欢吃85度C的甜品,出了这个事现在都不敢买了”
g4IF~\QRVi ●2013年2月,有网友报料,其在泉州的“85度C”钟楼店内拍摄到老鼠啃食面包3分钟的影像。网友也数次报料,在福州、泉州等省内城市的“85度C”门店中,发现有老鼠、蟑螂等在各处爬动。
lB,1dw2(T ===================
e8F]m`{_" 315来临之际,大家一起回贴说下自己知道的一些食品安全黑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