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自己念书那时候,玩心实在是大,老师讲的很精彩,我在下面玩的也很精彩,父母实在没办法给我找了班主任给我补数学,每周的周末,就和另外一个同学一起到老师家里补课,约莫两小时吧。那时候心里就暗暗想,等以后当老爸了,我肯定不给小孩子补课。一转眼,现在自己儿子也已经小学了,可是我食言了,也给他报了晚托班,也给报了补习班。不是小孩子读不好,最重要的就是自己下班到家晚,吃好晚饭小孩子做作业要做到很晚,不如送到晚托让老师叮嘱着做完作业,再订正完回家吃饭。第二,像现在暑假了,同班同学家长交流,基本上都把孩子报了课外辅导班,要么艺术类,要么提高类,这就是羊群效应!归根结底,家长自己的态度是占主动性的,而非老师。看了评论,包括楼主说的,大多都不太严谨,什么是叫听别人说,听谁说?说的这个人是不是教师?教哪个学科的老师?有没有依据?据我所知,教育局抓校外补课手脚管还是挺辣的,一旦石锤了,情节严重一般都是掉饭碗的,我有几个同事的老公老婆是平湖各初中高中主课老师,有英语,有语文,有政治,等各学科。说起补课,他们的话就是,这某几个老师平时课上也是很认真,有一套的,在家长中间也有威信,所以才会放心把孩子交给他们补课。试想一下,平时课上吊儿郎当,课外哪个家长放心把孩子送过去的?所以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念书也是一种天赋,按着牛头吃草,也会适得其反,因材施教才是将来国内教育的阳关道。说着说着就跑偏了,总结一下就是,补课泛滥的原因,家长是有很大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