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兴平湖新仓,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年大学生,前些天,他结束了一年的求学历程,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慢慢消化和琢磨一年中学到的各种知识,期待自己的画技能有更大的进步。 Us\Nmso
z
这位老人读的可不是老年大学,而是在美术界名气响当当的中国美术学院。虽然只是一名进修生,但他已经破了中国美术学院招生年龄上的纪录,是该院年龄最大的学生。 eF(oHn,
这位老人名叫顾幼庐,他怎么能破例进入中国美术学院学习呢?“是他的真诚,特别是扎实的美术功底打动了我们。”中国美院招生处的一位老师这样说。 u"F{cA!B
“我终于圆了自己的美院梦。”顾幼庐说起这事依然有些激动,“我曾经因某种原因与中国美院擦肩而过,这一刻我等了50多年。” dn&484
梦碎美院求学路 ` Nv1sA#C
顾幼庐老人今年72岁,是平湖市新仓镇友联村人,在邻居们眼里,他既是一名普通的农民,也是一名画家。说起求学的经历,顾幼庐直说,可以写一篇小说。 k/M{2Po+
顾幼庐的身世很坎坷,他是家里的第八个孩子,也是最小的一个。顾幼庐的童年一直生活在平湖,直到初中的时候去了海盐念书,因为他有一个哥哥在那里教书。从童年开始,顾幼庐就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各种学习掌握了较为扎实的绘画技巧。在实践的时候,他的一些画作经常出现在黑板报上,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赞扬。 1 XpqnyL&
1961年,顾幼庐初中毕业了,他因为喜欢美术想要报考美院。他来到杭州,报考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院前身),专业课全部都通过了,一切都符合条件,却在政审的时候因为父亲的身份出了问题,他的美院梦破灭了。 kZ0z]Y
“那时对我的打击真的很大。”虽然时间过去那么多年,但顾幼庐提起此事依然有些难过。美院梦破碎了,顾幼庐只得回家种地,成了一名农民。不过,在与庄稼为伍的日子里,他还是没有放弃绘画。后来,他到海盐一所学校教书,教的是音乐、语文等科目,并不是擅长的美术,所以教了几年之后,他还是回到了平湖老家,安心做起了农民,在乡野与笔墨为伴,继续画画。 H~?7:K
对于画画的痴迷,已经贯穿了顾幼庐的一生。画画,虽然不是他的职业,但已经成了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说,这比命还重要。 JkEITuTth
画下熟悉的人和景 t:P]G>)x|
画画不是顾幼庐谋生的手段,但他对艺术的追求从没有停止。他不间断地画画,学习各种技艺,素描、油画、版画,都是他擅长的。 y[/:?O}g4
村里的人都知道顾幼庐,知道他的画画得很好。但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顾幼庐会找到他们,说要为他们每人画一张像。 jItVAmC=i
那是3年前的9月,顾幼庐的画板上开始出现了乡邻的音容笑貌。至此,顾幼庐的画作内容开始关注身边人、身边事。 mYqLqezAA
在那些村民的肖像画中,有怀抱儿童的妇女,有欢颜舒展的老农,有精气神十足的壮汉……每一张都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肖像画完工后,顾幼庐都会复制一张送到村民手中。而村民们看到自己被活灵活现地画在纸上,惊喜和感动溢于言表。有一些老人说,以后这肖像画可以留给后辈,留作纪念。 )m
Ii.
“那么一张人物肖像图,看似简单,其实要画好,是花了我不少心思的,有时候好几天都完不了工。”顾幼庐说,在画完一张肖像后,他会特意加上一小段介绍这位村民的文字,作为肖像绘画的补充。画着熟悉的村民,顾幼庐的心情也是激动的。 6H!l>@a7v
如今,这些画作都被放进了当地的文化礼堂里,成了友联村文化礼堂特有的艺术宝贝,每位参观者看到这些肖像画,都会由衷地发出惊叹。 h^YUu`P
顾幼庐画身边的村民,还画当地的知名景点。前几年,顾幼庐开始以版画的形式展现平湖代表性的景点——“东湖十景”。如今,《西浦鱼罾》《鹉湖春色》《塔影垂虹》《南村书堆》《六桥晴市》等已经全部创作完成,一幅幅旖旎秀丽的东湖风景跃然纸上,令人叹为观止。 z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