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23051
- 金钱
- 113205
- 威望
- 5290
- 注册时间
- 2007-01-09
- 最后登录
- 2025-05-23
|
 苏州宝带桥,我们这里称之五十二、三星桥。 是桥孔多,数不清楚而得名,因此平湖人给名称。 桥长317米,宽4.1米。桥下53孔连缀,桥北有石碑亭和石塔各一座。桥身之长,桥孔之多,结构之精巧,在中外建桥史上所罕见,为我国著名古桥之一。 带桥不仅改善了大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的交通条件,而且因其制造精巧,加上周围有青山绿水相衬,恰似飘动在水乡原野上的一条宝带,更显绮丽多姿。其中三孔联拱特别高,以通大船,两旁各拱路面逐渐下降,形成弓形弧线。全桥构造复杂而又结构轻盈,风格壮丽,奇巧多姿,成为江南名胜。 宝带桥的建造,同中国历史上的漕运关系十分密切,江、浙一带,自古为鱼米之乡,历代帝王无不以此作 漕运 为征敛财赋重地。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隋炀帝开凿江南大运河,将江沂的粮食和珍宝大量运往京都。到唐代,漕运已空前繁忙,但以苏州到嘉兴的一段运河,系南北方向,载满皇粮的漕船,秋冬季节要顶着西北风行进,不背纤是很困难的。可是,纤道在澹台湖与运河交接处,却有个宽约三四百米的缺口,于是需填土作堤,“以为换舟之路”:可是,一“填土作堤”也就切断了诸湖经吴淞江入海的通路,且路堤又会被涗涌湍急的湖水冲决,以桥代堤,势在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