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这孩子是不是得了抑郁症啊?”前段时间,13岁女孩芸芸的妈妈一脸焦急地询问医生,芸芸自从上了初中,就像换了一个人,把她急得也快抑郁了。 e7@li<3>d
(jM<T;4
这位妈妈说,女儿现在读初一,以前是个挺活泼好动的孩子,喜欢唱歌跳舞,也喜欢户外活动,就像最近电视剧《小舍得》里的夏欢欢一样。可是自从上学之后,她一做作业就拖拖拉拉,给她辅导作业也听不进去。一开始她觉得是孩子小,不知道努力,所以经常严厉批评,孩子也只是默默地哭。最近这一年,因为学习和作业的事情母女俩经常会发生争吵,孩子也经常为此发脾气,甚至抠自己的手指,她就怀疑孩子可能是得了抑郁症。 |x &Z~y
bK3B3r#$
2X|CuL{]
“经过我们仔细问诊、精神检查以及进行心理量表评估,孩子不是得了抑郁症,而是得了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也就是我们说的多动症。”昨天,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少心理中心主治医师冯敏告诉记者,所幸在经过药物治疗后,芸芸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情绪问题和自伤行为也有了改善。 ?^LG
hdR
}FPM-M3y
了解多动症 {
EA2
HUj+-
冯医生表示,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多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是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多动症儿童约有30%~60%伴有对抗障碍,20%~30%的患儿伴有品行障碍,20%~30%的患儿伴有焦虑障碍,20%~60%的患儿伴有学校技能障碍。 2BHKS-J*
$brKl8P
N0=-7wMk(Z
她解释到,多动儿童的临床症状波动有时与儿童所处场合不同、从事的活动不同有关。多动症儿童在做作业。从事重复性或需巨大努力的活动及做不新奇的事情时,其注意力的维持最困难。有吸引力、新的情况下或不熟悉的环境中,多动症的症状可减轻。面对连续而直接的强化程序,患儿要比局部的和延迟的强化程序时,注意力的维持情况明显好些。在指导语进行必要重复时,患儿能完成任务,其注意力的维持问题也不大。此外,在没有特别严格的规范和严格的纪律要求遵守的地方,多动儿童与正常儿童几乎没有区别。 i{gDW+N
\s=QiPK
目前,多动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家庭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首选。冯医生表示,有研究认为,药物治疗为主,同时合并心理行为治疗、家庭治疗或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是最好的策略。 [O=W>l
}*iAE>;
那么多动症是否可以预防呢? 7{n\yl?
p{NPcT%&
luW
<V>
冯医生表示,理论上,以下方法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fNGB]%
( "_Q
MWBXs75I
第一,做好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选择配偶时要注意对方是否有癫痫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 fd4;mc1T
p1Q/g Il
6#<Ir @z
第二,适龄结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 r2RBrZ@1
mR" uhm}q
C@%iQ]=
第三,为了避免产伤、减少脑损伤的机会,建议自然顺产,因为临床中发现多动症患儿中剖腹产者所占比例较高。 d,)}+G
$ "Afy)Ir
3PfiQ|/b
第四,孕妇应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宁,谨避寒暑,预防疾病,慎用药物,禁用烟酒,避免中毒、外伤及物理因素的影响。 QT#b>xV)1
8NnhT E
B ,V(LTE
第五,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童年,要因材施教,切勿盲目望子成龙。 }%eDEM
saatU;V
kr^0% A
第六,注意合理营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u\`/Nhn
gf+o1\5t@
5B%w]n
第七,尽量避免孩子玩含铅的漆制玩具,尤其不能将这类玩具含在口中。 z{%oJ_
D899gGe
!q!"UMiG
[attachment=1283172] :I2H&,JT
[attachment=1283173] 6hZ.{8e0
[attachment=128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