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七年(1928)四月,平湖人谢璧城(笔名阿乌)在当时的城隍弄里办了个报社,出了份小报,取名《金平湖》。为什么取这个名呢?因为当时“金平湖”这个名头就是非常响亮的,不过,要是问他知不知道这三个字的含义,其实他也不太清楚,于是,他的老朋友给他普及了一下金平湖的来历。
关于金平湖的来历中,最广为人知确也是最不靠谱的其实就是那个康熙皇帝的“美哉,金平湖”了。
那前人是怎么解释金平湖来历的呢?来看看阿乌的这篇文章:
本刊命名金平湖的意思,早在出版的这一天,向阅者报告过的,昨天偶然碰着老友陈君,对我说,君办《金平湖》,亦知“金平湖”三字之来历乎?余曰未知,请道其详。陈君曰:嘉、道以前,我邑固无金平湖之徽号,自彭植之宰我邑,始有此美谧焉。彭植之者,云南某邑人,邑处边埵,非常贫瘠,后彭以翰林分发浙江,得署平湖县,会当收漕之际,彭固寒士也,见状狂呼曰,“一县而有如许金钱可收入耶!可谓金平湖矣!”所谓金平湖之来历者,即此也。陈君熟于掌故,其语想不诬也。
不过阿乌的文章中提到的彭植之应该是光绪年间的平湖县令彭润章,字泽之,并不是云南人,是贵州人。泽之和植之之误应该是平湖土话差不多,所以听岔了,云南和贵州么,大家习惯了云贵一起吧。这些文中的差错姑且不论,关于金平湖的来历还是可以参考下的——毕竟,多看看各种说法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