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23001
- 金钱
- 113118
- 威望
- 5316
- 注册时间
- 2007-01-09
- 最后登录
- 2025-04-20
|
记得在1971年七月下旬,天气特别热。 接到一个通知:帮公社广播站到县城运水泥杆。
 当时正学习毛主席题词: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
那时农村广播杆大多是毛竹杆,因此用水泥电杆换毛竹杆。 那是夏天,大约3点左右起床,赶到公社广播站,大家摇着6吨的水泥船到县城。大约上午十点左右到县城的铸钢厂,是生产水泥杆的单位。 按厂方要求下午三点左右水泥杆装船,我们只能等。 那时河边根本没有树避阴,船停在水泥桥下面,也就是现在我地报本寺西边的水泥桥。 虽然遮着了太阳,可当时桥面窄 ,船的两头冒过桥面,四面的热浪直冲我们。 口渴了,看到铸钢厂有酸梅汤,前面讨一点喝; 回答——不行。 当时铸钢厂房子也简陋,上面是红色的平瓦,职工每人背后一部电扇,总比我们好多了。 我们口渴了,用碗直接用河水喝。 到了中午,肚子饿了,将放在竹篮子中的饭拿来吃。 气温太高,拿来的饭已经是馊了,菜就是家拿了自家腌的半个大头菜。 肚子真饿,就用河水、大头菜、馊饭充肌。 下午三点开始装水泥杆,装满后再摇船到家,已经是半夜了。
当时可能铸钢厂职工工资也不会高,那与我们农民是天壤之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