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在线


广告合作:0573-85556666
  • 2580阅读
  • 0回复

[其他]防止利用AI技术诈骗(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2962
金钱
113074
威望
5333
注册时间
2007-01-09
最后登录
2025-04-0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25-02-26 21:06:15 , 来自:浙江省嘉兴市
防止利用AI技术进行诈骗需要从技术防范、安全意识提升、法律监管等多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措施:

一、常见AI诈骗手段及识别
1.  深度伪造(Deepfake

   - 手段:骗子利用AI生成虚假视频、音频或图片,冒充名人、亲友或公职人员实施诈骗。  
   - 识别方法:  
     - 观察人物表情和动作是否自然(如眨眼频率、嘴型与声音同步)。  
     - 通过视频通话要求对方做特定动作(如转头、挥手)验证真实性。  

2. AI语音克隆
   手段:通过短语音样本克隆声音,伪造亲友求助(如借钱、转账)。  

   -防范:  
     - 设置家庭内部“暗语”,用于紧急情况验证身份。  
     - 直接回拨电话或通过其他渠道确认。  

3. AI钓鱼邮件/信息  
   - 手段:AI生成高度逼真的钓鱼链接、诈骗短信(如中奖、账户异常)。  
   - 识别方法:  
     - 检查发件人邮箱或号码是否异常(如拼写错误)。  
     - 不点击陌生链接,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  

4. AI社交机器人  
   - 手段:AI模拟真人聊天,诱导情感信任后实施投资诈骗、杀猪盘等。  
   - 防范:  
     - 警惕过于“完美”的陌生人,避免透露隐私或转账。  
     - 使用社交平台的反诈检测工具(如举报异常账号)。

二、个人防范措施
1. 强化隐私保护

   - 避免在社交平台公开高清照片、声音、视频,减少被AI盗用的风险。  
   - 谨慎授权第三方应用获取个人信息。  

2. 多重验证身份
   - 对涉及金钱、隐私的请求(如转账、密码修改),必须通过电话、见面等至少两种方式确认。  
   - 开启银行账户、社交账号的“双重认证”(2FA)。  

3. 使用反诈工具
   - 安装安全软件(如腾讯手机管家、360反诈中心)拦截诈骗信息。  
   - 利用AI检测工具识别深度伪造内容(如微软Video AuthenticatorDeepware Scanner)。  

4. 提升反诈意识
   - 关注警方和权威机构发布的AI诈骗案例(如虚假换脸、AI投资建议)。  
   - 对“高回报”“紧急事件”保持警惕,冷静核实。  


三、技术与社会层面的防御
1. 平台与企业的责任

   - 社交媒体、银行等平台需加强AI生成内容的审核与标注(如标记“AI合成”)。  
   - 开发更精准的AI检测工具,并向公众开放使用。  

2. 法律与政策监管  
   - 支持国家出台针对AI诈骗的法律法规,严惩利用技术犯罪的行为。  
   - 推动建立AI伦理规范,限制滥用技术生成虚假内容。  

3. 公众教育与举报机制
   - 参与社区反诈宣传活动,普及AI诈骗知识(尤其针对老年群体)。  
   - 发现可疑行为立即向警方(如中国反诈专线96110)或平台举报。  

四、总结
AI技术本身是中立的,但需警惕其被滥用的风险。通过**提高警惕性、加强技术防御、完善法律监管**,个人和社会可以有效降低受骗概率。遇到可疑情况时,牢记:**不轻信、不转账、多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