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在线


广告合作:0573-85556666
  • 24189阅读
  • 0回复

[育儿指南]你越催,孩子越慢!暑假试试这招,专治孩子磨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9
金钱
65
威望
7
注册时间
2018-07-30
最后登录
2018-08-3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8-07-30 17:57:38 , 来自:亚太地区
经常有家长问孩子总是各种拖延该怎么办?如果做个排行榜,投票选出最让家长苦恼的教育问题,我猜,“孩子太磨蹭”估计能进入前十名吧。磨蹭,貌似一大顽症,从四五岁到青春期,横扫各个年龄段,很多家长为此头疼不已,无计可施。 0!^vQ  
:())%Xu3  
<Fc @T4Q,  
x-Cy,d:YX  
有妈妈头疼,“孩子作文写好了,让他抄写到作文本上,从早上九点一直催到中午十二点,下午要去上课了,可把孩子作文本拿过来一看,就才刚抄写了第一段。” -wqnmK+G  
I`O)I&KH  
D{4Ehr "T  
有妈妈抱怨,“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做事不专一,不是动动这就是摸摸那儿,就从来没有分分钟搞定的时候……” t mCm54  
5,pKv  
}E}b/ulg1  
孩子边玩边写作业、起床困难、丢三落四、粗心大意,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缺乏条理,规划性差,所以效率低,还容易让孩子情绪烦躁。 ?\eq!bu  
(zm5 4 Vm  
`k>h2(@9S  
讲真,谁家的孩子没犯过拖延症,哪个妈妈没有充当过「加速器」? )kq3q5*_  
Ckelr  
]B;\?Tim  
谁家没上演过日常四大催——催起床、催吃饭、催作业、催睡觉? kCq]#e~wq  
&vy/Vd  
?2#v`Z=L;  
提起催孩子,真是一把心酸一把泪,不但伤了肝肺脾肾,更重要的是还伤感情。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越催越慢呢? @y#QHJ.j  
UX9r_U5)  
7Z(F-B +j  
拖延症可能是“惯出来”的,你得给他一个固定的节奏 d_0r  
:4ndU:.L  
cP4K9:k  
,s?7EHtC  
有件事说出来可能很多父母都不相信,多数做事拖拖拉拉的孩子,都是被“惯出来”的,哪怕你真的打也打了,骂也骂了。 ikSm;.  
|#r [{2sS  
NVTNjDF%s  
想想看,多数孩子在学校都能听懂老师的指令,也都知道课间10分钟可以自己玩儿,上课了就要马上回到座位,听老师讲课。 c]y"5;V8  
{APsi7HYBr  
(Nky?*  
这期间既没有老师一直对孩子大吼:“快点回到座位,快点找出书本,别那么磨磨蹭蹭的……”也没有老师哄着学生,劝着学生:“听话,好好回到座位,真棒,真乖……”。 #..-!>lY  
QzzV+YG$(4  
1b6o x6  
因为孩子们已经接受了上课45分钟,下课10分钟的设定,他们是发自内心去服从的。哪怕上课偶尔有溜号走神,也绝对不会像在家里一样怎么催都不动,一会喝水一会儿上厕所。 XuQ7nlbnq  
S;582H9D  
o9l =Q  
而当我们孩子回到家的时候,固定的作息往往就难以坚持。孩子应该什么时间写作业,先写哪一个科目后写哪一个科目,写多久要休息一下,写多久应该停下来去洗漱睡觉,在很多家庭中都是特别模糊的。这就给了孩子一个钻空子的机会。 |Bv?! sjf  
*=-o0c  
]G0`W6;$]  
他不喜欢的事情,不喜欢的作业,他就一直拖延一直磨蹭,甚至父母催促的越凶,他越觉得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软性对抗父母的强权。 2(, `9  
kg>Ymo.  
*acN/Ca1  
要解决这个问题,千万别寄希望于孩子的自制力、自控力或者“好心情”,一定要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可执行的规划,让孩子把这些固定要做的事情,形成一种习惯。 $7#N@7  
R"au8f.  
Q}?yj,D D  
3E!#?N|v  
合理的利用奖励刺激,孩子会越来越积极 @Gs*y1  
^Ms)T3dM  
(ei;Y~i  
我的一个朋友家的孩子钢琴弹得非常好,有次我问她,陪孩子练琴是不是挺辛苦的。她说“还好,这孩子实诚,给个套就往里钻。” 1-Fz#v7p  
&*}NN5Sv  
y11/:|  
她在孩子的钢琴旁边,放了一个只“抽奖”盒子,盒子里有各种各样的小纸条,上面有跟孩子一起商量的各种奖励: s[V$f vW  
Qo4+=^(  
C3H q&TVf/  
S_z}h  
有物质上的,比如“一盒巧克力”,“一袋酸奶”“假期去迪士尼”“新乐高玩具”,“书店任意挑一本书”…… ?a h<Qf]  
&IQp&  
x<0-'EF/S  
也有非物质上的:比如“休息半小时”,“一集动画片”“指定一位家庭成员跳扭屁股舞”,“尊享捶背券”,“拥抱5分钟”,“再抽一次”…… WhO;4-q)2  
@aG1PG{  
sGf\!w  
她甚至还写了一堆儿子喜欢的卡通人物名称,说是被困在盒子里了,儿子抽出来才算解救成功。 _d8k[HAJ|  
k \|[=  
a:PS}_.  
每次儿子练完琴,就有一次抽奖机会,儿子为了抽到心仪的奖券,练琴也变得有盼头了。 FN#6pM']|  
lF:gQ]oc  
$GzTDq Y9@  
其实奖励孩子这件事,不同教育界人士之间有不少分歧,对于孩子的作用也因人而异。 uc% &g  
"%c\i-&t  
_.xT :b36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我们人类天生喜欢得到即时的奖励,游戏的签到有奖和时不时的爆装备,升级,都是在让我们更有乐趣玩下去。对于有些枯燥的项目,是可以试试奖励的方式的。 0L34)W  
I 9yN TD  
Q]';1#J\  
只是要注意要奖励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跟孩子讨价还价,而且不要经常用物质奖励,最好设置一些有乐趣的,能产生美好回忆的奖励。 AC=/BU3<yc  
ZWC-<QO"<  
He)<S?X-6  
?G5JAG`  
mulK(mp  
AxaabS$\  
让孩子从后果中学习,但别幸灾乐祸 =:+k  
[e2sUO0~r  
+\`D1d@  
拖延,没有积极性这件事,不仅是孩子会有,甚至我们大人有不少也经常拖到截止日期之前才行动。 iY=M67V  
1PMBo=SUe8  
-%&_LE9ZtS  
在不影响孩子健康以及重大事情的情况下,不妨让孩子自己为自己拖延的后果埋单一次。效果肯定要比我们天天唠唠叨叨,耳提面命要好一些。 KfU4#2}  
'L*nC T;  
O7#ECUH  
?fog 34g  
曾亲眼见过朋友跟她家孩子为了刷牙的事情,母子之间拉锯战半个多小时。 $B6"fYiDk  
hcw)qB,s  
[<)/ c>Y  
VrF(0,-Z`3  
妈妈先是问在看动画片的小侄子“你现在想刷牙吗?” 05(lh<C  
孩子说:“我不,我要看动画片” 6]i"lqb  
妈妈:“可是现在到睡觉时间了,你应该刷牙去” rz]0i@ehv'  
孩子:“我才不管什么呢……” {gE19J3  
“你去不去,我数到3” G`9\v=0  
“我不去,就不去”
&%~2Wm  
IT,TSs/Y  
之后朋友有点脾气上来,强行把动画片关了,吼着让孩子刷牙去。小孩倔劲儿也上来,一副我就看你能把我怎么样的表情。 U _~lpu  
}+[H~8)5  
zMfr`&%e  
要不是我拦着,小家伙很可能要挨揍。可是想想看这件事,如果嫂子不能接受孩子回答“不”,为什么要问孩子想不想呢? {emO&#=@CP  
#clPao?r  
m6a q_u{W  
她可以跟孩子提出一个选择“是现在刷牙,还是5分钟以后再刷牙?”,说句“说到做到”就更好了。等时间到了,如果孩子还是拒绝,就和善的拉着孩子的手,直接带到洗漱间。 $XFiH~GI  
uiO7sf6  
FhgO5@BO  
即便依然被不想刷牙的孩子气得要发火,也还是可以诚实的说自己的感受:“我很生气,你不遵守我们的约定,或者你现在去刷牙,或者下次取消看动画片的权利。” U!:Q|':=h  
,3G8afo  
|bQX9|L  
这个后果是孩子自己选择的,少刷一次牙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但是要让孩子知道,拖延是要付出代价的。同理,如果孩子起床、吃饭总是磨蹭,那就看着他上学迟到一次,如果孩子写作业总是磨蹭,就看着他因为作业没做完被老师批评一次。 KzeTf?G  
360V  
$73j*@EQA  
威而不怒,不指责也不评价,就把它当成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一个结果。孩子们会从错误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d}K"dr:W5  
]Dm'J%P0}  
sXzxEhp  
r\y~ :  
1 l'Wb2g>A  
K2T&U$ ,  
☞家长正确的引导,比催促、责骂更有效 Le9^,B@Pb  
Epm\ =s  
K/Q^8%Z  
  • G9s: Wp  
    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
:)v4:&do  
QE&rpF7l{  
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因为孩子真的不知道大人口中的“5分钟”“半小时”“一小时”到底是多长一段时间。 .*u, !1u  
iH& Izv  
OO@ (lt  
于是,你火急火燎地冲孩子嚷:“快点,还有5分钟就迟到了!”而孩子还以为5分钟是段挺长的一段时间,继续慢慢悠悠地该干嘛干嘛。 j2T Z`Z?a^  
@[0zZX2EE  
>9{Gdq[gyr  
像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利用计时器或者闹钟来帮忙,当你要求孩子“5分钟洗完脸”“10分钟写完生字”时,设定上相应的时间,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到底有多长。 Zx(VwB2   
TIg 3'au  
*0)vsBi  
&pS <4  
xrX^";}j  
I_mnXd;n  
:\x)`lu  
  • 7:U^Ki  
    有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对家长要求干的事没兴趣,故意磨磨蹭蹭表达不满。
':8yp|A|  
2R&msdF   
这种情况的话,就要跟孩子好好交流,问清楚他为什么不喜欢这件事,然后你们共同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好得解决办法。 8\m_.e  
]/!#:  
?Kw~O"L8  
  • &B uO-  
    有的孩子磨蹭,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
2f1WT g)  
Vx@JP93|  
比如,写作业的时候东瞧西看,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严重影响了效率。 Hm|8ydNs  
o5gt`H"  
75~>[JM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就问问孩子都有哪些作业、想先做哪一门后做哪一门,提前在脑袋里有个规划。 .g.v  
Rh-e C6P  
n?*Fr sZ  
到家后,不用先急着写作业,先把吃饭、喝水、吃水果、上厕所这一套都弄利索,然后开始写作业,而且在写作业途中不再允许随便吃东西。这样时间一长,能慢慢提高孩子的时间规划能力,保护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效率。 :ND5po#(  
dxkq*  
7aVQp3<  
d\}r.pD  
T:aYv;#0  
SMVn2H@  
>Ha tb bA  
父母若想提醒孩子注意时间,可以尝试用以下几种方式,不必一直催促孩子。 X cmR/+  
 Hu|;cbK  
_}.BZ[i  
  • T]d9tX-  
    将“赶快”变成“我希望” h#9X0u7j  
    G(F }o]  
    * 8n0  
    比如: u1F@VV{  
    赶快,我们还要去下一个地方。 xJ>U_Gd  
    变成 T]\_[e:'  
    我希望我们能在半个小时后到下一个地方,我们车程有15分钟,所以现在差不多要去停车场了。 {-IH?!&v  
z=>U>  
bCY8CIF  
  • (J8 (_MF  
    给孩子提供选择 ^>02,X mk  
    'Z#8]YP`  
    K'.aQ&2  
    比如: fOEw]B#@  
    如果我们10分钟内就能出门,我们看电影就不会迟到。如果不能,要么只能少看前面一段,要么只能明天再看了。
GU'/-6-T  
8^CdE*a  
  • JQQP!]%}  
    直接提醒孩子行动太慢的后果,但是这种提醒最好能够让孩子自己去想后果。 Uk=jQfA*J  
    Fyy)665x/  
    |Id0+-V ?  
    比如: ftB-gItV  
    如果今天你10点还没有到培训班,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M=hxOta  
    让孩子主动思考迟到的后果。 _,:gSDW|  
    (j;s6g0  
  • RnV )*  
    对于已经能够认识时间的孩子,也可以直接用时钟或者手表提醒他,让他看看时间。
/k3v\Jq{  
,$ L>  
  • 6p%;:mDB  
    如果还能进一步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按时完成该做的事情,会更好。 Z-W>WR  
    1w}%>e-S  
    ,)3%@MwO  
    引导性的提问可以是这样的: n>?o=_|uR  
    你有没有想过,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在7:10就出门?
_NQMi4 V(  
X(Gp3lG  
s(W]>Ib  
5Jd(&k8%  
其实当父母不再把孩子磨蹭的状态当成问题时,自己狂躁和焦虑的情绪就会减少。 @l:\0cO  
?s[ kUv+=  
8SII>iL{  
当父母负面情绪减少的时候,孩子更容易冷静,他们的负面情绪也会减少。 coq7La[  
~;nh|v/e  
1e.V%!Xk  
孩子不再被负面情绪影响,他们自己的行动就会更有效率。 /?<o?IR~6  
XnmQp)nyV  
(055>D6  
他们也更容易专注于解决自己的问题。 (LzVWz m  
Coz\fL  
3B#qQ#  
还是那句话,孩子们试图逃避一些不确定的,枯燥的,可能会失败的任务,是很正常的事情。单单是靠着孩子们自己的自制力是肯定难以克服的,我们与其骂他,跟着干着急,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去解决问题,超越自己。 };"-6e/9  
2条评分威望+2
恶魔的右手 威望 +1 - 2018-07-31
jlking520 威望 +1 - 2018-07-31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