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19
- 金钱
- 65
- 威望
- 7
- 注册时间
- 2018-07-30
- 最后登录
- 2018-08-31
|
小学语文简单实用的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5aZ?#TS1 P!apAr %FDv6peH 第一部分:词语 /7)l 22< 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Xsy{7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4.K>U?0FC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fZSC 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tlnU2TT_f (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sIQ{P "GTlJqhk 5ZX P$. 二、动词理解 aB N^J_ 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zlS"dQ
v|&Nh?r ~KW|<n4m 三、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rmn+L),; 答:不能。因为: z~S(OM@olJ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4w\@D>@}H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e;kH,fHUI3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K9*vWoP' (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0-_]=f VJeoO)<j C`Oc%~UkC 第二部分:句子 <h*r 一、句子分析 S{q c1qj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r ^m8kYezQ Hj>(kL9H DhVF^=x$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i Sm
.E fnwhkL#8 <;R}dlBASW 修辞的分析: / mM# nS (1)它本身的作用; yFYFFv\? (2)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L>&o_bzp (3)答题格式:修辞+结合上下文,修辞的作用 lD%Fk3 %l#i9$s kTjx. A、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v|WT m# 答题格式:把XX比作(把XX拟人化)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hn=MOMc "
aEk#W xE2sb* B、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7Ntt#C;]U 答题格式:应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cQ?eL,z 3($ cBC 'nrXRDb C、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V?.')?'V 答题格式: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mip2=7M|C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AO R{Xm D、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oWn0 E、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r^/:M F、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3VSO"kcZ 答题格式: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MYD`P2F oV(|51(f Zt;dPYq> G、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y]'_a r}-si^fo; S^Lu RF]F H、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SEE(G35 8R) 0|v&; N5yt'.d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Ts3O0"[ TQ{rg2_T hLqRF4>L 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CIR$sS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eNwF<0}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_{]\} =@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vpS&w nD8 Qeem@ .d JX,^ 三、仿写句子 Qcy
/)4Hfg 公式: C
V{kP8# ①数清例句的字数。 &^v5 x" 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 y.O% ③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Q1A_hW2 x ","O8'$OC ``zgw\f[% 第三部分:段、篇词语 *[P"2b# 一、标题作用 uX!5G:x]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eb?Fd~WB]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eWgqds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PlA#DZu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bqya"Y 95wi~^^ 9?jD90@
} 二、某段起什么作用 1[;
7Ay 1、开头 kK0.j)( A、开篇点题(照应文章标题) H'Oy._,]t 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r~q(m>Ct6 C、引起下文 {CO]wqEj D、渲染气氛 xzZ2?zWi E、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B#|c$s{ F、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M IGi# R;G"LT /tG0"1{ 2、此段在文中 ,EE,W0/zzM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总结上文,总领下文。 _V.MmA 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_|'e Az va`/Dp)M 6D=9J%; 3、结尾 a7]wPXKq A、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QgR3kc^7/ C、照应题目 %OIJ. D、照应开头 3>~W_c9@ E、照应全文 s9Tp(Yr,k F、引人深思 ho'Ihep,L 2ncD,@ij xF#'+Y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 Z}8khNCYr 公式: t-;zgW5mwF ①写人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h`Y;4 ②记事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ag_RKlM3 ③写景状物:这篇文章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 ④游记:这篇文章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gXNlnh%?S ⑤议论文:这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yobcAV` u6B,V D?Mj<|| 第四部分:写作方法 !nBE[& 一、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rs@ 公式: ,w9:)B7 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2KYtyI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Z7="on4 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g$n-t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NC9S,eSP 5~pQ$- D('
w<9. 二、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L 9C_a 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SJ4+s4!l
<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ef Moi 'v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R7nT,7k.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qU}-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KBe\)Vs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NMM$
m!zg } xy>uT b%-S'@ew 三、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8JFns-5 (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 )F$<-0pT 作用: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 Asy&X (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O^aFIxk 作用: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 MJzY| G2 E4 Un~8N 四、描写手法的作用 t1Zcr#b>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j_\?ampF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 _x2i=SFo*$ 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YLx4qE 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J06H&/k 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N4xCZb 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1Z h4)6x KkIgyLM f*:DH4g }B 3、公式: |#Gug(' 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Fuz'! 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6w"_sK?
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M3 TsalF 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k6}M7&nY R [[
#r5q @{X<|,W9w 五、环境描写的作用 C-}@.wr(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mr6 ~8I 2、公式: Hdn%r<+c 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Z]QpH<Z 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jQ"z\}Wf ③……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4eRV?tE9 mnG\qsKNLK xnR;#Yc 六、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 \Fs+H,S< 公式: pef)c,U$ 1、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 tQ@%3` 2、……描写了……,为下文写……打下了伏笔。 \U?$ r[P gfW_S&&q @mJ#~@*( 七、巧设悬念 UqA<rW 公式: UG!528;7 1、在文章开头找出作者所设的悬念(关键词)。 1Mtm?3Pt 2、……,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r=J+ Z)7|m ~0 PR>QJ 八、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 UA8*8%v 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h-W&i7 dPm_jX (v)/h>vS 九、插叙的作用 ZHN@&Gg6)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w<P$)~6 2、公式: ……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WXj
iKW( m-v0=+~& MmbS["A 十、称谓变化 ^E#i5d+'N 公式: V?zCON 1、找出人物称谓的变化词语。 4pJ #fkc^ 2、采用第一人称,亲切、真实。 5fT"`FL? 3、称谓变化也反映了情感的变化。 \ ";^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