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33
- 金钱
- 5
- 威望
- -15
- 注册时间
- 2018-03-14
- 最后登录
- 2019-12-21
|
当你总对孩子说 “快点,快点!” 孩子会更想慢下来 i:jXh9+
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
f-hI 大部分的父母可能都有催促过孩子,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我们会对孩子说:“快点快点快点!” ~%>i lWaHB Y(7&3+'K E<3xv;v8r 为什么要接连说那么多“快点”?似乎一个“快点”都不足以表达内心的着急,但是孩子也没有快起来呀。 v\?J=|S+ Fik;hB ]`x+wWe 有位网友在微博说: hfY/)-60o ma*#*4 k0V]<#h87 3<$Ek3X "M
iJM+, 小时候吃饭,听到大人说得最多的是:慢慢吃;出去玩的时候,听到大人说得最多的是,慢点走、别跑。 BI)C\D3[
p )JR5z dE,E,tv 但是稍大一些的时候,听到最多的是: TM#L.xPMf p! :oT1U ^|Fy!kp - 快点吃, _dk[k@5W{'
- 快点走, >@ 8'C"F
- 快点做作业, 8TB|Y
- 甚至还有快点玩…… "QXnE^
Ij4q &i" mTX:?> q6-o!>dLQ UwS7B~ 8/)\nV$0Y =
>TU 同样是这个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要他慢,大一些了,又要他快…… 18F}3t?? 6?M/71 RA<ky*^dr 孩子会困惑到底是要快还是要慢?也许,是我们成年人太过注重孩子在我们眼里的样子,而没有看到孩子本来的样子。 ZJ2
MbV.6 =bD.5,F) >uYQt~s tb~E.Lm\ 当孩子没有成为父母眼里的样子,孩子的行为,可能就成了父母眼中的问题行为,甚至,因为长期处于父母的投射下,孩子的行为就真的演变成了问题行为。 cb)7$S +fboTsp% H KQ]sUNH 当我们太过注意孩子的问题行为,觉得有问题就需要修正,但问题行为的背后,往往是亲子关系出了问题。 @uRJl$3 这也说明了一个现象:孩子与成年人一样,都处于同样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中,孩子在适应成年人的生活状态,孩子需要跟着成年人的节奏走。 [nV BnB Fw-Rv'\ hv#$Zo< D^%IFwU^ 大人们总是会希望孩子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做事。 BXdk0 lJFy(^KQG, 孩子吃饭吃得慢的时候,有些家长忍受不了,于是拿起勺子给孩子喂饭。 s1cu5eCt 和孩子一起逛动物园,孩子还在看着这个动物,家长就催促说看了很久了,该往下一个景点走了。父母之所以不停地催促孩子快点,正是因为父母觉得孩子的磨蹭,打乱了自己的节奏。 1ds4C:M+< 7M~ /
q. z-gMk@l 所以父母必须处于主动地位,要求孩子跟着成年人的节奏走,却不曾想过,这样会打乱了孩子自己的节奏。 eJ45:]_%I@ *Xk5H,: \)uA:v 成年人和孩子的节奏是不一样的,这有明显的生理差别、智力认知差别。 >&+V[srfD l([aKm# 9;{(.K 孩子很难达到成年人眼中的快,而且这个快是个主观题,爸爸和妈妈的标准不一样,妈妈这次和上次的标准又不一样,多快才算快啊? T:{&eWH 9Xg7=(# FvVC 2Z 孩子没有办法认识到,父母要他快究竟是要多快,所以孩子也很难变快。 BrSvkce e'$[PF *\'t$se+ 为什么会越催越慢呢?
hq{{XQ 如果从父母的动力来看的话,孩子的慢,不仅打乱了父母的节奏,而且把父母心中对孩子理想状态的想象给打破了,这会给成年人带来一种失控感。 =6ru%.8U, %b*N.v1+ 7/hn%obC 因为我们都不想让事情处于失控状态,更不想孩子变成我们不喜欢的样子。 $-UVN0= &UnhYG{A yKj}l,i~8 学习本该是孩子的事情,但是父母为不失控,为了自己的自恋,过多的介入孩子的成长节奏。 H0"'jd iQ
Xlz]' 1\@PrO35J 因为家长边界不清,于是孩子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角色,也会困惑,什么才是自己的事情? -DHzBq=H <v -YMk@ %Jh(5 如果这是我的事,为什么我不能选择和控制?为什么需要按照父母的节奏走? !`Kg&t [&V diu"Nt H:hM(m0?q 家长的介入,会让孩子的自我功能被削弱。 s/hWhaS< *8,W$pe3 原本孩子只是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因为父母的介入, 孩子的重点就不是在做好事情上面了,而是变成了找寻自我的内在斗争:是自我功能被父母外包,还是为自我权利去做斗争? r{r~!=u , 2#Q> 如果“快”是你的,那“慢”就是我的,磨蹭的孩子,通过时间上的延长,来拓展和确认自我范围,于是,孩子就变得越来越慢,因为他会觉得,“慢”才是他自己,快的都是父母。 V0>[bzI ]3,9."^ zT)cg$8%fY 所以有这么一种有趣的现象,有些老师的孩子,学得最差的科目就是自己所教的这门。因为数学老师过于在意孩子数学的成绩,孩子就会有种自我被入侵的感觉,为了和父母有所区别,所以孩子想用自己的差和父母的好产生对比,以此找到自我。 @R`6jS_gK !?ZR_=Y% [8Y7Q5Had 但是,在这场斗争中,孩子无论怎么样的选择,都是不如意的。 Ot47.z `!N}u G.L}VpopM [align=start] - 赢了,做自己了,就变成是一个磨蹭的人,因为认同了家长的投射,不由自主的成为了自己并不喜欢的样子。但是没办法,只有这样能和父母区别开来,他们是他们,自己是自己。 Q .Nw#r+m
R3og]=uFzm <h9nt4F [align=start] - 败了,不做自己,听父母的,就有种自我边界被侵占了感觉,就算是“快”,也是被他人要求以后达到的。 b1#C,UWK
,h1\PT9ULY a_S`$(7k 所以,经常被打乱节奏的孩子,要么学会了取悦他人,学会了优先满足他人的愿望,要么却因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感到自己是不好的,认为不好的才是自己。 I>nYI|o1 GO2q"a V]J"v#!{ 这都容易让孩子丧失真实的自我。 <S7SH-{_\ #Swc>jYc ~x9J&*zxM 怎么办? .^=I&X/P lbt8S.fx Xux[ 一. 尊重孩子的磨蹭 `qmwAT :35h0;8+ 适当的催促孩子,可以帮助孩子适应外部世界。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中有过多的催促时,通常是父母自身的焦虑。 R2~y<^.V`Y iB
W:t !4+Die X 当父母不能看到自己的焦虑,就容易将焦虑投给孩子。经常被父母催促的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甚至认为是自己的问题,找不到自我的存在感,甚至为了找到自我,故意要和父母反着来,所以孩子越催越慢。 9Cd/SlNV2 6|q"lS*$S iT{4-j7|P4 二. 明确父母和孩子的界限 &D[M<7T fgL"\d} 分清磨蹭是谁的事,结果由谁来承担。 &uE )Vr4 R YC 4c-M GFPrK9T 孩子迟到了,那么迟到的责任由他自己承担。孩子只有在体验到磨蹭给他自己带来的损失之后,他才会有自己的动力去快起来。因为这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WG A&Lr tx[;& ; d m"R0> 当孩子发现,自己要去承担这些的时候,他的自我功能也就回到了自己身上。 ~cp=B>*( ;0kAm
Vy tgCp2`n )?radg 三.用你的言行引导孩子的言行 "4WnDd5" /2T
W?a 当孩子磨蹭时,家长会引出焦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好像就是吼孩子,甚至是打骂。但这往往会把孩子吓住,他们这时候的快,是因为害怕,不是发至内心的动力。 f@ |[pT )vOBF5 ejR$N!LL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比如借助闹铃,提醒孩子事情大概所需要的时间长短,共同完成一些事情,做什么事用多长时间,让孩子感受成年人对时间的观念和行为方式。 k]:`<`/I_ =/a`X[9vI 4.,|vtp ] H;E(1iU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里描述到: lU
Zj
z6M5'$\y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 w)S 4Xi= -:d{x# Gev\bQa 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GblL 0B9FPpx? : J&h59dm-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X:`=\D Xp<O
孩子有自己学习和探索的节奏, 或者我们可以试着 去感受和理解孩子。 \6a' p
Q,
或者, 我们也可以试着 不再对孩子说“快点,快点”。 ;sYDs71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