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19
- 金钱
- 65
- 威望
- 7
- 注册时间
- 2018-07-30
- 最后登录
- 2018-08-31
|
小学语文简单实用的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U=Ci rR#Ditn^ )e,O+w" 第一部分:词语 m|qktLx 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O9sEaVX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R0f--;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8XB[CbO 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kJ_8| (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QC1l@[sM s;Gd`-S>d ~_D.&-xUF 二、动词理解 "ntP92 8 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9aJIq{ `E c;$4}U4 E7MSoBX9M 三、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FzJ7 OE| 答:不能。因为: Z]]Ur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_?I{>:!|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AzOs/q8O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xmvE*q"9] (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jc& Fk P"Al*{:J 2]5{Xmmo9 第二部分:句子 @vt.Db 一、句子分析 aaR& -M@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w*ans}P7
-BSdrP| g|>LT_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hF,|()E[ "r-P[EKpL (.ir"\k1( 修辞的分析: +P2oQ_Fk`9 (1)它本身的作用; U-I,Q+[C[^ (2)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x}"aJgl (3)答题格式:修辞+结合上下文,修辞的作用 gA!@oiq@ VLez<Id9( %tyo(HZQ A、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p%3z*2,( 答题格式:把XX比作(把XX拟人化)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J ay" GXtK3YAr "B_3<RSL B、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8=|<vt 答题格式:应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vI`u[P 7 $e 6H|j@ 4 O!2nP C、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PIm 答题格式: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e2l@@#oy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Qn!mS[l D、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hO=L|BJ?I E、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_B0(1(M<2 F、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l_^SU8i57 答题格式: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RsrY4P I,{YxY[$7 5qb93E"C G、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t}YcB`q) aOwjYl[?p X8$i*#D H、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4l2jY 7FG;fJ;&NZ &
o5x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Wo1xZZ {%R^8 Re,;$_6o 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x}+zhRJ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o}U"b<+Ra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CfslhO{j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IL*}M! Q/+`9z+c ^+_rv 三、仿写句子 X4
Arn, 公式: gM&IV{k3 ①数清例句的字数。 QqA=QTZ} 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 +OE!Uqnt ③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fMUcVTFe F8f}PV]b h_%q`y , 第三部分:段、篇词语 7Y5 r3a}% 一、标题作用 Y[{:?i~9,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w4U,7%V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v8p<JfB`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S99|1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D=0YLQ*rP 4S<M9A} J}#gTG( ' 二、某段起什么作用 0MW W(
; 1、开头 %QezC+n A、开篇点题(照应文章标题) g#J`7n 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6 c_#"4 C、引起下文 t6DSZ^Zq D、渲染气氛 K^u,B3 E、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YB 38K( F、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C1lP)S5 VdlT+'HF pU$k{^'UK 2、此段在文中 8xPt1Sotq[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总结上文,总领下文。 $w0TEO! 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4q}+8F`0F e4S@ J/D =;rLv7(a 3、结尾 ?jmP]MM A、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ldA_mj{ C、照应题目 .-d'*$
yJ D、照应开头 h?mDtMCw2 E、照应全文 vK',!1]y F、引人深思 V8^la'_j B9maz"lJ 5Gz!Bf@!!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 `6Bx8CZ'I 公式: *w+'I*QSt~ ①写人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Q{l,4P ②记事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Gq:mHi ③写景状物:这篇文章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 ④游记:这篇文章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l0qaTpn ⑤议论文:这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uc/| c D:z'`v0j Z`Y&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