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初中,有几个节点是我们重点关注的,一般家长和孩子比较关注的就是入学考试和中考。
\>eFs} Y/ 8wS9%+ 其实,还有一个决定孩子整个初中乃至以后的关键期,就是初二。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变化,一旦没有适应好,都可能带来极大的问题。
HOPsp =4x-x nA 这篇文章,针对初二出现的大部分问题,做了详细的解读,希望家长和同学们都能好好看看。
C|ou7g4'p %ZlnGr y2C/DyuAY| 先来看看一个初二孩子的日记:
\g@jc OKU L\<J|87p? 我今年上初二,初一时成绩还是挺好的,虽然不算很努力,但都在十几名左右,最差也是30名,但是后面也有两次进步到前十啊!
%cMayCaI!@ J=DD/Gp 可是从初二第二次月考后成绩就一直在退步......
'Cywn^Ym# %__.-;)o 从第9名到20名再到25名!是不是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初二是分水岭?好的上去了,不好的就下去了......
abV,]x&.0 6tM@I`l 现在准备期末考了,我一退再退,昨天老师找我谈话,本来我还对自己充满希望,但是被他这么一说,我越来越没信心了!
.aIFm5N3? T~N877 他说我学习没效率,没方法,没条理,这样学下去会越来越累。
%x$mAOUv 0I.! 他说从看我每次都是掐着秒进学校,可以看出我是个没有时间观念的人,叫我以后列张表做事.......
'VY\ut )4/UzR$ 我知道,他说的是对的!我真的是个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w }% ?WS 我总不能控制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晚上回家之前本来是信誓旦旦的,说今晚一定要好好学习,结果第二天又去抄作业了。
9**u\H)P6 A'? W5~F 我都对自己无语了,每天都是如此循环.......
D-5~CK4` ~/R}K g( xWty2/!h 看了这位同学的日记,有没有觉得跟自己的感觉很像?初二是中考前关键的转折期,稍有不注意,就会对之后的整个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
0h 2MmI# uFi[50 ^m^,:]I0P '8Lc}-M4 为什么小学和初一成绩很好,
S>?B) 一到 初二 就下滑?
`JG7Pl/ih EY!P"u; 1.学习的逻辑思维还没有转化过来
$%J$ o Bp.|8- 小学是人的一生比较平稳的时期,一般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只要学习努力,听老师和家长的话,取得好的成绩并不太难。在小学时期,“语数双百”司空见惯,90分以下一般就算差成绩了。然而,就在这“美好”的背后,不少学生在小学时期就已经种下了“初二分化”的种子。
5 s2/YG= e-o$bf% 如:学习方式属于死记硬背的、凭“小聪明”但学习习惯不好的、知识面很窄等。
!]WC~#|{B ok9G 9|HA 这种类型的分化不是“智力分化”,但会造成“智力分化”。不是学生不聪明,而是视野太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习惯出了问题。
%6<2~ *FoPs 学习的实质并不在于知识量,而在于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A}n5dg0u AwGDy + 对知识的简单应用是“浅层次思维”,进行抽象逻辑思维是“深层次思维”。
j: B,K.: E@;v|Xc 初二的教学内容和以前相比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为主,变成了“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为主。
1 ^=[k 4=n%<U`Z/ 学生的“思维准备”在小学没能做好,到了中学仍然按小学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和思考,当然会变得很吃力,于是就被分化下来了。
27jZ~Bp$ 0 :1ldU
4 2.初二是厌学情绪的高发期
12%4>2}~> -
e"XEot~ 很多家长不明白,孩子在小学和初一时,上学很听话,老师留的作业按时完成,家长嘱咐的话也听得进去,为什么一到了初二,孩子却开始讨厌学习、讨厌写作业,并且对于家长叮嘱的一些话,也开始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抗情绪呢?
8 K>Ejr |teDe6\m 其实,开始厌学,表明他已经开始思索学习的意义了。如果他找不到自己为什么要学习的原因,那自然就不愿意坚持下去,就会厌学了。
k+&1?] SxCzI$SGu 低年级的时候,同学们的独立思维还没有形成,不会主动思考问题,所以,他们才会更多的依赖老师和家长,认为老师和家长说的话都是对的,都应该听。
,_t}\7 ;]h:63S 升入初二以后,思维能力开始快速发展,并且有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不再想先问爸妈怎么办,而是他自己会在心里想:这件事为什么会这样?我该怎么办?
FUTDR-q O 'r?OzFtxh 放在学习上就变成了: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不好又能怎么样?
g7W\
& I*)eP|| 3.没有养成中考要求的学习习惯
ma4r/8Q 1]XIF?_Dm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
j2|!h%{nI lf9_!`DGV 有一部分学生较聪明,在小学学得很轻松,所以不需要十分努力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这些学生常常会因为聪明而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扬。
*C?x\.\C > 'KQL?!F 他们错误地以为,取得好的成绩,原来如此简单,不认真不努力也可学好。养成了做事马虎,不求胜解,怕吃苦等不良习气。
Pi|oO-M oWc
+i U( 但到了初二就完全不同了。初二一年的知识量要超过整个小学六年的两倍。
Ti9cN)lq& 3/hAxd 这时,不努力是绝对学不好的。
/2!"_?<L :WnXoL 由于学生刚进入初二,心理发展不成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困难面前,找不出或不想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取自我安慰,自我放弃。
&U/~*{ QCWk[Gx 又由于学习的长期性,需要学生坚持不懈地学习,但部分学生缺乏起码的意志和毅力,怕吃点苦,怕受点累,就产生应付的心态,造成学习不扎实,成绩下滑就是必然的了。
cM'5m 4)nQBFX dQL!
>6a 初二的学习要 注意 哪些问题?
OG}D;Ew ;w}5:3+ 1
w]0jq
U6 2
gBG.3\[ 请输入标题
S\UM0G}v 区分主次轻重
+nslS:( +#<"o#gZ 数学、语文、英语、物理要作为重点来安排学习,除了上课认真听讲,课后70%的精力要花在这些主课上。
RsDI7v )Z 3fytY 初二时,每门主科应有一本课外辅导书,课外适当做一些练习题还是很有必要的。
Qmh*Gh?v wbId}! 2
WH$
Ls('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5~[G%G4 S. OGLLprp 早晨,人的记忆力最好,适合读英语,记单词。白天的自习课,安排给数学、物理,这时候解题效率高一些。
jQ31u $bKa"T* 其他时间就要留给语文了,可以多读些课外书,遇到好文章和好的语段,应该抄下来以积累素材,在写作文时会轻松很多。
Fw5r\J87c W}1h~rNy 晚间复习时切忌打疲劳战,可以听听音乐,做一些不太剧烈的室内运动,放松自己的心情,学习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
|KC3^ Kn9,N@bU_ 3
CQ3{'"b 听课准备
)FqE8oN- #B)`dA0a 有准备地进入每一堂课,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听课。
tgYIM`f :PaFC{O)* 根据课程表的安排,有针对性地预习弱项课程,预习时要弄清下一节课的内容,其中哪些是清楚的,哪些是模糊的,哪些是不懂的,由此确定出听课的重点。
}a_: oR m"vV=6m|\ 课后进行总结,归纳出所讲知识的框架,然后做相关练习。
[@/[#p Va/p
4
jr:LLn#} 善于交流学习
k\}qCDs .9g\WH#qD| 消除不好意思的心理,多和同学们交流,在讨论中发现他人的好思路、好方法、好心态。
/qL&)24 qQ6NxhQo
这种近距离的交流会使你和大家融为一体,学习心理压力会减轻。同时,学习心态放轻松,听课效果会很快提高。
9aC>gye! HF\L`dJX? 5
tI C_/
6 “习”的作用
q&
Vt* Yazpfw 7'd 学习,“习”的作用决定了学习结果是否有好的成效。每次听完课,阅读一些相关的辅导资料,做一些相关的习题。
`czXjZE L4;n$=e 现在的辅导资料很多,哪一种适合自己的情况?在书店的辅导资料书架前大致阅读一些,感觉哪本自己看起来很舒服,就用哪一本。如果还感觉不准,可以咨询老师
2s6Hr;^w.1
:7!/FBd
3)g1e=\i$
O'-l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