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8
  
- 金钱
 - 26
 
 - 威望
 - -9
  
- 注册时间
 - 2018-07-30
  
- 最后登录
 - 2018-08-29
  
 
 
 
 | 
 
 
八年级上册  QE=Cum
    2fFNJ  一、从世界看中国 rm1R^n     [/6$P[  (一)辽阔的疆域  9Rb-QI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t A\N$    lVARe3#  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iG6 ^s62z7  ① 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邻国14个(东chaoxian、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印尼、不丹,南部缅、老、越。)  Gxy>aS3    C>:F4"0  ② 我国领土四至:最北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最南是曾母暗沙(南北纬度相差49度,距离相离5500千米,因而产生了季节差异);最东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西是帕米尔高原(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  S%kE<M?    X+?*Tw!\  ③ 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领海及内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我国最大的盐场是长芦盐场,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  05=O5<l
    ~;Ss)d  ④ 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F,%qG,    v}+axu/?  3.行政区划行政区: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三级:省、县、乡,我国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fzvK+    }sd-X`lZ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WFjNS'WI_     ` {k>I^Pg  本节重点:熟记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位置分布与大概轮廓(即课本7页图1.7) L!3{ASIN0    nwOr  (二)众多的人口 "z=A=~~<{  1.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12.95亿,占世界人口1以上,我国人口增长较快,我国人最多的省是河南省,人口最少的省是澳门,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面积最小是澳门。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Op~sR ^ez    +}I[l,,xy  ① 我国人口的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东多西少。决定了我国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 b+[9)B)a?  ② 会计算人口的密度(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人)/该地区的总面积(平方千米)) 	j/#kO?    |\XjA4j  2.人口东多西少: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500-600人每平方千米),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10人每平方千米),面积57%,人口仅占6%,东西人口分界线: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V`pTl3    [qIi_(%o  (三)多民族的大家庭 &z
1A-O
v  1.民族构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数的92%,其它55个民族占总人口的8%,所以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多万人,人口400万以上的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 B[S.6"/H    ]Qkto4DQ5  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XTsL    &!N5}N&  3.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j
'Ogm7"    818</b<yn    \#m;L/D  二、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 bqsb	(C    gupB8	.!  (一)地势和地形 &:S_ewJK7  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P61q\2Z    T9*\ITA  2.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 " 5synfO  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 +r2E5s  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P23活动1——4) iL/(WAB_od    |Rhx&/  3.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有青藏高原;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掌握:课本P22图2—2、24页图2—4 HP3~.1Sp    \-#~)LB]M  4.我国的主要山脉:  -EF(J  ⑴ 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h1VCyoR*  ⑵ 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L<1"u.3Z`}  ⑶ 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多在我国西部。 'R*xg2!i  ⑷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h0-qW  ⑸ 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wI1[I    k#c BBrY  6.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	B=x-G.  我国的三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4CW/  我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b+OLmd    h<Yn0(.  7.山区面积广大 uQ vW@Tt    \Y
Cj/tG8  (二)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Hm-+1Wx  1.我国气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约50℃);夏季南北温差不大,(仅12℃)全国普遍高温。 ~V`D@-VND    I{_St8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北→南)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高原气候区)。 |n}W^}S5    >#$(M5&}-  3.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空间(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SL	hki)|    c1jHg2xim  4.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分为四大干湿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p<Ah50!B    l(v$+  5.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是以夏季风能够影响的地区为标准划分的:其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P39图2——21) )gmDxD
^C    ga4 gH>4  6.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Jk}L+Xvv    Bag2sk  7.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XnG.T{0|  东部地区: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h9UV    SV<*qz  (三)河流与湖泊 uZ]B ?Z%y#  1.知道内流区与外流区的概念及界线(季风界线)知道我国的主要河流。 l0U6eOx    bL)g+<:F  外流区域: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 5y(irbk7  分界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占全国总面积:2/3 x/[i	&Gkv    Q=	+	Frsk  2.主要大河         L`R,4mI.W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 1_fFbb"  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 =<O{t#]  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bv\V>s    OV7vwj/-  3.黄河的治理 tmRD$O%:    >m:.5][yu  4.黄河概况: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呈巨大“几”字型,向东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九省区,注入渤海;黄河上游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龙羊峡),中游则修渠灌溉(塞上江南宁夏平原),由于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致使下游形成地上河。  o*qEAy?    q&<#)#+  5.长江概况: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东雪山西南侧(正源沱沱河),流经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省区,注入东海。(P53图2、36)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上游:源头——湖北宜昌;中游到江西湖口;下游至入海口) YQ,IdWav    Zv7@  6.开发: W ;P1T"*A  (1)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上游河段(源头——宜宾段和三峡段),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量占全国的一半。 /I7sa*	i    c72Oy+#  (2)黄金水道:①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②干支流航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的2/3,货运量约占全国的60%。 u5H#(&Om    w_KGn17  7.治理: #_2V@F+,  (1)长江洪涝发生原因: j72cSRv  ①夏季降水集中,汛期长、水量大; Jtd@8fVi  ②有三大洪水来源(宜昌以上的长江上游干支流;中游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汉江); "2HRuqf  ③社会原因:围湖造田、滥伐森林、陡坡开荒等) 1.p?P]
.    .x(&-  (2)治理措施: ,h#!!j\j6  ①加固江防大堤; htX'bA  ②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 cQ6[o"j.  ③修建许多水库; ?OZbns~  ④重点治理一些河段(如荆江,川江等);  ,H1J$=X'  ⑤在长江上游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禁止乱砍滥伐森林、滥垦草地、过度放牧、破坏生态环境; @Sq=#f/=  ⑥禁止围湖造田,政府应实施平垸行洪政策,落实移民建镇计划,帮助农民发展替代产来,减少抗洪压力; }E*d)n|   ⑦教育人们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UciWrwE  ⑧建设一些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 !Ya
+    ,\+tvrR4X  8.京杭运河:  >:W)9o	  (1)起、终点 :北京到杭州    地位:世界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长度:1800千米       cuq7eMG6z  (2)经过省、市:京、津、冀、鲁、苏、浙     沟通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x3PeU_9  (3)航运量:浙江、江苏境内的运河段,仍是重要的运输线,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 @tEVgyN    DECX18D    R>/M>*C  三、中国的自然资源 vEtogkFA"    }ebw1G  (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7/PHg)&
  1定义: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能的都是自然资源。 |GdA0y\v*}  2.分类: M0=ZAsN  (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w?jmi~6  (2)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石油、矿产资源等) Q,#M
0  3.特点:资源丰富,人均不足 g#9w5Q    <j:3<''o  (二)土地资源 Pu/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