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19
- 金钱
- 65
- 威望
- 7
- 注册时间
- 2018-07-30
- 最后登录
- 2018-08-31
|
经常有家长问孩子总是各种拖延该怎么办?如果做个排行榜,投票选出最让家长苦恼的教育问题,我猜,“孩子太磨蹭”估计能进入前十名吧。磨蹭,貌似一大顽症,从四五岁到青春期,横扫各个年龄段,很多家长为此头疼不已,无计可施。 Z{*\S0^ST sJKI! YP oSRA L /PVk{3 有妈妈头疼,“孩子作文写好了,让他抄写到作文本上,从早上九点一直催到中午十二点,下午要去上课了,可把孩子作文本拿过来一看,就才刚抄写了第一段。” Lj({[H7D! &$+AXzn cZ,b?I"Q% 有妈妈抱怨,“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做事不专一,不是动动这就是摸摸那儿,就从来没有分分钟搞定的时候……” RU|Q]Ymx Xg6Jh`` -OV&Md:~ 孩子边玩边写作业、起床困难、丢三落四、粗心大意,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缺乏条理,规划性差,所以效率低,还容易让孩子情绪烦躁。 4Z3su^XR Ov@gh
kr 1C+13LE$U 讲真,谁家的孩子没犯过拖延症,哪个妈妈没有充当过「加速器」? KYm0@O>; {p2!|A&a iqsCB%;5 谁家没上演过日常四大催——催起床、催吃饭、催作业、催睡觉? l$KA)xbI RHW]Z
Pr< `bq<$e 提起催孩子,真是一把心酸一把泪,不但伤了肝肺脾肾,更重要的是还伤感情。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越催越慢呢? FaAC&F@u w7L{_aom g&L!1<,
p ☞拖延症可能是“惯出来”的,你得给他一个固定的节奏 h4gXvPS&r Z-%\
<zT M-VX;/&FR \doUTr R 有件事说出来可能很多父母都不相信,多数做事拖拖拉拉的孩子,都是被“惯出来”的,哪怕你真的打也打了,骂也骂了。 8S
TvCH"Z_ '@v\{ l lf|FWqqV 想想看,多数孩子在学校都能听懂老师的指令,也都知道课间10分钟可以自己玩儿,上课了就要马上回到座位,听老师讲课。 sI=xl E_rI?t^ H*n-_{h"t 这期间既没有老师一直对孩子大吼:“快点回到座位,快点找出书本,别那么磨磨蹭蹭的……”也没有老师哄着学生,劝着学生:“听话,好好回到座位,真棒,真乖……”。 @mCEHI{P &ANf!*<\E &u."A3( 因为孩子们已经接受了上课45分钟,下课10分钟的设定,他们是发自内心去服从的。哪怕上课偶尔有溜号走神,也绝对不会像在家里一样怎么催都不动,一会喝水一会儿上厕所。 >>r(/81S `7E;VL^Y1 ~12EQacOT 而当我们孩子回到家的时候,固定的作息往往就难以坚持。孩子应该什么时间写作业,先写哪一个科目后写哪一个科目,写多久要休息一下,写多久应该停下来去洗漱睡觉,在很多家庭中都是特别模糊的。这就给了孩子一个钻空子的机会。 ,>a&"V^k %@b0[ZC WCZjXDiwJ 他不喜欢的事情,不喜欢的作业,他就一直拖延一直磨蹭,甚至父母催促的越凶,他越觉得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软性对抗父母的强权。 i}f"yO+Q+
gjyYCjF LBeF&sb6 要解决这个问题,千万别寄希望于孩子的自制力、自控力或者“好心情”,一定要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可执行的规划,让孩子把这些固定要做的事情,形成一种习惯。 LENq_@$ |d2SIyUc
Pm6pv;WK [>I<#_^~ ☞合理的利用奖励刺激,孩子会越来越积极 NWESP U):w M)Z7k/=<P ),%%$G\ 我的一个朋友家的孩子钢琴弹得非常好,有次我问她,陪孩子练琴是不是挺辛苦的。她说“还好,这孩子实诚,给个套就往里钻。” k=$TGqQY? uo9B9"& c^xIm'eob 她在孩子的钢琴旁边,放了一个只“抽奖”盒子,盒子里有各种各样的小纸条,上面有跟孩子一起商量的各种奖励: ,Zx0%#6 LVM%"sd? Wu/]MBM n`_{9R 有物质上的,比如“一盒巧克力”,“一袋酸奶”“假期去迪士尼”“新乐高玩具”,“书店任意挑一本书”…… |l^uEtG 3DX*gsx( ,_ H:J.ik 也有非物质上的:比如“休息半小时”,“一集动画片”“指定一位家庭成员跳扭屁股舞”,“尊享捶背券”,“拥抱5分钟”,“再抽一次”…… 8Al{+gx@? 6yG^p]zZ C^Yb\N}S 她甚至还写了一堆儿子喜欢的卡通人物名称,说是被困在盒子里了,儿子抽出来才算解救成功。 ;+R&}[9,A) C}j"Qi` ?FZ HrA 每次儿子练完琴,就有一次抽奖机会,儿子为了抽到心仪的奖券,练琴也变得有盼头了。 B3`5O[6 tU5zF.% Vr)S{k-Q 其实奖励孩子这件事,不同教育界人士之间有不少分歧,对于孩子的作用也因人而异。 #lo6c;*m5 ?>:g?.+ =ZznFVJ`={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我们人类天生喜欢得到即时的奖励,游戏的签到有奖和时不时的爆装备,升级,都是在让我们更有乐趣玩下去。对于有些枯燥的项目,是可以试试奖励的方式的。 Wtd/=gmiI 2QcOR4_V `,(4]tlL 只是要注意要奖励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跟孩子讨价还价,而且不要经常用物质奖励,最好设置一些有乐趣的,能产生美好回忆的奖励。 b~P`qj[
J[|y:N QO:!p5^: \!X8
|*xA8&/ 9.M4o[ ☞让孩子从后果中学习,但别幸灾乐祸 z|J_b"u4 F~vuM$+d H7Rx>h_ 拖延,没有积极性这件事,不仅是孩子会有,甚至我们大人有不少也经常拖到截止日期之前才行动。 NN{?z! h+H%?:FX }0*@fO 在不影响孩子健康以及重大事情的情况下,不妨让孩子自己为自己拖延的后果埋单一次。效果肯定要比我们天天唠唠叨叨,耳提面命要好一些。 ! I:%0D J1U/.`Oy X,%
0/6*] !?jrf ]
A@
曾亲眼见过朋友跟她家孩子为了刷牙的事情,母子之间拉锯战半个多小时。 oSKXt}sh e)k9dOR p<FzJ 9rX&uP)j^# 妈妈先是问在看动画片的小侄子“你现在想刷牙吗?” VT)oLj/A 孩子说:“我不,我要看动画片” (S5R!lpO 妈妈:“可是现在到睡觉时间了,你应该刷牙去” e2Pcm_Ahv* 孩子:“我才不管什么呢……” }"H,h)T “你去不去,我数到3” {w O|)| “我不去,就不去” |3b^~?S C==hox7b 之后朋友有点脾气上来,强行把动画片关了,吼着让孩子刷牙去。小孩倔劲儿也上来,一副我就看你能把我怎么样的表情。 5V~oIL hh%-(HaLX3 ;4\2.*s 要不是我拦着,小家伙很可能要挨揍。可是想想看这件事,如果嫂子不能接受孩子回答“不”,为什么要问孩子想不想呢? xIW3={b 3 Xu'&ynID wU36sCo 她可以跟孩子提出一个选择“是现在刷牙,还是5分钟以后再刷牙?”,说句“说到做到”就更好了。等时间到了,如果孩子还是拒绝,就和善的拉着孩子的手,直接带到洗漱间。 sE<V5`Z= !*&V-4 fplo w 即便依然被不想刷牙的孩子气得要发火,也还是可以诚实的说自己的感受:“我很生气,你不遵守我们的约定,或者你现在去刷牙,或者下次取消看动画片的权利。” ,8uqdk-D 05#1w#i ^Z+?h&%% 这个后果是孩子自己选择的,少刷一次牙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但是要让孩子知道,拖延是要付出代价的。同理,如果孩子起床、吃饭总是磨蹭,那就看着他上学迟到一次,如果孩子写作业总是磨蹭,就看着他因为作业没做完被老师批评一次。 &BLJT9Frx h2A <" w gs[uD5oo< 威而不怒,不指责也不评价,就把它当成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一个结果。孩子们会从错误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m9WDT ;8&3 dm] !-x$L>1$ 2zA4vZkbcw J4C.+![!Ah p4rL}Jm& ☞家长正确的引导,比催促、责骂更有效 *;slV3 \:'/'^=#| tS5hv@9cWx - Q8tL[>Xt
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
7nTeP(M% U}[d_f 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因为孩子真的不知道大人口中的“5分钟”“半小时”“一小时”到底是多长一段时间。 Xl{P8L ?3,:-"(@p UhWNl]Z 于是,你火急火燎地冲孩子嚷:“快点,还有5分钟就迟到了!”而孩子还以为5分钟是段挺长的一段时间,继续慢慢悠悠地该干嘛干嘛。 | j`@eF/" ZQsJL\x[UK I_#kgp 像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利用计时器或者闹钟来帮忙,当你要求孩子“5分钟洗完脸”“10分钟写完生字”时,设定上相应的时间,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到底有多长。 Kk0g0C:"EO {]!mrAjD 9L?.m& ,-c6dS mDABH@R d"mkL- ah&D%8E - [b%D3-}'
有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对家长要求干的事没兴趣,故意磨磨蹭蹭表达不满。
/Iy]DU8 XEp{VC@= 这种情况的话,就要跟孩子好好交流,问清楚他为什么不喜欢这件事,然后你们共同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好得解决办法。 8^2oWC#U( ^mDe08.
%b bo>*fNqAIy - I*{nP)^9
有的孩子磨蹭,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
oulVg]; 65P0,b6"OT 比如,写作业的时候东瞧西看,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严重影响了效率。 *%NT~C
q HZB>{O uBKgcpvTs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就问问孩子都有哪些作业、想先做哪一门后做哪一门,提前在脑袋里有个规划。 Vb;*m5,?: aiUY>M#| nNV'O(x} 到家后,不用先急着写作业,先把吃饭、喝水、吃水果、上厕所这一套都弄利索,然后开始写作业,而且在写作业途中不再允许随便吃东西。这样时间一长,能慢慢提高孩子的时间规划能力,保护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效率。 b5I I/Y ZF8 yw(z VA>35w $9#H04.x 7>0o& {\"x3;3!6 V7Lxfoa4 父母若想提醒孩子注意时间,可以尝试用以下几种方式,不必一直催促孩子。 xh,qNnGGi c|y(2K)o[= \ a<h/4#| - KP^V>9q
将“赶快”变成“我希望” )[6U^j4 E0=)HTtS J?1 uKR 比如: qJs<#MQ2 赶快,我们还要去下一个地方。 A RuA<vQ 变成: =[{i{x|Qz 我希望我们能在半个小时后到下一个地方,我们车程有15分钟,所以现在差不多要去停车场了。 GW@;}m(
r'r%w#=`t 1CD+B=pQG - BO;tCEV?
给孩子提供选择 X/!o\yyT 4r#= * F#Ryu~," 比如: 85$m[+md 如果我们10分钟内就能出门,我们看电影就不会迟到。如果不能,要么只能少看前面一段,要么只能明天再看了。
8 +/rlHp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