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19
- 金钱
- 65
- 威望
- 7
- 注册时间
- 2018-07-30
- 最后登录
- 2018-08-31
|
经常有家长问孩子总是各种拖延该怎么办?如果做个排行榜,投票选出最让家长苦恼的教育问题,我猜,“孩子太磨蹭”估计能进入前十名吧。磨蹭,貌似一大顽症,从四五岁到青春期,横扫各个年龄段,很多家长为此头疼不已,无计可施。 kMch lF!PiL /y-D_ lgU!D |v 有妈妈头疼,“孩子作文写好了,让他抄写到作文本上,从早上九点一直催到中午十二点,下午要去上课了,可把孩子作文本拿过来一看,就才刚抄写了第一段。” `3T=z{HR9g d0I s|Gs S^pb9~ 有妈妈抱怨,“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做事不专一,不是动动这就是摸摸那儿,就从来没有分分钟搞定的时候……” G:$kGzhJ Wds>'zzS "73y}' 孩子边玩边写作业、起床困难、丢三落四、粗心大意,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缺乏条理,规划性差,所以效率低,还容易让孩子情绪烦躁。 ch0^g8@Q[ (X"5x]7] IVSC7SBiT 讲真,谁家的孩子没犯过拖延症,哪个妈妈没有充当过「加速器」? :gwmk9LZ rueaP <7J3tn B 谁家没上演过日常四大催——催起床、催吃饭、催作业、催睡觉? H;nzo3x 3/n?g7B ~+4lmslR 提起催孩子,真是一把心酸一把泪,不但伤了肝肺脾肾,更重要的是还伤感情。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越催越慢呢? F7JO/U^oU %@a;q?/?Nd N+c|0 ☞拖延症可能是“惯出来”的,你得给他一个固定的节奏 La1:WYt -6- sI '69)m~B0a M,H8ZO:R 有件事说出来可能很多父母都不相信,多数做事拖拖拉拉的孩子,都是被“惯出来”的,哪怕你真的打也打了,骂也骂了。 Ljz)%y[s 2T2<I/")O PkDt-]G. 想想看,多数孩子在学校都能听懂老师的指令,也都知道课间10分钟可以自己玩儿,上课了就要马上回到座位,听老师讲课。 $mM"C+dD l.pxDMY 9abUh3 这期间既没有老师一直对孩子大吼:“快点回到座位,快点找出书本,别那么磨磨蹭蹭的……”也没有老师哄着学生,劝着学生:“听话,好好回到座位,真棒,真乖……”。 a[~[lk=7 EWDsBNZaI PM[W7gT 因为孩子们已经接受了上课45分钟,下课10分钟的设定,他们是发自内心去服从的。哪怕上课偶尔有溜号走神,也绝对不会像在家里一样怎么催都不动,一会喝水一会儿上厕所。 c2g[w;0" " C0[JdZ t^":.}[Q 而当我们孩子回到家的时候,固定的作息往往就难以坚持。孩子应该什么时间写作业,先写哪一个科目后写哪一个科目,写多久要休息一下,写多久应该停下来去洗漱睡觉,在很多家庭中都是特别模糊的。这就给了孩子一个钻空子的机会。 D|ze0A@ i;%G Z8 !I?C8) 他不喜欢的事情,不喜欢的作业,他就一直拖延一直磨蹭,甚至父母催促的越凶,他越觉得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软性对抗父母的强权。 2: gh q ivo><"Y(r @
,X/Wf 要解决这个问题,千万别寄希望于孩子的自制力、自控力或者“好心情”,一定要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可执行的规划,让孩子把这些固定要做的事情,形成一种习惯。 #VX]trh, PdO"e
qA7,txQ: L%v@|COQ3 ☞合理的利用奖励刺激,孩子会越来越积极 |=IJ^y(x| y+iRZ%V^ <Y"RsW9 我的一个朋友家的孩子钢琴弹得非常好,有次我问她,陪孩子练琴是不是挺辛苦的。她说“还好,这孩子实诚,给个套就往里钻。” AJi+JO- K@1gK<,a S&UP;oc 她在孩子的钢琴旁边,放了一个只“抽奖”盒子,盒子里有各种各样的小纸条,上面有跟孩子一起商量的各种奖励: E6~VHQa2? }~@/r5Zl Lf%3-P &{8:XJe*,% 有物质上的,比如“一盒巧克力”,“一袋酸奶”“假期去迪士尼”“新乐高玩具”,“书店任意挑一本书”…… V"4L=[le n`Pl:L*kG o
i'iZX 也有非物质上的:比如“休息半小时”,“一集动画片”“指定一位家庭成员跳扭屁股舞”,“尊享捶背券”,“拥抱5分钟”,“再抽一次”…… $;Fx Zkp Xf&YcHo y60aJ)rAX 她甚至还写了一堆儿子喜欢的卡通人物名称,说是被困在盒子里了,儿子抽出来才算解救成功。 Iz+%wAZ|B6 O/#3QK SV t~pE+Y 每次儿子练完琴,就有一次抽奖机会,儿子为了抽到心仪的奖券,练琴也变得有盼头了。 PzKTEYJL u|IS7>Sm =p.avAuSn 其实奖励孩子这件事,不同教育界人士之间有不少分歧,对于孩子的作用也因人而异。 H1U$ApD bQ3<>e\%B e:
Sd#H!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我们人类天生喜欢得到即时的奖励,游戏的签到有奖和时不时的爆装备,升级,都是在让我们更有乐趣玩下去。对于有些枯燥的项目,是可以试试奖励的方式的。 ~|=D.}#$ Q9OCf"n $ F?2UHcs 只是要注意要奖励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跟孩子讨价还价,而且不要经常用物质奖励,最好设置一些有乐趣的,能产生美好回忆的奖励。 +g?uvXC& ^?Xs!kJP bxh-#x
& ri4z^1\ Ox J0." IWv5UmjN ☞让孩子从后果中学习,但别幸灾乐祸 vcQl0+& y_L8i[ u=nd7:bv 拖延,没有积极性这件事,不仅是孩子会有,甚至我们大人有不少也经常拖到截止日期之前才行动。 @*vVc`; M2cGr 5OWyxO3{ 在不影响孩子健康以及重大事情的情况下,不妨让孩子自己为自己拖延的后果埋单一次。效果肯定要比我们天天唠唠叨叨,耳提面命要好一些。 &'^.>TJ\ bEcN_7 *ilh/Hd> | I:@:
曾亲眼见过朋友跟她家孩子为了刷牙的事情,母子之间拉锯战半个多小时。 !%65YTxY- ZbT$f^o}M] 8zeeC
eI U >6Uc|D 妈妈先是问在看动画片的小侄子“你现在想刷牙吗?” +:^l|6%} 孩子说:“我不,我要看动画片” 'v<v6vs 妈妈:“可是现在到睡觉时间了,你应该刷牙去” tm5{h{AM 孩子:“我才不管什么呢……” rGNa[1{kRs “你去不去,我数到3” rAP="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