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在线


广告合作:0573-85556666
  • 25357阅读
  • 0回复

[育儿指南]你越催,孩子越慢!暑假试试这招,专治孩子磨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9
金钱
65
威望
7
注册时间
2018-07-30
最后登录
2018-08-3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8-07-30 17:57:38 , 来自:亚太地区
经常有家长问孩子总是各种拖延该怎么办?如果做个排行榜,投票选出最让家长苦恼的教育问题,我猜,“孩子太磨蹭”估计能进入前十名吧。磨蹭,貌似一大顽症,从四五岁到青春期,横扫各个年龄段,很多家长为此头疼不已,无计可施。 Ia-nA|LBxI  
>{k0N@_  
=VF%Z[Gm  
\(ju0qFqH  
有妈妈头疼,“孩子作文写好了,让他抄写到作文本上,从早上九点一直催到中午十二点,下午要去上课了,可把孩子作文本拿过来一看,就才刚抄写了第一段。” 9^^:Y3j  
Il$Jj-)  
h2vD*W  
有妈妈抱怨,“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做事不专一,不是动动这就是摸摸那儿,就从来没有分分钟搞定的时候……” #80M+m  
`D0H u!;  
nrCr9#  
孩子边玩边写作业、起床困难、丢三落四、粗心大意,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缺乏条理,规划性差,所以效率低,还容易让孩子情绪烦躁。 A(wuRXnVWK  
a<&GsDw  
F^X:5g~K  
讲真,谁家的孩子没犯过拖延症,哪个妈妈没有充当过「加速器」? W.TdhJW9  
)%~<EJ*&Z  
P]`m5 N  
谁家没上演过日常四大催——催起床、催吃饭、催作业、催睡觉? -PskUl'  
<@+{EK'`q  
^(1S`z$  
提起催孩子,真是一把心酸一把泪,不但伤了肝肺脾肾,更重要的是还伤感情。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越催越慢呢? </|m^$v  
"M=1Eb$6=  
}N W01nee  
拖延症可能是“惯出来”的,你得给他一个固定的节奏 |:5[`  
aaFt=7(K  
HI{IC!6  
fk(h*L|sI  
有件事说出来可能很多父母都不相信,多数做事拖拖拉拉的孩子,都是被“惯出来”的,哪怕你真的打也打了,骂也骂了。 '~[JV>5  
X!f` !tZ:{  
f9La79v  
想想看,多数孩子在学校都能听懂老师的指令,也都知道课间10分钟可以自己玩儿,上课了就要马上回到座位,听老师讲课。 wQN/MYF[  
WS 1#i\0  
IeGVLC  
这期间既没有老师一直对孩子大吼:“快点回到座位,快点找出书本,别那么磨磨蹭蹭的……”也没有老师哄着学生,劝着学生:“听话,好好回到座位,真棒,真乖……”。 "i; "  
CF/8d6}Vf  
 $ 1v'CT  
因为孩子们已经接受了上课45分钟,下课10分钟的设定,他们是发自内心去服从的。哪怕上课偶尔有溜号走神,也绝对不会像在家里一样怎么催都不动,一会喝水一会儿上厕所。 fnn /akGKI  
=X=m_\=~@  
AR7]~+ X  
而当我们孩子回到家的时候,固定的作息往往就难以坚持。孩子应该什么时间写作业,先写哪一个科目后写哪一个科目,写多久要休息一下,写多久应该停下来去洗漱睡觉,在很多家庭中都是特别模糊的。这就给了孩子一个钻空子的机会。 2Z*^)ZQB  
tQcn%CK  
@tPptB  
他不喜欢的事情,不喜欢的作业,他就一直拖延一直磨蹭,甚至父母催促的越凶,他越觉得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软性对抗父母的强权。 X>ck.}F  
"[\),7&03  
<CGJ:% AY  
要解决这个问题,千万别寄希望于孩子的自制力、自控力或者“好心情”,一定要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可执行的规划,让孩子把这些固定要做的事情,形成一种习惯。 OLyl.#J  
U].3vju`c  
 Yk yB  
!Q5NV4gd+  
合理的利用奖励刺激,孩子会越来越积极 7/6%92T/B  
VU \{<j{  
Oi\,clR^[o  
我的一个朋友家的孩子钢琴弹得非常好,有次我问她,陪孩子练琴是不是挺辛苦的。她说“还好,这孩子实诚,给个套就往里钻。” N6%M+R/Q  
}vt>}%%  
td(4Fw||1y  
她在孩子的钢琴旁边,放了一个只“抽奖”盒子,盒子里有各种各样的小纸条,上面有跟孩子一起商量的各种奖励: M]A!jWtE  
y!jq!faqt  
>d$Sh`a6  
br4 %(w(d  
有物质上的,比如“一盒巧克力”,“一袋酸奶”“假期去迪士尼”“新乐高玩具”,“书店任意挑一本书”…… dR >hb*k J  
GA2kg7  
L] !M1\  
也有非物质上的:比如“休息半小时”,“一集动画片”“指定一位家庭成员跳扭屁股舞”,“尊享捶背券”,“拥抱5分钟”,“再抽一次”…… ]xN)>A2  
0R}F( tjw  
$;B0x  
她甚至还写了一堆儿子喜欢的卡通人物名称,说是被困在盒子里了,儿子抽出来才算解救成功。 %lSjC%Z'd  
^THyohK  
'Sjt*2blq  
每次儿子练完琴,就有一次抽奖机会,儿子为了抽到心仪的奖券,练琴也变得有盼头了。 Un\ T} c  
,2lH*=m;  
lAo S 9w  
其实奖励孩子这件事,不同教育界人士之间有不少分歧,对于孩子的作用也因人而异。 [PL]!\NJ  
i E)Fo.H  
.X{U\{c|a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我们人类天生喜欢得到即时的奖励,游戏的签到有奖和时不时的爆装备,升级,都是在让我们更有乐趣玩下去。对于有些枯燥的项目,是可以试试奖励的方式的。 ;BYv&(#u1q  
2G)q?_Q4S  
Iz[wrtDI 1  
只是要注意要奖励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跟孩子讨价还价,而且不要经常用物质奖励,最好设置一些有乐趣的,能产生美好回忆的奖励。 #iP5@:!Wm~  
%q_b\K  
#]lK!:  
3Jw}MFFV  
XJZS}Z7h  
c_FnJ_++f  
让孩子从后果中学习,但别幸灾乐祸 (GbZt{.  
v?`DP  
-)p| i~j^A  
拖延,没有积极性这件事,不仅是孩子会有,甚至我们大人有不少也经常拖到截止日期之前才行动。 HHg[6aw  
lH%-#2]  
>m8~Fs0  
在不影响孩子健康以及重大事情的情况下,不妨让孩子自己为自己拖延的后果埋单一次。效果肯定要比我们天天唠唠叨叨,耳提面命要好一些。 &E`=pe/e  
=x} p>#o,J  
)UAkg  
ZA'Qw2fF0  
曾亲眼见过朋友跟她家孩子为了刷牙的事情,母子之间拉锯战半个多小时。 = K3NKPUI  
u]s}@(+.  
Jn)DZv8?  
70yM]C^  
妈妈先是问在看动画片的小侄子“你现在想刷牙吗?” m-XS_5x\  
孩子说:“我不,我要看动画片” Kp%:\s,lO  
妈妈:“可是现在到睡觉时间了,你应该刷牙去” K)9+3(?  
孩子:“我才不管什么呢……” !r`/vQ #  
“你去不去,我数到3” &,C;_3   
“我不去,就不去”
P2sM3C  
R6-Z]H u  
之后朋友有点脾气上来,强行把动画片关了,吼着让孩子刷牙去。小孩倔劲儿也上来,一副我就看你能把我怎么样的表情。 e~NF}9#A  
Q7XlFjzcm  
0p1~!X=I  
要不是我拦着,小家伙很可能要挨揍。可是想想看这件事,如果嫂子不能接受孩子回答“不”,为什么要问孩子想不想呢? 4?.L+wL  
E  *{_=pX  
+<w\K*  
她可以跟孩子提出一个选择“是现在刷牙,还是5分钟以后再刷牙?”,说句“说到做到”就更好了。等时间到了,如果孩子还是拒绝,就和善的拉着孩子的手,直接带到洗漱间。 s:Io5C(  
{qL}:ha?  
XcM.<Dn3  
即便依然被不想刷牙的孩子气得要发火,也还是可以诚实的说自己的感受:“我很生气,你不遵守我们的约定,或者你现在去刷牙,或者下次取消看动画片的权利。” do=s=&T  
|J^$3RX  
%2<u>=6byG  
这个后果是孩子自己选择的,少刷一次牙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但是要让孩子知道,拖延是要付出代价的。同理,如果孩子起床、吃饭总是磨蹭,那就看着他上学迟到一次,如果孩子写作业总是磨蹭,就看着他因为作业没做完被老师批评一次。 ^6FU]  
#wfb-`,5&9  
l$3YJ.n|s~  
威而不怒,不指责也不评价,就把它当成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一个结果。孩子们会从错误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X5g8h  
B%/N{i*Z  
_p\O!y  
H:.l:PJ  
SB =%(]S  
]6z ; M;F`  
☞家长正确的引导,比催促、责骂更有效 _X]S`e1F  
;B6m;[M+  
\#q|.d$ u  
  • Eg 8rgiU  
    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
}WEF *4B!  
OmAa$L,'w  
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因为孩子真的不知道大人口中的“5分钟”“半小时”“一小时”到底是多长一段时间。 tzdh3\6F  
Geyj`t  
`rZS\A  
于是,你火急火燎地冲孩子嚷:“快点,还有5分钟就迟到了!”而孩子还以为5分钟是段挺长的一段时间,继续慢慢悠悠地该干嘛干嘛。 C !6d`|  
d^Zr I\AJ  
"D?:8!\!  
像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利用计时器或者闹钟来帮忙,当你要求孩子“5分钟洗完脸”“10分钟写完生字”时,设定上相应的时间,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到底有多长。 dIOi P\^  
B),Z*lpC  
f/{*v4!  
%M u$0~ct"  
6;#Rd|  
)m.U"giG++  
xoyH5ZK@  
  • ioJr2wq6  
    有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对家长要求干的事没兴趣,故意磨磨蹭蹭表达不满。
to#N>VfD  
)_\q)t"=  
这种情况的话,就要跟孩子好好交流,问清楚他为什么不喜欢这件事,然后你们共同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好得解决办法。 DE" Y(;S  
ZA.i\ ;2  
]]8^j='P'  
  • -1c{Jo  
    有的孩子磨蹭,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
KIYs[0*k  
aF%V  
比如,写作业的时候东瞧西看,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严重影响了效率。 ^=7XA894  
{q|Om?@  
c`xgz#]v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就问问孩子都有哪些作业、想先做哪一门后做哪一门,提前在脑袋里有个规划。 /'Q2TLy=  
ZCz#B2Sf8  
CCU<t Q  
到家后,不用先急着写作业,先把吃饭、喝水、吃水果、上厕所这一套都弄利索,然后开始写作业,而且在写作业途中不再允许随便吃东西。这样时间一长,能慢慢提高孩子的时间规划能力,保护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效率。 &@/25Y2  
_68{ {.  
[WW ~SOJe  
%rq/&#jC  
hLF;MH@  
B):hm  
Ym$=^f]-  
父母若想提醒孩子注意时间,可以尝试用以下几种方式,不必一直催促孩子。 y$U(oIU>  
?"L ^ 0%  
]Ofs, U^  
  • Pj{Y  
    将“赶快”变成“我希望” 22FHD4  
    /L*JHNu"_  
    mk]8}+^.  
    比如: > ,;<Bz|X  
    赶快,我们还要去下一个地方。 J ` KyS  
    变成 5:|=/X%#qp  
    我希望我们能在半个小时后到下一个地方,我们车程有15分钟,所以现在差不多要去停车场了。 RG y+W-  
p-JGDjR0G  
O7lFg;9c`  
  • ^s_7-p])(  
    给孩子提供选择 k`h#.B J  
    T1WH  
    i16kPU  
    比如: c[X:vDUX  
    如果我们10分钟内就能出门,我们看电影就不会迟到。如果不能,要么只能少看前面一段,要么只能明天再看了。
vx}W.6C}  
*5d6Q   
  • W?X3 :1c9:  
    直接提醒孩子行动太慢的后果,但是这种提醒最好能够让孩子自己去想后果。 'o%6TWl9s  
    !?5YXI,  
    p d(W(-`8!  
    比如: oxXCf%!  
    如果今天你10点还没有到培训班,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olca Z  
    让孩子主动思考迟到的后果。 !"<~n-$B  
    E8"$vl&c]  
  • L=wpZ`@ y  
    对于已经能够认识时间的孩子,也可以直接用时钟或者手表提醒他,让他看看时间。
?z0N- A2C2  
8ib%CYR  
  • MkX=34oc^  
    如果还能进一步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按时完成该做的事情,会更好。 V?&P).5)  
    2VaKt4+`  
    ]3]=RuQK2  
    引导性的提问可以是这样的: SaSj9\o  
    你有没有想过,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在7:10就出门?
MZ"|Jn  
/M Z^;XG  
,v_NrX=f?  
r>cN,C  
其实当父母不再把孩子磨蹭的状态当成问题时,自己狂躁和焦虑的情绪就会减少。 U6F1QLSLz  
jH?!\F2)+  
6o<(,\ad [  
当父母负面情绪减少的时候,孩子更容易冷静,他们的负面情绪也会减少。 {.o@XP,.  
OU'm0Jlk  
VCQo3k5 {  
孩子不再被负面情绪影响,他们自己的行动就会更有效率。 \@m^w"Ij  
{B[ }}wX$  
yoG*c%3V?  
他们也更容易专注于解决自己的问题。 Sjo7NR^#e  
BV=~ !tsl  
IQeiT[TF  
还是那句话,孩子们试图逃避一些不确定的,枯燥的,可能会失败的任务,是很正常的事情。单单是靠着孩子们自己的自制力是肯定难以克服的,我们与其骂他,跟着干着急,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去解决问题,超越自己。 ~Aw.=Yi=  
2条评分威望+2
恶魔的右手 威望 +1 - 2018-07-31
jlking520 威望 +1 - 2018-07-31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