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
J:m/s9r 又是走亲访友吃团圆饭的高峰期 聚会上总少不了喝酒应酬
~?F,kmO}? 年后返程
X&pYLm72; 自驾的人估计也不少
NUFz'MPv 不过小编要提醒大家的是——
[tpiU'/Zl 浙江“醉驾”入罪标准有调整了
i)o;,~ee 各位车主一定要仔细看看了!
KS$t
VI2lwE3
=%X."i1A “醉驾”入罪标准调整后有哪些变化?
/ I`TN5~
S/'0czDMW 1月17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浙江省公安厅印发《关于办理“醉驾”案件的会议纪要》(以下简称“《纪要》”)的通知。和以前的标准相比,主要有以下这四点改变。 0>sa{Z )hZ7`"f,ZN
lGd'_~'= 1、酒后挪车明确不算“酒驾”此次该《纪要》对“醉驾入刑”的一些细节进行了修改。 fwFJe(.
5?k5J\+ %bDxvaftT
*): |WDR fCr2'+O"b
-F ~DOG% 不过,该《纪要》还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是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严重情形。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根据规定不作为犯罪处理的,可由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 tK%ie\ :<qe2Z5k
%":3xj'EEI 86r"hy~
2、“不起诉”或“免予起诉”、缓刑标准有所放宽就醉驾的不起诉或者免予起诉、适用缓刑的标准,该《纪要》也进行了相应调整。 /MF
7ZvN.
pLB2! + qT$k%(
VL9wRu; UX)GA[WI
^c\O,*: 3、查获后故意当场饮酒的,“呼气+血液检测”认定其酒精含量对于查获后故意饮酒的,该《纪要》这样规定: z'q~%1t
#d-({blo< :jiuu@<
Zhq_ pus"a f$o^Xu
}`"}eN @, 在醉驾案诉讼证据要求方面,相比先前规定,《纪要》增加了一条:“醉驾”案件,原则上不对血液酒精含量作重新鉴定;但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鉴定资格、鉴定样本错误、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除外。 +`
Md5.w ENTcTrTn
X.fVbePxUU 4、“醉驾摩托车电动车”处罚标准更明确 f^$,;
kamQZzPe
,9P-<P
>2s4BV[(
-+*h'zZ[<w 从以上这些调整来看,标准对“酒驾”的认定更人性化了,不过尽管标准放宽了,但是“喝酒不开车”的这根弦千万不能放松,而且,不光是自己不能“酒驾”,也别劝别人酒后开车,如果喝过酒的人“耳根一软”,听了别人劝说后酒后驾车,不仅自己会涉嫌危险驾驶罪,劝说者同样可能涉嫌犯罪!
3f7zW3F
>v:ex(y0 m-AF&( ;K
所以,值此返程上班之际,小编再次提醒大家:
&h334N|4{
FU3K?A
B ▌1、开车别喝酒、酒后别开车。 KZppQ0 P1eSx#3bR
DK IH{:L7 酒驾入刑,酒驾易出车祸,这个不用多说。但是,小编提醒大家光记住自己不酒驾还不行,同桌吃饭的人如果开车,应阻止其喝酒,如果喝了酒,就要阻止他再开车。因酒后开车引发事故,最后要求同饮者承担赔偿责任的案子也不少,虽然酒驾者本人肯定承担主要责任,但如果其他人没进行劝阻,多少也会承担一定责任。 (9]Uuvfp6" (;l@d|g
=}`d kTb$lLG\xk
▌2、劝酒要适度。 J2=4%#R! D\Ak-$kJ^
lMFR_g?r 适度劝酒客气客气就好,过度劝酒、强行劝酒,明知或应知对方已过量还劝酒,因此引发对方身体发病或发生其他事故,可能会面临承担责任。 GcVQz[E GE/!$3
o1.~g'!^ Pd91<L
▌3、发现他人过量要阻拦。 .@VZ3" f7=MgFi
u"v7shRp: 酒喝多了的人,从来不承认自己喝多了,甚至没人劝酒也会主动要求喝。同桌的人这时候如果不劝阻,即使没劝酒,最后出了事儿,也可能会被认定未尽相应义务而承担一定责任。 pDR~SxBXr 75# 8P?i
W0gS>L_ ;kgP:n
▌4、酒后确保各自安全到家。 {*yvvb *dBeb
*2/Jg'de 生活中已发生过不止一起酒后醉倒或发病在回家的路上,引发的向同桌饮酒者索赔的案件了。同桌饮酒,如果有人明显处于醉态,其他人最好负责把他安全护送回家交到亲属手中,或者通知亲属来处理。 9M96$i`P L/8oqO|
X0.H(p#s *7!MG Z.\q$U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