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在线


广告合作:0573-85556666
  • 25055阅读
  • 0回复

[育儿指南]你越催,孩子越慢!暑假试试这招,专治孩子磨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9
金钱
65
威望
7
注册时间
2018-07-30
最后登录
2018-08-3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8-07-30 17:57:38 , 来自:亚太地区
经常有家长问孩子总是各种拖延该怎么办?如果做个排行榜,投票选出最让家长苦恼的教育问题,我猜,“孩子太磨蹭”估计能进入前十名吧。磨蹭,貌似一大顽症,从四五岁到青春期,横扫各个年龄段,很多家长为此头疼不已,无计可施。 ElB[k<  
FI?J8a  
=:w,wI.  
yn]Sc<uK  
有妈妈头疼,“孩子作文写好了,让他抄写到作文本上,从早上九点一直催到中午十二点,下午要去上课了,可把孩子作文本拿过来一看,就才刚抄写了第一段。” (2> q  
i6n,N)%H  
9d/- +j'  
有妈妈抱怨,“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做事不专一,不是动动这就是摸摸那儿,就从来没有分分钟搞定的时候……” "p;tj74O9  
|X A0F\  
L YB @L06a  
孩子边玩边写作业、起床困难、丢三落四、粗心大意,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缺乏条理,规划性差,所以效率低,还容易让孩子情绪烦躁。 kw2yb   
oNPvksdC;  
B?-w<":!  
讲真,谁家的孩子没犯过拖延症,哪个妈妈没有充当过「加速器」? 5m0lk|`  
Ot\[Ya''  
w*/@|r39  
谁家没上演过日常四大催——催起床、催吃饭、催作业、催睡觉? %} zkmEY.e  
SDE+"MjBY  
C^4,L \E  
提起催孩子,真是一把心酸一把泪,不但伤了肝肺脾肾,更重要的是还伤感情。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越催越慢呢? l P=I0A-  
G93V=Bk=  
*aM7d>nG5  
拖延症可能是“惯出来”的,你得给他一个固定的节奏 JZxA:dg l  
y3 N[F  
gU|:Y&lFZg  
#CI0G  
有件事说出来可能很多父母都不相信,多数做事拖拖拉拉的孩子,都是被“惯出来”的,哪怕你真的打也打了,骂也骂了。 /"k[T  
~>9G\/u j  
"~ $i#  
想想看,多数孩子在学校都能听懂老师的指令,也都知道课间10分钟可以自己玩儿,上课了就要马上回到座位,听老师讲课。 g3[-[G^5  
2[pOGc$  
9^n0<(99b  
这期间既没有老师一直对孩子大吼:“快点回到座位,快点找出书本,别那么磨磨蹭蹭的……”也没有老师哄着学生,劝着学生:“听话,好好回到座位,真棒,真乖……”。 S g1[p#U  
e>e${\ =,  
F>#F@j^c  
因为孩子们已经接受了上课45分钟,下课10分钟的设定,他们是发自内心去服从的。哪怕上课偶尔有溜号走神,也绝对不会像在家里一样怎么催都不动,一会喝水一会儿上厕所。 (T pnJq  
nyR<pnuC'  
"xTVu57Z[  
而当我们孩子回到家的时候,固定的作息往往就难以坚持。孩子应该什么时间写作业,先写哪一个科目后写哪一个科目,写多久要休息一下,写多久应该停下来去洗漱睡觉,在很多家庭中都是特别模糊的。这就给了孩子一个钻空子的机会。 RDHK'PGA  
\yw5`5g  
K.wRz/M& g  
他不喜欢的事情,不喜欢的作业,他就一直拖延一直磨蹭,甚至父母催促的越凶,他越觉得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软性对抗父母的强权。 zw+wq+2"  
wH@S$WT  
obF|;fwPnR  
要解决这个问题,千万别寄希望于孩子的自制力、自控力或者“好心情”,一定要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可执行的规划,让孩子把这些固定要做的事情,形成一种习惯。 X=m^+%iD  
>%92,hg  
sPW :[  
!<~.>5UQ  
合理的利用奖励刺激,孩子会越来越积极 :P2!& W  
_wb]tE ~g  
weu+$Kr  
我的一个朋友家的孩子钢琴弹得非常好,有次我问她,陪孩子练琴是不是挺辛苦的。她说“还好,这孩子实诚,给个套就往里钻。” 59j`Z^e  
BRY/[QRqZ  
8[X"XThj  
她在孩子的钢琴旁边,放了一个只“抽奖”盒子,盒子里有各种各样的小纸条,上面有跟孩子一起商量的各种奖励: F4T!&E%6  
3]JJCaf  
F::Ki4{jJ  
 NnHaHX  
有物质上的,比如“一盒巧克力”,“一袋酸奶”“假期去迪士尼”“新乐高玩具”,“书店任意挑一本书”…… U n)Xe  
)b]wpEFl  
5&EBU l}  
也有非物质上的:比如“休息半小时”,“一集动画片”“指定一位家庭成员跳扭屁股舞”,“尊享捶背券”,“拥抱5分钟”,“再抽一次”…… [efU)O&  
^8 ,prxaok  
~<K,P   
她甚至还写了一堆儿子喜欢的卡通人物名称,说是被困在盒子里了,儿子抽出来才算解救成功。 "k@[7 7  
\rUKP""m  
e/+.^ '{  
每次儿子练完琴,就有一次抽奖机会,儿子为了抽到心仪的奖券,练琴也变得有盼头了。 y_n4Y[4g  
`!I/6d?A  
#>:S&R?2t  
其实奖励孩子这件事,不同教育界人士之间有不少分歧,对于孩子的作用也因人而异。 }2RbX,0l9  
1I69O6"  
fm^`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我们人类天生喜欢得到即时的奖励,游戏的签到有奖和时不时的爆装备,升级,都是在让我们更有乐趣玩下去。对于有些枯燥的项目,是可以试试奖励的方式的。 d{NMG)`x\  
_)= e`9%  
EU:N9oT  
只是要注意要奖励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跟孩子讨价还价,而且不要经常用物质奖励,最好设置一些有乐趣的,能产生美好回忆的奖励。 JS m7-p|E  
z{1A x  
?K2EK'-q  
4<UAT|L^`  
,ps?@lD  
GEVDXx>@  
让孩子从后果中学习,但别幸灾乐祸 lv!j  
BI,]pf;GWv  
*?1\S^7R  
拖延,没有积极性这件事,不仅是孩子会有,甚至我们大人有不少也经常拖到截止日期之前才行动。 FT6CKsM"  
S{e3aqT#N  
vO9=CCxvq  
在不影响孩子健康以及重大事情的情况下,不妨让孩子自己为自己拖延的后果埋单一次。效果肯定要比我们天天唠唠叨叨,耳提面命要好一些。 `G: 1  
6U8esPs,  
xL.m<XDL  
C|Gk}  
曾亲眼见过朋友跟她家孩子为了刷牙的事情,母子之间拉锯战半个多小时。 }qp)VF  
!^MwE]  
Gchs$^1`t  
@o?Y[BR  
妈妈先是问在看动画片的小侄子“你现在想刷牙吗?” W>+`e]z  
孩子说:“我不,我要看动画片” ju[y-am$/  
妈妈:“可是现在到睡觉时间了,你应该刷牙去” U.~G{H`G,u  
孩子:“我才不管什么呢……” "DvZCf[}  
“你去不去,我数到3” .,qh,m\Fo  
“我不去,就不去”
O-p`9(_m  
[c1Gq)ht  
之后朋友有点脾气上来,强行把动画片关了,吼着让孩子刷牙去。小孩倔劲儿也上来,一副我就看你能把我怎么样的表情。 MmvJ)|&t  
yZp/P%y  
R|)l^~x  
要不是我拦着,小家伙很可能要挨揍。可是想想看这件事,如果嫂子不能接受孩子回答“不”,为什么要问孩子想不想呢? l(Hz9  
p>?(u GV  
f!YlYk5  
她可以跟孩子提出一个选择“是现在刷牙,还是5分钟以后再刷牙?”,说句“说到做到”就更好了。等时间到了,如果孩子还是拒绝,就和善的拉着孩子的手,直接带到洗漱间。 #=y)Wuo=  
~PyS;L}  
](s5 ;ta   
即便依然被不想刷牙的孩子气得要发火,也还是可以诚实的说自己的感受:“我很生气,你不遵守我们的约定,或者你现在去刷牙,或者下次取消看动画片的权利。” /2=9i84  
Wm"#"l4  
x5PM ]~"p  
这个后果是孩子自己选择的,少刷一次牙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但是要让孩子知道,拖延是要付出代价的。同理,如果孩子起床、吃饭总是磨蹭,那就看着他上学迟到一次,如果孩子写作业总是磨蹭,就看着他因为作业没做完被老师批评一次。 P(@Q[XQ2  
_qf~ hhi  
QwG_-  
威而不怒,不指责也不评价,就把它当成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一个结果。孩子们会从错误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U%@C<o "  
nTGf   
(fl$$$  
L58H)V3Pn  
~Y~M}4  
/t]1_  
☞家长正确的引导,比催促、责骂更有效 2Uf/'  
19O    
eA]8M^  
  • 0%&}wUjV  
    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
;/4x.t#b  
xWY\,'+Q  
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因为孩子真的不知道大人口中的“5分钟”“半小时”“一小时”到底是多长一段时间。 [6g$;SicT  
BH}Cx[n?~  
.Y7Kd+)s)L  
于是,你火急火燎地冲孩子嚷:“快点,还有5分钟就迟到了!”而孩子还以为5分钟是段挺长的一段时间,继续慢慢悠悠地该干嘛干嘛。 kzCJs  
L|#0CRiN  
Z~94<*LEp  
像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利用计时器或者闹钟来帮忙,当你要求孩子“5分钟洗完脸”“10分钟写完生字”时,设定上相应的时间,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到底有多长。 *u|1Z%XO  
uc"%uc'  
;?iu@h  
O[U`(A:  
l}(HE+?  
xa]yq%  
@IbZci)1  
  • @?]>4+Oa0  
    有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对家长要求干的事没兴趣,故意磨磨蹭蹭表达不满。
V73/q  
7O|`\&RY R  
这种情况的话,就要跟孩子好好交流,问清楚他为什么不喜欢这件事,然后你们共同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好得解决办法。 aLW3Ub{h  
L{IMZ+IB2|  
^.@%n1I"5y  
  • |LLpG37_  
    有的孩子磨蹭,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
V+lS\E.  
~cO iv  
比如,写作业的时候东瞧西看,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严重影响了效率。 #=)>,6Z w  
IOxtuR  
+U ziO#D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就问问孩子都有哪些作业、想先做哪一门后做哪一门,提前在脑袋里有个规划。 g^|R;s{  
kUGFg{"  
0w TOdCvmb  
到家后,不用先急着写作业,先把吃饭、喝水、吃水果、上厕所这一套都弄利索,然后开始写作业,而且在写作业途中不再允许随便吃东西。这样时间一长,能慢慢提高孩子的时间规划能力,保护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效率。 K5`*Y@  
k_u!E3{~  
K0vS  
lcpiCZ  
W)f=\.7  
J{a9pr6  
p]y.N)a  
父母若想提醒孩子注意时间,可以尝试用以下几种方式,不必一直催促孩子。 kFkI[WKyZ  
YSPUQ  
l0t(t*[Mj  
  • =w!9:I&a0  
    将“赶快”变成“我希望” oBub]<.J  
    I<<1mEk  
    ,m0 M:!hK  
    比如: -:r<sv$  
    赶快,我们还要去下一个地方。 L;?h)8  
    变成 9L-jlAo<  
    我希望我们能在半个小时后到下一个地方,我们车程有15分钟,所以现在差不多要去停车场了。 ,:K{  
[8Z#HjhQ  
\X(*JNQ  
  • cQd?,B3#F  
    给孩子提供选择 c}S<<LR  
    #M!{D  
    Ug0c0z!b  
    比如: q4!\^HwQ  
    如果我们10分钟内就能出门,我们看电影就不会迟到。如果不能,要么只能少看前面一段,要么只能明天再看了。
%o\+R0K  
sb_/FE5e  
  • l\N2C4NG  
    直接提醒孩子行动太慢的后果,但是这种提醒最好能够让孩子自己去想后果。 =6\^F i  
    CflyK@  
    b=sY%(2s  
    比如: / s Apj  
    如果今天你10点还没有到培训班,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eG2'W  
    让孩子主动思考迟到的后果。 J1gnR  
    ^%Y-~yB-  
  • :F[s  
    对于已经能够认识时间的孩子,也可以直接用时钟或者手表提醒他,让他看看时间。
6/g 82kqpk  
kQ&Q_FSO  
  • ^a /q6{  
    如果还能进一步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按时完成该做的事情,会更好。 /L(}VJg-  
    ]i,o+xBKH  
    Au)~"N~p?  
    引导性的提问可以是这样的: Hq>hnCT  
    你有没有想过,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在7:10就出门?
vAop#V  
] FvGAG.*  
Jh%SenP_oP  
6)i>qz).  
其实当父母不再把孩子磨蹭的状态当成问题时,自己狂躁和焦虑的情绪就会减少。 /!>OWh*~  
\BfMCA/  
RRQv<x  
当父母负面情绪减少的时候,孩子更容易冷静,他们的负面情绪也会减少。 3]}RjOTU  
?9eiT:2  
i-wWbZ-  
孩子不再被负面情绪影响,他们自己的行动就会更有效率。 Br<lP#u=G  
tD#)  
*m>[\)  
他们也更容易专注于解决自己的问题。 lqrI*@>Tz  
DS@Yto  
/|&4&$  
还是那句话,孩子们试图逃避一些不确定的,枯燥的,可能会失败的任务,是很正常的事情。单单是靠着孩子们自己的自制力是肯定难以克服的,我们与其骂他,跟着干着急,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去解决问题,超越自己。 "|&3z/AUh  
2条评分威望+2
恶魔的右手 威望 +1 - 2018-07-31
jlking520 威望 +1 - 2018-07-31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