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19
- 金钱
- 65
- 威望
- 7
- 注册时间
- 2018-07-30
- 最后登录
- 2018-08-31
|
小学语文简单实用的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I/,r2ODLh 3 ^su%z_% l2`8]Qr 第一部分:词语 jv|IV 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d)o<R;F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v<}$v6D~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r!# 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GKelz?h> (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a*IJ)'S "a"[B' WD?V1:>+ 二、动词理解 E>6zwp 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kkOYC?zE? yMSRUQ
x {h%.i Et% 三、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uLzC] 答:不能。因为: w6"LHy[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MB |(,{S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8w*fg6,=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329xo03-[ (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3P\I;xM n`:l`n>N$ q-8 GD7 第二部分:句子 uN\9cQ 一、句子分析 5^d%+*l;q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7s5Vt| ;Ok11wOw mifYk>J^9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DU7Ki6 2iG(v._x
y?unI~4tC 修辞的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