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在线


广告合作:0573-85556666
  • 3324阅读
  • 0回复

[问题咨询]名思教育薄弱生备战中考高效学习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572
金钱
-1296
威望
-905
注册时间
2019-03-30
最后登录
2021-03-0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9-07-26 09:24:14 , 来自:浙江省杭州市
咨询老师:迟老师13085608718 {o*$|4q4  
地址:东湖大道与长胜路交叉口汇银大厦A座2楼 ^vxNS[C`;  
r_tt~|s,>  
e(b$LUV  
勤问勤练拾漏补缺 aAn p7\7  
]E DC s?,  
Z:x`][vg  
ubVZEsoW?  
  对于基础薄弱的考生而言,还有什么方法来提高成绩吗?现在开始还为时不晚,差生要提高,诀窍在与老师积极交流,暴露出自己的问题,并得到解决的具体办法。 ('dbMH\O  
uXUuA/O5-  
i=P}i8,^ =  
Z}>;@c  
  拒绝走神,保证休息 7z/O#Fbs  
TMs Cl6dB  
D97 vfC  
TPKD'@:x  
  要保证课堂上与老师的交流,首先学生上课不能走神。“一些学生上课犯困,这样学习根本没效率,下课更是一问三不知。”针对这一问题老师建议,学生首先 是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睡眠时间,一定要保证两个最重要的睡眠时间。一个是晚上11点之后一定要开始睡觉,一个是中午要有10到30分钟的午休时间。 &l_}yf"v  
tk8\,!9Q  
l)jP!k   
)g3c-W=  
  勤问老师,对症下药 >T0`( #Lm  
9}fez)m:g0  
#RSUChe7w  
)_o^d>$da  
  “哪门功课差,就尽快去找该门课代课老师,让他告诉你以前学过的最关键的知识点是哪些,然后在短期内补上,目的是能大致跟上现在的教学进度,能听懂老师讲授的新知识点。” b^}U^2S%  
sP% b? 6  
z" ?WT$  
=9p3^:S  
  “找准之后,赶紧把关键知识补上,补的时候要想办法让你现在的任课老师‘一对一’地进行辅导,手把手地教会你‘补’的方法。同时要特别注意处理好研究 课本与做题的关系。但很多学生一做题又可能没了信心,因为不少题光靠书本,根本无从下手。”因此得出的结论是,看书固然重要,做题更重要。看完书“马上做 题”是关键。 j:2 F97  
p-DHTX  
S-7C'dc  
_E6N*ORV  
  课上抢答,因疑制宜 l4iklg3  
RVs=s}|>*  
ty%,T.@e  
q3K}2g  
  “现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集体授课’,最大弊端是不能很好‘因材施教’,对成绩不很理想的学生来说是很不利的。”面对一个四五十人的班级,教师不可能 保证每个人都能对上课内容有正确的理解。因此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还没有听明白,老师就往下讲了,再加上课后不进行及时补救,一节课很可能什么都没学到。 /?TR_>  
Ja/  
>$ro\/  
h>!9N dzG  
  那么,薄弱生们该怎么办?老师的答案是,别怕献丑。“不要怕回答错误,不要怕出丑,不要计较别人的善意笑声。只要你不是故意捣乱,没有人会责怪你。” A =&`TfXu  
{/aHZ<I&^h  
`Nz`5}8.?  
WW^+X~Y  
  在很多情况下,老师不一定知道学生哪里不懂?下面该着重讲解哪一部分?是否该“再讲一遍”?这时,老师会进行提问、设问,要求学生举手回答或集体回 答。在这种情况下,没听懂的学生一定要积极表现自己,把自己的理解大声说出来,让老师听到,尽可能使老师下一步的讲解是针对你的理解而进行的。 "K+EZ%~<  
cb{"1z  
"}-S%v`)z  
[!uVo>Q4  
  “不过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已经会了,但是在做类似的题目的时候,还是不很顺手。这说明你对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知识还没有完全理解。”对于这种情况,老 师的建议是“去找老师”。“把你的理解详细地说出来,老师一听,就会发现你知识上的缺陷或解题方法上的不当之处。老师的三言两语,就会使你的能力发生质的 飞跃。” -2 8bJ,  
3%Q9521  
%AWc`D  
g\IwV+iDf  
  随时备忘,边学边复习 ~>~qA0m"m  
u'DpZ  
ST g} Z  
[io|qLr}\  
  几乎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的现象:优秀学生比普通生“一错再错”的几率小许多。这是为什么呢?“一个关键的原因是他把不会的知识真正问清楚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了。”薄弱生们该如何做到“真正”消化知识呢?老师给出的建议是,多问老师,多做备忘。 yO7#n0q  
Y5"HKW^  
c"1Z,M;G  
Rs"G8Q9Q  
  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是,一些学生仅仅满足于听懂,没有把听懂了的知识再写出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就急急忙忙地去做下一题或干其他事情去了,几天后考 试时又遇到一道同样的题,下笔写时,才发现之前“消化”得并不完整,“一错再错”。因此,每当疑问问过之后,就应马上把它完整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发现 问题再及时追问和补救,就可能避免重蹈覆辙。 K,U8vc  
o Qo5y_o~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