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成良医 H-3*},9
的确是这样,经过多年的研究,渐渐的,单在这个黄釉碗上,我也成了专家。 /}k?Tg/
我们在看一件东西新老的时候,不要轻易去肯定,也不要轻易去否定, ~&WBA]w'+
必须保持良好心态,认真仔细的借助各类工具,用科学、眼学、传统等方法去找出鉴定点。 jxZ_-1
q!WiX|P
个人总结如下: kR<\iT0j
i^)JxEPr w
一、传统,不借助外来工具 @[#)zO
1、眼睛:不用讲了,最最重要,高手能在10米开外辨真伪,色彩、包浆、质感、器形等 =3=8oF x8
2、鼻子:闻木材的气味、出土器物洒点清水闻土腥味等 mOJ-M@ME
3、耳朵:通过无损敲击,声响,分析材质、密度、裂纹等 >VJ"e`
4、双手:抚摸器物表面,感受材质、冷暖、重量、光洁度,木材类可以用指甲扣硬度,有些器物要戴手套 K@?K4o
5、面孔:将器物贴于面部,感受冷暖、光洁度,比手更灵敏 ,U>G$G^
6、舌头:在无害情况下,用舌头感受粘涩度,当我提出这个方法时,你在笑。花大价买来的玉石类,可以一试 CYdYa|
7、 zqLOwzMlLx
8、 R]l2,0:
二、深入,需借助外来工具 7>3+]njw
1、清水 v7<r-<I[
2、酒精 aZmac'cz{
3、电筒 5}2148
4、紫外线(对胶质类一照就明了) 4JL]?75
5、玻璃 @%8$k[
6、钢条 u179!
7、电子称 |$[.X3i
8、放大镜 VuuF _y;
9、容器等 rxOvYF
8peK[sz
三、微观观测 6 )lWuY]e
利用高倍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对器物表面的进一步观察,微观的东西,很难仿造,99%是无法仿造 Ah;`0Hz;
微观观测是鉴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q:mqA$n
zor
四、科学 x??H%'rP
X荧光机等,机器只要操作准确,数据能说话,只是不同的人,对数据的理解不同罢了 f.:0T&%G
Wu)An
五、实验 PJAM_K;
水浸法: 木材、蜜蜡、瓷器等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