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255591
-
- 注册时间2014-11-06
- 最后登录2025-07-13
- 在线时间2892小时
-
- 发帖15115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金钱57058
- 威望33571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15115
- 金钱
- 57058
- 威望
- 33571
- 注册时间
- 2014-11-06
- 最后登录
- 2025-07-13
|
PZ ogN H|TzD"2N hr{%'DAS #63/;o:l$ 今日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来了! 3tm z2JIb YwF6/JA0^ KqS2 h?ia4t 今日17时49分,迎来小寒节气。 Fb``&-Qm: 小寒是“二九”的第六天,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民间历来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等古谚。 -y\N 9 旧岁已近暮,新岁将登场。寒冬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y{ag{ C`jP8"- 小寒三候 9=kTTF s 一候丨雁北乡 bL&]3n9Rwu 乡,向导之义,二阳之候, v =?V{"wk! 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 Ov<3?)ok 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 7GIv3Dc K4F!?# 二候 | 鹊始巢 R_1C+ 鹊,喜鹊也; | 5L1\O8# 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 KqSa"76R 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 P5d@-l%} :O!G{./(_ ?}]kIK}MC 三候丨雉始雊 |,7J!7T(I 雉,文明之禽,阳鸟也; @LE?XlhD 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 G^(&B30V (Dar6>! #y*=UV|h 小寒习俗 K?;p: 九九消寒,每天一 - dOT/%Ux dH/t|.% 从元代开始,皇宫到民间都时兴“九九消寒图”,图上或是文字或是图案,但每个字(繁体字)都是九笔。每年冬至节前挂在室内,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起,逐日填廓,每天一笔。每填写完一字,便过一九,句成而九九八十一天尽。数九计数,书法描红,既能求得消寒,也算是冬日里一种不错的消遣怡情的养生方法。 ]8_h9ziz z\E"={P& 探梅 w7Pe<vT 3H%HJS 此时腊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孤雅幽香,清爽振奋。 ,|4Ye 南京:吃菜饭 wU ; f 1 IlR 0%qUTGj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的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香鲜可口。 (En\odbvt ~r!5d@f.6 天津:吃黄芽菜 -+9x 0-P g_>ZE -oZac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 `;_tt_ 小寒养生 f~q&.,I( 中医认为,小寒是为是阴邪最盛的时期!所谓“阴极之至,阳气始生”,因此养生要注意三防、四补、五按揉,平安度过这一段冷天气! KJ)nGoP> 三防 _ <;Q=?'* 一防头颈寒:“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小寒时节,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记得带帽。 B![5+ 因为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并且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 'iVo,m[yKU BH-[q9pf 建议:高领衣服、围脖、帽子等都可以保护头颈,冬天在室外即使戴一顶很单薄的帽子,也有助于防寒。 0o<qEo^ 二防身受凉:后背是人体督脉的循行之处,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 5i/E=D 而腹部是连接身体上下的枢纽,人体身上很多重要的穴位都在此,如神阙、气海、关元等。 -PnC^r0L$ 因此,防止腰腹受寒是小寒节气的重中之重。 HEuM"2{DMM ).]m@g:ew 建议:腰背保暖最好的方式就是晒太阳,背对太阳而晒,可壮养人体之阳气。 {\aSEE/' 腹部保暖除了平时要保证穿着外,也可两手搓热后按摩腹部,来提高自身的驱寒能力。 @|GeR 素有旧疾或关节疼痛者还可在出门前将暖宝贴在背部至阳穴、腰部腰阳关穴以及疼痛部位(皮肤过敏及局部有伤口者不宜采用)。 jSFN/C.9h 三防脚不暖:脚踝部有200多个穴位,是人体“小心脏”。而脚离心脏最远,供血少,寒气很容易从脚底侵入。 )T64(_TE da2[
建议:除了穿保暖的鞋子外,最好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然后用力揉搓脚心,促进血液循环。 ILi5WuOYX 四补 0 `!Q-G7 俗话说补在三九,小寒时节正是冬季进补的好时节。温补气血阴阳则是更是小寒进补的重中之重。 baNfS 一补气:主要针对气虚体质 i)2))C reA8=>b/ 如动后冒虚汗、精神疲乏,妇人子宫脱垂等体,宜用红参、红枣、白术、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N-rmk )RYnRC#O 推荐食疗:黄芪牛肉汤 H{f_:z{{ 7idi&h" 做法:将黄芪、党参各12克洗净,放在双层纱布袋内封住口做成中药包;牛肉洗净切块煮去血水,与中药包和姜、葱大火煮开,撇去浮沫;加料酒,小火炖两小时;最后加入少许盐和胡椒粉即可。 [)3 U])w/ 二补血:主要针对血虚体质 B
(1,Rq[ 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妇人月经量少且色淡等,应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和首乌等。 <]'"e] @g75T` N 推荐食疗:鸡丝阿胶汤 N4To#Q1w 做法:100克鸡脯肉洗净切丝;80克阿胶切小块,放沸水锅内隔水蒸化;10克生姜去皮切片;将处理后的鸡肉丝、阿胶、姜片及1000克鲜牛奶同放炖盅内,盖上盅盖;隔水炖1小时,取出,加入2克精盐调味即成。 ys/mv'#> 三补阴:针对阴虚体质 B\_u${C 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妇人白带增多等体征,宜用冬虫夏草、白参、沙参、天冬、鳖甲、龟板、白木耳等。 ~& 5&s Su"_1~/2S 推荐食疗:沙参老鸭汤 x}.d`= 做法:取老鸭一只,剁块,焯水,油锅爆炒入料酒,炒出香味,将浸泡好的沙参,入净布包起,放入沙锅内同老鸭一同小火微煲,直至酥软,加入调料上桌即可食之。 CJ?gjV6 四补阳:针对阳虚体质 m"G N^V7 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性机能低下等体征。 "k-ov9yK \B2d(=~4 推荐食疗:干姜肉桂羊肉汤 O^}v/}d 做法:羊肉150克切块,与30克拍碎的干姜、15克肉桂共炖至肉烂,调入盐、葱花、花椒面,趁热吃肉喝汤即可。 |mk}@OEf 五按揉 m IzBK]@^ 小寒时节天气寒冷,人们会感觉周身僵硬,气血凝滞。专家建议可以揉五穴促进身体气血运行。 %<?ciU w`}9/s;$ 百会穴:用掌心按摩它,中医讲这是诸阳之汇,可以振奋身体的阳气。 s1vrzze v\Y}(fD 膻中穴:也叫气海。捶打它可以驱散邪气,驱散心中的闷气,我们常见人在生气时“捶胸顿足”就是这个道理。 TJXraQK-= nr>{ uTa 神阙穴:也就是肚脐每天早晨晚上按摩,顺时针六十下,逆时针六十下,会感到温热舒适,可以促进胃肠气血运行。 @LKG\zYBu Q==v!"Gi| 劳宫穴:是心包经上的穴位,可以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有强壮心脏的作用。 jAK{<7v4U VK'T[5e b|dCEmFt 涌泉穴:是肾经的穴位,劳宫穴是心包经的穴位,互相按摩可以达到心肾相交的作用,可以治疗失眠。 R9l7CJ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