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2130
- 金钱
- 2836
- 威望
- 603
- 注册时间
- 2008-08-28
- 最后登录
- 2018-03-12
|
近日,我市市民邱建国先生主动联系博物馆工作人员,无偿捐赠一件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当湖书院义田记”石碑。 &G?w*w_n
v|@EuN14< 邱先生原为一普通职工,退休后他热衷收藏,也乐于捐资助学。博物馆工作人员到其家接受捐赠之时,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满墙的捐赠锦旗,先生仁德,可叹可敬。 WE+Szg(4x 此次捐赠的石碑,对于当湖书院的历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是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x
]{cb/m
j@4]0o
R_vK^Da
at\$
IK_ 碑青石质,长132cm,宽36cm,厚10cm。楷书阴刻。 ~b%dBn]n> N,*'")k9 何谓义田 v9Lf|FXo& 古时把赡养族人或贫困者而置的田产称为义田。而书院义田就是把捐献的田地所得用于书院办学的各项支出,是书院经济收入主要的、稳定的来源。而义田的来源主要有官府的拨付、民间的捐输或书院的自营。它有利于推进古时地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有效建立社会救济事业稳定基层社会关系的作用 4.>y[_vu N37CAbw0 当湖书院的由来 iT+t
<<-BQ
l~ 当湖书院位于平湖南门书院弄内,乾隆十五年(1750年),由知县阎公铣倡议,增设在“陆清献公祠”后,供乡中学子在其学习。当湖书院建其后,也是“思公之学行纯正,洵足励风俗而正人心”。光绪三十二年改为当湖小学,后在日寇侵华时被付之一炬。陆清献即为陆稼书,乾隆元年(1736),赐谥“清献”,追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