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这个东西又在惹祸 tDSJpW'd
几乎每年都有人因为它进医院!
平湖一年一度的“大雪”又又又来了!
每年4月~6月,平湖都会下“大雪”
而这“雪”就是万恶的【柳絮】
这是什么东西,像棉花一样?
是浪漫!
对于过敏体质的朋友来说,这绝对不是浪漫
而是噩梦!
步入4月,平湖进入了杨柳飞絮的高发期
再配上这几天时不时的大风天气,
这滋味,简直不能更酸爽!
=3|O%\ 4?0vso*X<:
w<zIAQN 柳絮虽美!但后果很严重!
虽然飞毛飞絮本身无毒,但是由于质地轻,常随风或起或落或飘,就会带起地上的脏物、灰尘,从而影响空气质量。同时,也会成为病菌携带者和传播者,导致眼鼻喉等产生炎症。如导致皮肤过敏,出现小红疹、脱皮、红肿和瘙痒,严重时还会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E8>Rui@9
7Ok;Lt!x h lkn%
g1XZ5P} f .nG#co"r}3
`1'6bp`Z 一旦进入鼻腔内壁、咽喉内壁、皮肤等,就会刺激黏膜引起过敏。 pV.Av 尽管其本身引起的过敏并不严重,但由于飘絮时间正值春季花粉散落的关键时候,飞毛飞絮因其结构特征,最容易成为花粉、灰尘、有毒气体、细菌以及其他过敏源的携带者,并成为新的过敏源,从而导致人体过敏。
D0g ZC UH]l9Aq$P
el2bd
: 医生提醒过敏体质的孩子要尽量避免到公园花粉较多的地方玩耍;家长要勤洗被服,经常晾晒;避免让孩子吃海鲜类食物;可以赶在过敏高峰来临前,提前半个月使用双效抗过敏眼药水,一旦过敏,症状也不会很重。 =Qh\D KQacoUHrK?
W4hbK9y 而且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柳絮,
真要是全城飘起来,
它们将会这样霸领平湖
▽
9dFy"yxYa 出门不戴口罩
感觉分分钟要吃上一嘴
▽
姐根本没办法好好骑小毛驴了呢
对于过敏的人来说,柳絮简直就跟噩梦一样
▽
而且这些柳絮还是
“易燃物品”
一不小心
就有可能引发火灾!
此时,请务必看好熊孩子!
不过我们的园林局也祭出了神器
给柳树“吃药打针”
抑制柳絮的产生 +cIUGFp}
9U{a{~b 平湖柳絮"重灾区"地区,收好!公园、
小区柳树林、
河边、
部分公路边、
...
都是柳树密集之地,都是柳絮“疯”飞的"重灾区"
尤其是这几天风大
真的是柳絮因风起啊
大家小心啦 bx<RV7>0
如果你是过敏体质
最近就绕着走这些路吧
.^N/peUq 如何应对柳絮?...别怕!小编教你几招柳絮那么可怕,怎么办?
相信大家都不想中招吧!
别急,小编为大家总结了几种方法对抗柳絮。
拿走不谢!
kspTp>~ 1 GMMp|WV| 全副“武装”再出门
Uh7v@YMC 外出时,尽量做好防护。
口罩、
眼镜和
外套一个都不能少。平时习惯戴隐形眼镜的可以换一副有镜片的眼镜,防御飞絮飞入眼睛。怕裸露的手臂过敏,可以套一件薄外套。
thV>j9' 2 }~#pEX~j* 每天清洗鼻腔
wm]^3qI2 有过敏性鼻炎、或对花粉、杨柳絮敏感的人,
每天清洗鼻腔2-3次。在药店、医院都可以买到专门的
洗鼻器。更简单的方法,可以用生理盐水,彻底清除鼻腔里的花粉成分。
Sczc5FG 3 W`K7 QWV4 外出活动选对时间
Vm%1> '& 杨柳絮一般中午最多,过敏体质的人尽量避开这个时间段外出。即便要做户外活动,尽可能在杨柳絮比较少的时候,比如早晨、深夜,或是雨后。
~3WM5 fv 4 O_$m!5ug 温水清除杨柳絮
szsk;a 皮肤沾上杨柳絮后,要及时清除,最好
用温水清洗,有助预防过敏或减轻过敏症状。如果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症状严重,要及时就医。
EPS={w$'s 5 Is]aj-#r 不在室外晾衣服
)A!>=2M` 尽可能
在室内晾干衣服,否则室外容易让衣服、被单、床单等沾染杨柳絮。
!xP8#|1 6 9l}FU$ 补充维生素
5V5%/FUm 体制敏感的人群应该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以吃一些
小白菜、
西红柿、
胡萝卜、
柑橘等。
7G.#O}).b 7 *_R]*o!W' 保持平和心态
+SsK21f"r 春天容易让人烦闷焦躁,尤其被漫天飞舞的杨柳絮“骚扰”,会导致心情更差,所以
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很重要。
`jzTmt O?U'!o= m0LTx\w! 除了有效预防外,还有这些误区要避免 WtViW=j' ↓↓↓ $}lbT15a 1 "5;;)\o~ 动手揉眼
N5* u]j 飞絮飘入眼睛,不要用手揉,这样会擦伤眼结膜。正确方法是,如果异物较小,刺激不大,反射性流泪会把它排出;如果流泪没办法解决,要保证在无菌的前提下,
请他人把上下眼睑翻开,寻找异物,用消毒棉签轻轻将异物擦出;如果飞絮进入眼睛深层,建议及时去医院请医生处理。
Mzsfo;kk+ 2 u @~JiiC% 用力挠皮肤
f:ZAG4B 杨柳絮导致皮肤瘙痒,挠皮肤的做法不可取;使劲挠皮肤只是产生了一些痛觉来遮盖瘙痒,痛感消失后往往不能止痒,如果皮肤被挠伤还容易感染。
eAX
)^q 正确的方法,除了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止痒药外,还有两个小窍门。
第一,拍打,痒的时候轻轻拍打,因为垂直的力量对皮肤是没有损伤的。第二,冷敷,这样可以降低皮肤对刺激的“记忆”,效果很好,大家不妨试试。如果以上方法都没有奏效的话
小编只能对你说一句
多!喝!水!
f~Fm4>\(
x8Retuv 7s"<
'cx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