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ment=1294267][attachment=1294268]
水洞埭是个古地名,据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回忆,水洞埭前面原来有一河从县后底经游桥到此流经东城墙下,为了保留水道畅通在城墙下留了一个水洞,水洞埭由此得名。
从清光绪十二年《平湖县志》“县治城内全图”上看到,在清朝的时候平湖就有东门城门附近的水洞以及水道。由此可以说明水洞埭这一地名由来已久。
另外从平湖《城关镇志》1989年底桥梁简表一栏看到,水洞埭东首出口处有一单孔水泥平桥名为环城路3号桥,该桥宽10.2米、长6.2米,原为单孔石拱桥,明万历年间建,民国35年重建,1966年筑平,1970年重建,名为永新桥又称水洞桥。
据了解这个水洞穿越原来的城墙,并且在水中还有个大门,在必要时可以锁上,这样既保持了水道的畅通,又成为防范倭寇的关卡。可以想象这个水洞在平湖历史上为保证水道畅通和城内安全起到了多么重大的作用。 70年代初水洞埭这条水道和水洞因建造人防设施填河为街,水洞因此而消失。一度曾改建成小品市场,后来又建了水洞埭菜场。虽然水洞已不再存在,但水洞埭这个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如今水洞埭已改造成平湖本地特色美食街。水洞埭西端的平湖书场张宅和北侧的平湖非遗中心陆宅都是平湖市级文保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