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在线


广告合作:0573-85556666
  • 30496阅读
  • 0回复

六十年代的农村文艺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2694
金钱
112849
威望
5614
注册时间
2007-01-09
最后登录
2024-11-2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22-05-19 22:53:05 , 来自:浙江省嘉兴市
      在六十年代,在全县农村有一支活跃的农村文艺队伍,可能年轻的朋友从没听说过,可打听一下你们的爷爷、奶奶。
   在1965年前后,在县文化部门的倡导下,全县各大队全部掀起的轰轰烈烈的文艺活动,在那时的名称——农村俱乐部。
    每一个大队,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由年轻人组成,每个俱乐部大约20人左右,当然有大有小,农民戏称这支队伍——“掘萝卜”。
    这些年轻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可对文艺有一颗热情的心,他们的年龄大多在20岁左右,最年长的也不会超过25岁。这些人是经严格挑选,家庭成分必须是贫下中农子女,表现比较好......
     每个俱乐部,也配置数量不多的乐器——二胡、笛子、再是打击的锣、鼓......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俱乐部的名称改为 XX大队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这名称几乎全县是一样的,就是前边加上大队名。
   当然是演唱与舞蹈为主。
   歌曲就是当时的电影插曲、及歌颂党与毛主席的歌曲、歌唱解放军、工农兵与八部样板戏插曲。
    如《看见了你们感觉格外亲》、《挑担茶叶上北京》、《石油工人一声吼》,《地道战》、《地雷战》插曲。
   再是自编的歌颂好人好事、秧歌舞,最简单的是《三句半》,这些都是自编自演,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自编歌舞的曲调以我们地地方调为主,如《紫竹调》、《马灯曲》,《采茶舞曲》、《四季歌》,就是现沪剧、锡剧中的唱腔。

  为了扩大宣传面,在各公社文化站(只有一人)协调下,开展大队与大队、公社与公社宣传调演。也有跨县调演,如平湖与海盐、嘉兴、嘉善,金山县之间 调演。
    这支宣传队没有报酬,全部是义务。假如出去调演大队评的工分,与到自己生产队参加分配。
    文艺宣传队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不少骨干成了当时公社的后备干部。
   这支队伍,大约到1974年左右,慢慢消声匿迹。
  这也是一段历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