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在线


广告合作:0573-85556666
  • 936阅读
  • 1回复

一村四“XIAN”,平湖市海塘村靠啥“鲜”动长三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9398
金钱
7808
威望
12382
注册时间
2016-02-21
最后登录
2025-07-2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25-07-28 10:16:03 , 来自:浙江省嘉兴市
 
  在平湖,带“海”字的村,唯此一家——海塘村。 &U&Zo@ot"x  
  名中带海,骨有海魂。3.02平方公里辖区面积,枕东海壮阔,拥平原沃野,得天独厚,成就平湖“最亲海”的村落。 VG)="g[%)  
  千秋万代,靠海吃海。今日海塘,海风依旧裹挟着“咸”味,但深入探寻,记者的感官却被更强烈的“鲜”“线”“先”冲击,这四“XIAN”交织成海塘的完整印象。 Oxv+1Ub<Dv  
  新时代的“靠海吃海”,早已不是渔网换钞票的简单逻辑。独山十味、海鲜野米饭、海鲜一条街、山下咖啡馆、红农文旅研学……海塘人巧借杭州湾的馈赠,以“咸鲜美学”混搭出独特气质,成为长三角文旅打卡地。 zka?cOmYF[  
  海塘村,如同一个宝藏之地。其“靠海吃海”的变迁背后,蕴藏着怎样的独家海岸线密码?“百村行”采访组踏上寻访之旅,试图一探究竟。 =5ug\S  
bE d?^h  
.Vmtx  
  一锅野米饭,何以煮出共富“鲜”? ZOuR"9]  
  野米饭,是嘉兴农村春暖花开时的标配。但海塘村的野米饭,最贵一锅要1688元,但仍一灶难求。不甘沉寂的海塘人,如何将寻常野米饭烹成一道风靡长三角的新海“鲜”? ;, rnk-  
  走进海塘村,渔家风情扑面而来。村口牌坊、公园,乃至窨井盖、路灯,海浪、船帆元素无处不在,无声诉说着海洋文化的基因。 ~T02._E  
&Pq\cNYzW  
  村党委书记杨国春正与班子讨论“吾与山”营地夜场启动事宜。“这营地,就是海鲜野米饭的发源地,第一把火是在这里点燃的。”杨国春回忆,起步时仅7个土灶,村干部化身采购员、服务员,亲力亲为,常忙至深夜。 &$F[/[Ds+  
  这锅“名饭”,源于2023年的一次班子会议。新任书记杨国春的话掷地有声:“别人都在搞‘美丽经济’,我们不能等!”彼时的海塘村,海鲜街年久失修,既破落不堪,又无法适应汽车时代的需求;村民因电厂污染积怨颇深,干部上门常被拒之门外;村集体收入微薄。“美丽经济因何‘美丽’?肯定是因为有其独特气质。我们海塘村要做就做别人没有的。”军人出身的杨国春盯上了村里的海鲜资源。他带着6名村干部走访海鲜店,挨家挨户分派任务:“每家烧三锅特色海鲜野米饭,钱我们来掏。”试菜那天,7个土灶在独山脚下排开,糯米混着梭子蟹、蛏子蒸出的香气,引来不少村民驻足。 4:U0f;Fs  
^>^ \CP]  
  最大的难题是启动资金。村集体账户的钱动不了,向上申请补贴又难解燃眉之急。“我们自己凑!”杨国春率先掏出2万元钱,其他村干部跟着响应,凑齐12万元启动资金。当时村里流言不少:“野米饭里放海鲜,腥气怎么忍?”“野米饭人家都做烂了,你们肯定赔。” T%kKVr  
  但这群村干部认了死理。日本留学回来的许谆诣放下“海归”身段,跟着老阿姨学起烧灶;30多岁的村会计一丝不苟记采买账,他们明白必须向村民交一本“明白账”。“最忙的时候,一天要烧20多锅。”村干部张伶叶的手臂上还留着被灶火燎过的印记。去年国庆假期,前来吃野米饭的上海游客排队等候,村干部轮番掌勺。一个多月,7个灶头创下18万元营业额,钱一分不少全入了村集体账户——当初凑的12万元,成了最划算的“创业基金”。为了让海鲜不腥,他们试过用黄酒腌、用姜丝拌,光试错就用了30多斤糯米;怕客人等得急,他们给每个灶台编了号,用红绳圈出等候区…… Jn*Nao_)  
KzG_ <<  
  今年升级为2.0版本的野米饭独山营地,有50多个灶头,但节假日依然爆满,两个月营收超40万元。摒弃低价竞争,定位高端套餐,套餐含海鲜拼盘、配套服务。1688元的套餐节假日仍预订一空。项目采用“自营+合作”模式:商户自接业务均归其所有,村里对接的业务则采用五五分成,既激发商户的活力,又为集体经济增收开拓了新路。今年已为村集体带来5万元收入,彻底平息了此前的质疑声浪。 9`BEi(z  
0R|K0XH#$  
  这锅野米饭里,翻滚的岂止是糯米海鲜?分明是村干部们沸腾的干劲——没钱自己凑,没经验就摸索,遇质疑就用实干回应。海塘村越烧越旺的野米饭,让村干部的腰杆越挺越直。这锅饭向全村证明:村干部领头干,没有闯不过的关! E5gl^Q?Z  
B9*Sfw%  
  一条海鲜街,如何串起共富“线”? $T),DUYO  
  说起海塘村,绕不开海鲜一条街。 .fEw k  
  街不长,却名扬长三角。今年74岁的老党员屠明观见记者到来,就豪爽地打开了“海”匣子:早年村里“家家有小船,户户撒网捕鱼”,卖鳗苗让海塘人比其他村民“腰包鼓一点、底气足一些”。如今海塘村虽然还是“靠海吃海”,但早已从“撒网捕海鲜”升级为“上岸烹海鲜”。屠明观朴素的话语里,折射出海塘村正在走一条融合餐饮、文创、文旅的新路线。 xQo~%wW,?  
#EG?9T  
  “以前海鲜街车都停不下,墙皮掉得不像样。”新兴海鲜馆老板孙寒玉在海鲜街做了30多年生意,见证了它的变迁。20世纪80年代,渔民上岸后开起的第一家海鲜店叫“新雅饭店”,高峰时16家店扎堆于海鲜街,后因“野蛮生长”、环境杂乱、无序竞争,逐渐衰落,目前只剩9家店坚持了下来。 jn$j^ 51`C  
  “海鲜街是海塘村的招牌,不能倒。”2023年,村里推动海鲜街改造,翻新外立面、增设停车位,更通过“党建联建”凝聚商户力量。组织商户到舟山、慈溪考察学习,发起“海鲜厨艺争霸赛”,让老板们亲自上台比拼。孙寒玉说,改造后店里生意明显好转,今年“五一”假期最多一天翻台50多桌。 tq&Yek>C  
/'4Q{8.a  
  为解决商户痛点,村里还拆掉一间集体房屋拓宽停车场,并推动成立“海鲜街商业同心”组织。如今9家存活的海鲜店形成良性竞争,老板们每天一起喝茶、买菜,形成独特的抱团氛围。 n' ?4.tb  
  “海鲜街不能只有海鲜。”海塘村的招商思路打破传统。去年,村里引入“长木岚”日料店,村集体投资10万元占股10%,结合物业管理占股至30%,计划在今年“七夕”节开业。店长兰建华告诉记者,他们老板看中的就是这里的海鲜资源和外资企业客群:“海鲜街的名气能和日料形成搭配,独山港的外企高管是潜在客群。” vL$|9|W(  
j;iL&eo>  
  “海鲜+咖啡,会调制出怎样的味道?靠海的人就是敢想。村里以海鲜为筹码,洽谈两家咖啡店,计划落户独山脚下,打造“观山海、品咖啡”的休闲场景。海塘村借鉴其他村的经验,让不同业态错位竞争:“日料针对高端商务,咖啡吸引年轻游客,和海鲜餐饮形成互补。”这些新业态不仅增加房租收入,更通过分成模式拓宽集体收益渠道。 pDOM:lGya  
  在海鲜产品升级上,村里推动商户将海鲜礼包小型化、亲民化。浙里鲜海鲜店老板王方权推出的“浙里鲜海鲜礼包”,从60元的泥螺到1000元的高端组合都有,今年已卖出数百份,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需求;针对海蜇产业,村里也计划整合散户资源,对腌制海蜇进行统一包装,并联合老鼎丰等品牌开发即食产品。同时,村里正与本地企业洽谈,利用腾退厂房打造“海蜇体验馆”,让游客参与腌制过程,构建“生产+旅游”产业链 f>niFPW"  
  海塘村的海,不只有鲜味,还有厚重的历史。海塘村正串联戚继光抗倭遗址、百人坑惨案旧址等红色资源,打造“红农文旅+海鲜”线路,“游客看完抗倭故事,再吃顿闸网鱼,听老人讲过去的事,这体验就深了。”杨国春说,村里还计划回收20至30套拆迁农房,与企业党建联建,作为人才公寓;把独山脚下的土地流转过来,种油菜、向日葵……春天看花海,秋天收瓜子,都能和海鲜餐饮结合。 ra:GzkIw  
  从渔民摇橹的旧时光到海鲜街的烟火气,再到一山一街一村落文旅融合的新图景,海塘村的“靠海吃海”,吃出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也吃出了村庄发展的新底气。正如屠明观所说:“还是这片海,现在的吃法让我们日子更有奔头了,这靠的是一个好的村班子,靠的是一条增收新路子。” MqdB\OW&  
zmb@*/fK  
  一块示范牌何以藏着一心民为“先”? xl8#=qmCD  
  “送礼?一条烟都不会收!”今年60多岁的老党员柴冬英提起村党委书记杨国春,语气里满是佩服。她至今还记得,村里出海河拆迁时多出来几块宅基地,有人想给杨国春“塞点东西”,被他严词拒绝。“我们也知道现在规矩挺多的,大的东西不能送,想想一条烟么总归没问题。没想到他始终守牢底线,不给任何机会。” @h#Xix7  
  化解冰封的人心,曾是海塘村最难的课题。2015年因附近企业污染,村民堵门被拘;2018年煤炭码头建设,又有人因征地补偿堵路。“那时干部上门,村民要么关门,要么指着鼻子骂。”杨国春坦言,刚上任时,他夜里常睡不着觉。 J)*8|E9P  
破局,始于一块“示范牌”。杨国春发现,海鲜街9家店的老板里,有3家的子女是党员、2家的父母是党员。“何不把这些‘党员家庭’亮出来?”他推出“党员示范户”挂牌,只要店里有党员亲属,无投诉、无安全问题就能挂牌。“一开始,老板们觉得没用,后来看到挂了牌的店生意好,都主动要了。”杨国春说。 sL i*SR  
  “以前哪见过村里放烟花?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那两天,整条街跟过年似的!”村民王金华至今仍记得那场双节活动,让这个从未办过大型活动的村庄沸腾了。这正是海塘村党建聚心的“秘诀”: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把心焐热、拢紧。 nW GR5*e:  
  厨艺争霸赛更是意外的“黏合剂”。第一届设一等奖奖励1200元,老板们嫌“花头经”多;后来改设“荣誉奖杯”,不发钱,反而吸引了所有人,海鲜老板们为了争第一,把压箱底的野生小黄鱼都端了出来。现在,比赛都成了每年的盛事。 Hd 0Xx}3&  
  “村晚”在这里升腾起不一样的烟火。台上唱歌跑调,台下村民笑得前仰后合;今年夏季“青禾”集市摆起非遗文创、特色农产品,年轻人摆摊创业,老人孩子看热闹,一天吸引上千人;即将启动的篝火晚会,计划让村民写“烦恼”烧进柴火,在欢笑中释放情绪……“这些活动不是瞎热闹,是让老百姓觉得‘村里有人惦记我们’。”杨国春说。 @Dj:4  
  化解污染积怨,靠的是“闭环回应”。“以前家里三天不扫全是灰,反映了也没人管;现在只要打电话,村干部当天就来看,还跟电厂、码头沟通!”说起污染问题的变化,村民屠勤英感慨万千。只要村民反映,村干部必须1个小时内上门查看,拍照发给电厂和镇里,3天内给村民反馈。“哪怕问题解决不了,也要让他们看到我们在跑。”杨国春说。去年电厂10号机组开工,村民支持率从2015年的30%提高至65%,“不是不抱怨了,是相信干部在替我们说话”。 *Tp]h 0  
  退役军人也是海塘村的重要力量。村里100多名退役军人,杨国春挨个上门走访。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退役老兵老王想迁回老伴户口,跑了多个部门没成,老王满腹牢骚。杨国春陪着他跑了20多天,事虽然没办成,老人却拉着他的手说:“书记,我想通了,不闹了,你尽力了。”现在,退役军人成了村里的“义务巡逻队”,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安保、大型活动维持秩序,他们都主动请缨。 ufP Cx|x~  
  “老百姓不怕问题难,就怕干部不作为,使命担在肩,一心民为先。”杨国春的话朴素却实在,道出了全村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如今,海塘村连续两年测评全票满意,重大项目推进时再无“三涉人员”,曾经的“矛盾村”成了“和美村”。 @8zT'/$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人心散”到“人心齐”,从“问题多”到“活力足”,海塘村短短几年就能够脱胎换骨,为什么?答案正是杨国春常说的四个字:以民为先。在海塘村,党建引领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干部带头干、真情聚民心、实干谋发展的具体行动。正如杨国春所说:“焐热民心没有捷径,就是把每一件老百姓关心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这,正是基层党建的生动实践。 @+&'%1  
< Y>3  
/PqUXF  
  采访行将结束,记者看到一份刚刚通过公示的海塘村村庄规划图:以生态山水田园为本底,以“海鲜一条街”为特色的滨海休闲胜地,建设集渔家休闲、亲子游乐、田园观光、乡村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滨海田园综合体,形成平湖市的山海生态宜居乡村、滨海休闲旅游名片……蓝图之上,海塘村的“XIAN”元素含金量正持续攀升,营造更美的“诗和远方”。 .!yq@Q|=u  
BSKEh"f  
  【村名片】平湖市独山港镇海塘村坐落于平湖东南、东海之滨、独山脚下,村域面积3.02平方公里,翁金线、独广线纵横贯穿,交通便捷。全村在册1124户,户籍人口3805人,流动人口660人;村党委下辖5个党支部,121名党员凝聚起强劲发展力量。 /lJjQ]c;>  
  海塘村深化党建联建,打造“大海小鲜,富美海塘”党建品牌,以党建红引领发展红,锚定“浙北海鲜第一村”目标,推出“独山十味”、海鲜野米饭等美食,打造“大海小鲜”共富项目,2024年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超3000万元。凭借出色发展,海塘村获评浙江省卫生村、善治示范村、慈善工作站等多项省级荣誉,亦是嘉兴市美丽乡村精品村。 DWrbp  
  如今,海塘村正在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力争集体经济突破600万元,构建以独山为核心、海鲜街为主线、双公园为翼的乡村旅游格局,全力打造“一山一街一村”乡村振兴示范区。 4%7s259%  
z h%qS~8Yv  
YBvd q1  
~^$MA$/p  
O&V[g>x"U  
/UHp [yod  
pds*2p)2  
    【来源:读嘉】 ZoxS*Xk  

发帖
9398
金钱
7808
威望
12382
注册时间
2016-02-21
最后登录
2025-07-28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5-07-28 12:04:52 , 来自:浙江省嘉兴市
 
一村四“XIAN”:咸、鲜、线、先!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