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在线


广告合作:0573-85556666
  • 11330阅读
  • 0回复

[育儿指南]孩子越催越慢,这是为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3
金钱
5
威望
-15
注册时间
2018-03-14
最后登录
2019-12-2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8-03-26 15:04:49 , 来自:浙江省嘉兴市
当你总对孩子说
“快点,快点!”
孩子会更想慢下来 #$ 4g&8  
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REfr}0  
大部分的父母可能都有催促过孩子,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我们会对孩子说:“快点快点快点!” S,x';"  
2ck0k,WP  
JwQ/A[b  
为什么要接连说那么多“快点”?似乎一个“快点”都不足以表达内心的着急,但是孩子也没有快起来呀。 wJC F"e  
24u_}ZQzY  
i1S cXKO  
有位网友在微博说: sYbmL`{  
qrf90F)  
@b!W8c 6  
qKrxln/T  
yy Y\g  
小时候吃饭,听到大人说得最多的是:慢慢吃;出去玩的时候,听到大人说得最多的是,慢点走、别跑。 Tje(hnN  
~@DdN5  
On|b-  
但是稍大一些的时候,听到最多的是: nH<#MG BS  
Iz[ohn!f  
Lg~ll$ U  
  • 快点吃, )-X/"d  
  • 快点走, ]h,iyWSs  
  • 快点做作业, wXtp(YwlH  
  • 甚至还有快点玩…… 2u$rloc$b  
_F5*\tQ  
&M:o(T  
m(D+!I9  
k{H7+;_  
pzZ+!d  
S=j pn  
同样是这个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要他慢,大一些了,又要他快…… ,m8mh)K?0>  
O7p=N8V  
gD2P)7:  
孩子会困惑到底是要快还是要慢?也许,是我们成年人太过注重孩子在我们眼里的样子,而没有看到孩子本来的样子。 O?O=]s u  
m VFo2^%v  
b:cy(6G(  
.TCDv4?  
当孩子没有成为父母眼里的样子,孩子的行为,可能就成了父母眼中的问题行为,甚至,因为长期处于父母的投射下,孩子的行为就真的演变成了问题行为。 CXi[$nF3  
A"z9t#dv@  
*`8JJs0g  
当我们太过注意孩子的问题行为,觉得有问题就需要修正,但问题行为的背后,往往是亲子关系出了问题。 dI|D c  
这也说明了一个现象:孩子与成年人一样,都处于同样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中,孩子在适应成年人的生活状态,孩子需要跟着成年人的节奏走。 7Ie=(x8):  
9F[_xe@  
7]9,J(:Ed  
fm L8n<1  
大人们总是会希望孩子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做事。 txvo7?Y*4  
0*_E'0L8e  
孩子吃饭吃得慢的时候,有些家长忍受不了,于是拿起勺子给孩子喂饭。 o7s!ti\G  
和孩子一起逛动物园,孩子还在看着这个动物,家长就催促说看了很久了,该往下一个景点走了。父母之所以不停地催促孩子快点,正是因为父母觉得孩子的磨蹭,打乱了自己的节奏 0U~*uDU  
C57m{RH  
>7PNl\=gG  
所以父母必须处于主动地位,要求孩子跟着成年人的节奏走,却不曾想过,这样会打乱了孩子自己的节奏。 AvPPsN0  
,Ha<lU2K  
)N*Jc @Y@  
成年人和孩子的节奏是不一样的,这有明显的生理差别、智力认知差别。 }'*6 A  
[N12X7O3  
e^'|<0J  
孩子很难达到成年人眼中的快,而且这个快是个主观题,爸爸和妈妈的标准不一样,妈妈这次和上次的标准又不一样,多快才算快啊? }*C*!?pcd  
yO}5.  
D*j^f7ab  
孩子没有办法认识到,父母要他快究竟是要多快,所以孩子也很难变快。 : _tt9J  
C T\@>!'f  
Tw7]   
为什么会越催越慢呢? {xH?b0>  
如果从父母的动力来看的话,孩子的慢,不仅打乱了父母的节奏,而且把父母心中对孩子理想状态的想象给打破了,这会给成年人带来一种失控感。 jwUX?`6jX  
Cv}^]_`Q  
X`1R&K;z^  
因为我们都不想让事情处于失控状态,更不想孩子变成我们不喜欢的样子。 KK6n"&TVa  
Y2;2Exp^  
050,S`%<g8  
学习本该是孩子的事情,但是父母为不失控,为了自己的自恋,过多的介入孩子的成长节奏。 p!5'#\^f  
]x{.qTtw  
On54!m  
因为家长边界不清,于是孩子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角色,也会困惑,什么才是自己的事情? }8PO m#  
@mmnr?_w  
~>HzAo9e  
如果这是我的事,为什么我不能选择和控制?为什么需要按照父母的节奏走? xK_oV+  
C$0g2X  
x FWhr#5,  
家长的介入,会让孩子的自我功能被削弱。 .T)wG;+  
l*6Zh "o:  
原本孩子只是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因为父母的介入,孩子的重点就不是在做好事情上面了,而是变成了找寻自我的内在斗争:是自我功能被父母外包,还是为自我权利去做斗争? x|O^#X(,  
R1D ;  
如果“快”是你的,那“慢”就是我的,磨蹭的孩子,通过时间上的延长,来拓展和确认自我范围,于是,孩子就变得越来越慢,因为他会觉得,“慢”才是他自己,快的都是父母。 tJybR"NQ  
[h8s0  
b]fx  
所以有这么一种有趣的现象,有些老师的孩子,学得最差的科目就是自己所教的这门。因为数学老师过于在意孩子数学的成绩,孩子就会有种自我被入侵的感觉,为了和父母有所区别,所以孩子想用自己的差和父母的好产生对比,以此找到自我。 I~ :gi@OVV  
!-.GfI:q  
4"_`Mu_%  
但是,在这场斗争中,孩子无论怎么样的选择,都是不如意的。 \ H~zN]3^  
yYaoA/0  
Nke!!A}\|  
[align=start]
  • 赢了,做自己了,就变成是一个磨蹭的人,因为认同了家长的投射,不由自主的成为了自己并不喜欢的样子。但是没办法,只有这样能和父母区别开来,他们是他们,自己是自己。 3%hq<  
6T4I,XrY_F  
z:@:B:E  
[align=start]
  • 败了,不做自己,听父母的,就有种自我边界被侵占了感觉,就算是“快”,也是被他人要求以后达到的。 dt^h9I2O  
UoPY:(?;i  
z DU=2c4W9  
所以,经常被打乱节奏的孩子,要么学会了取悦他人,学会了优先满足他人的愿望,要么却因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感到自己是不好的,认为不好的才是自己。 ^5.XQ 0n  
7Y R|6{@  
6JDaZh"=K  
这都容易让孩子丧失真实的自我。 1`YU9?  
&!OEd ]  
B]@25  
怎么办? |q58XwU `  
cPD_=.&  
Zk`yd8C  
一. 尊重孩子的磨蹭 OZ+v ~'oD  
Fs].Fa  
适当的催促孩子,可以帮助孩子适应外部世界。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中有过多的催促时,通常是父母自身的焦虑  ?C#E_  
"VZXi_P  
a&V;^ /  
当父母不能看到自己的焦虑,就容易将焦虑投给孩子。经常被父母催促的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甚至认为是自己的问题,找不到自我的存在感,甚至为了找到自我,故意要和父母反着来,所以孩子越催越慢。 4l+!Z,b  
N+h05`  
Xl$, f`f~  
二. 明确父母和孩子的界限 ^lAM /  
tAF?. \x"g  
分清磨蹭是谁的事,结果由谁来承担。 "4;nnq  
:8!RGtn  
3+15 yEeA  
孩子迟到了,那么迟到的责任由他自己承担。孩子只有在体验到磨蹭给他自己带来的损失之后,他才会有自己的动力去快起来。因为这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w;kB}$YC  
/("7*W2  
ZZ7qSyBs?  
当孩子发现,自己要去承担这些的时候,他的自我功能也就回到了自己身上。 :n QlS  
__2<v?\  
MUAs(M;  
|1RVm?~i  
三.用你的言行引导孩子的言行 o6d x\  
y TD4![  
当孩子磨蹭时,家长会引出焦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好像就是吼孩子,甚至是打骂。但这往往会把孩子吓住,他们这时候的快,是因为害怕,不是发至内心的动力 ATl?./Tu  
* <\K-NSL  
xC,x_:R`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比如借助闹铃,提醒孩子事情大概所需要的时间长短,共同完成一些事情,做什么事用多长时间,让孩子感受成年人对时间的观念和行为方式。 >WIc"y.  
@phVfP"M  
Dlq !:dF{&  
5,pNqXRp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里描述到: n{FjFlX2=  
3iIy_nWC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 qh:Bc$S  
nuXL{tg6  
;Mup@)!j  
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1[^YK6a/  
pK@=]K~l0  
+a3E=GJ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8.[F3Tk=  
iN[x *A|h  
孩子有自己学习和探索的节奏,
或者我们可以试着
去感受和理解孩子。
Jsysk $R  
或者,
我们也可以试着
不再对孩子说“快点,快点”。
w y|^=#k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